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意大利苍耳 |
释义 | 简介意大利苍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北美洲,现主要分布在东、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1991年9月最早在中国发现。它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生物,能对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产生危害。 名称学名:Xanthium italicum Moretti 异名: Xanthiumstrumarium Adventice 英文名:Italian cocklebur;common cocklebur 分类分类地位:菊科 Asteraceae,苍耳属Xanthium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侧根分支很多,长达2.1米;直根深入地下达1.3米,在缺氧环境中可以发育成很大的气腔;高20-150厘米,子叶狭长,约6.0-7.5 mm,常宿存于成熟植物体上。茎直立,有脊,粗糙具毛,通常分支较多,有紫色斑点。叶单生,低部叶常于节部近于对生,高位叶互生;三角状卵形到宽卵形,常呈现有3-5圆裂片;三主脉突出,边缘锯齿状到浅裂;表面有粗糙软毛;叶柄长3~10厘米,几与叶片等长。花小,绿色,头状花序单性同株,单性雄蕊或雌蕊,生于近轴面叶柄基部或者小枝上;雄花聚成短的穗状或者总状花序,直径约5毫米;多毛的雌花序生于雄花序下方叶腋中,生2花;花粉平均直径22-38微米,无粘性,有微弱棘刺,未见昆虫传粉者。繁育系统特征:近亲繁殖明显;花部排列利于近交;雄花生于雌花枝的顶端;雄花在雌蕊具有受粉能力前1-2天释放花粉;瘦果包于总苞,总苞椭圆形,中部粗,棕色至棕褐色;总苞内含有2枚卵状长圆形扁,硬木质刺果;长1—2 厘米,卵球形,表面覆盖棘刺,内含2个长4----2.2毫米的瘦果;果实表面密布独特的毛、具柄腺体、直立粗大的倒钩刺,刺和体表无毛或者具有稀少腺毛;顶端具有2条内弯的喙状粗刺,基部具有收缩的总苞柄;果实大小:5-8 x12-15 mm。 生物习性植物耐阴性差,很少大面积成片分布,多年生植物对其生长压力很大。夜间温度高于35℃,能明显抑制花芽形成;土壤溶液PH 5.2—8.0都可耐受;并可长期忍受盐碱以及频繁的水涝环境。结果数目:500-2300/ 株。7—9月成熟。与一年生植物竞争激烈,但是对草皮植物等多年生植物则竞争力较差。 分布范围原产地为北美洲,后扩张到欧洲的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等国,亚洲的朝鲜、日本、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秘鲁、巴拉圭和哥伦比亚等国。主要分布于西半球的南纬45度至北纬50度和东半球南纬30度至北纬60度。加拿大南部、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地中海地区是其主要的生长区域。从1991年9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发现第一株意大利苍耳后,其在中国的分布面积和扩张速度不断增长。 危害综述危害的原因本种生长很快,与作物争夺生存空间。广布于玉米田、棉花田、大豆田等农田、荒地里;部分棉田,豆类作物受害较为严重;8%的本种植物覆盖率能使作物减产达到60%。意大利苍耳能与茄科作物在成花临界期竞争阳光,植株较高的作物对意大利苍耳的抗性较好。刺果能减少羊毛产量;幼苗对猪有毒;用半致死量意大利苍耳提取物(CAT)处理(13.5 毫克/千克体重) 雄鼠,临床征象研究包括:中毒、疾病进程、致死性、身体表观伤害、肝脏和肾脏的组织病理特征。 传播的途径第1种方式是通过外来物种自身的扩散能力向周围空间扩散,这种方式通常是短程的,即从某一点沿特定的通道传到另一个点;第2种方式是借助于某些媒介传播,距离较长且可以是跳跃式的,主要通过动物和人类的活动等途径携带而扩散。 危害的防控1.检疫: 1)产地调查:在生长期,根据意大利苍耳各种形态的特征进行鉴别。 2)室内检验:a. 目检 对从国外进口的植物种子和国内调运的种子进行抽样检查,每个样品不少于1公斤,按照各种意大利苍耳种子特征用解剖镜进行鉴别,计算混杂率。b. 筛检 对按规定所检种子进行过筛检查,并按意大利苍耳种子的各种特征用解剖镜进行鉴别,计算混杂率。 2.防治: 1)凡从国外进口的粮食或引进种子,以及国内各地调运的旱地作物种子,要严格检疫,混有意大利苍耳种子不能播种,应集中处理并销毁,杜绝传播。 2)在意大利苍耳发生地区,应调换没有意大利苍耳混杂的种子播种。采收作物种子时进行田间选择,选出的种子要单独脱粒和储藏。有意大利苍耳发生的农田,可在其开花时彻底将它销毁,连续进行2-3年,即可根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