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诗学比较研究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平装: 31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00473985

条形码: 9787500473985

产品尺寸及重量: 20.6 x 14.2 x 2 cm ; 381 g

ASIN: B001UQ5I9Q

内容简介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诗学比较研究》从文艺学、美学、文化学等不同角度对两位作家的创作与美学思想、友谊及敌对关系予以客观的梳理与理性的评定,从一个侧面洞察19—20世纪之交俄国两大文学流派的发展脉络。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长达20年的交往在俄罗斯文坛被传为佳话。他们的友谊与敌对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俄国"白银时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个文学流派之间的角力与对抗。

作者简介

李建刚,男,1971年9月出生,山东沂水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1995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俄语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1999-2000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访学。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目前已出版译著一部,学术专著一部。先后在《美文》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世纪之交背景下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的交往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的发展

一 世纪之交俄国社会历史与文化

二 世纪之交俄罗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端与发展

三 世纪之交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四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世纪之交的碰撞

第二节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交往简史

一 交往前期——从挚友到分歧

二 交往后期——从分歧到敌对

第二章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交往前期诗学比较

第一节 貌合神离的早期创作

一 对“小人物”传统的继承

二 对人道主义的永恒追求

三 对小市民的批判

四 朦胧的革命意识主题

第二节 不同倾向的创作追求

一 从流浪汉到“革命的海燕”——高尔基早期创作特征

二 另一种现实?——走向心理分析的安德列耶夫

第三节 《在底层》与《意念》诗学比较

一 叙事差异探寻

二 创作主题辨析

三 哲理内涵挖掘

第三章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交往后期诗学比较

第一节 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

一 革命题材

二 生与死题材

三 小市民题材

四 反宗教题材

第二节 分道扬镳——不同的文学创作发展道路

一 从狂热走向清醒——高尔基人道主义创作的回归

二 游离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安德列耶夫的创作发展

第三节 《红笑》与《母亲》诗学比较

一 对社会现实的不同认识和展现

二 叙事异同

三 独特各异的艺术风格

第四章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的创作分歧与论争

第一节 早期互动的文学批评

一 友谊遮蔽的创作分歧

二 早期互动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从分歧走向分裂

一 分歧的扩大与论争的升级

二 激烈交锋

三 间接的评论与批评

第三节 创作分歧与论争深层剖析

一 个人友谊?文学交往?

二 误会不解?思想分歧?

三 两大流派对抗中的个人交往

第五章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文艺美学思想比较

第一节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与《撒旦日记》诗学比较

一 两种不同的现实

二 各异的风格与主题

三 迥异的文艺美学思想

第二节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文艺美学特征辨析

一 题材的选择

二 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 叙事的差异

四 多种创作手法的尝试和运用

五 意境的营造

第三节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文艺美学思想分歧探源

一 个性与思想形成差异探源

二 哲学思想影响差异探源

三 文艺美学思想差异探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尔基与安德列耶夫交往大事年表

附录2 安德列耶夫创作年表

后记

序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诗人分为“客观的诗人”和“主观的诗人”两类,用这种观点看高尔基和安德列耶夫,则前者似应属于“客观的诗人”,而后者则非“主观的诗人”莫属。说高尔基是“客观的诗人”,根据在于其作品中所表现的主要诗学、美学特征,与这一主要特征相比,高尔基偏重于主观的一面,如他那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伊则吉尔老婆子》等散文诗,只是其主导创作特征中一些非主要元素或局部而已。同此一理,说安德列耶夫主要是一位“主观的诗人”,主要依据也是基于其创作转型后的中晚期作品,与之相比,早期酷似于高尔基、契诃夫等的小说,也是其主导创作特征中的局部特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