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公家教 |
释义 | 太公家教《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於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据考证为唐朝宰相姜公辅编撰),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2610字。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於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最古老的治家格言得人一牛,还人一马,往而不来,非成礼也。 知恩报恩,风流儒雅,有恩不报,非成人也。 事君尽忠,事父尽敬。礼问来学,不问往教。 舍父事师,敬同於父。慎其言语,整其容貌。 善能行孝,勿贪恶事,莫作诈伪,直实在心, 勿生欺诳。孝心是父,晨省暮看,知饥知渴, 知暖知寒;忧时共戚,乐时同欢,父母有疾, 甘美不餐,食无求饱,居无求案。闻乐不乐, 闻喜不看,不修身体,不整衣冠,得治痊愈, 止亦不难。弟子事师,敬同於父,习其道也, 学其言语。黄金白银,乍可相与,好言善述, 曼出口舌。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束修之好。 一日为师,终日为父;一日位君,终日为主。 教子之法,常令自慎;言不可出,行不可亏。 他篱莫越,他事莫知;他贫莫笑,他病莫欺; 他财莫取,他色莫侵;他强莫触,他弱莫欺; 他弓莫挽,他马莫骑;弓拆马死,偿他无疑。 财能害已,必须畏之;酒能败身,必须戒之; 色能招害,必须远之;愤能积恶,必须忍之; 心能造恶,必须净之;口能招祸,必须慎之。 见人善事,必须赞之;见人恶事,必须掩之。 邻有灾难,必须救之;见人打门,即须谏之; 意欲去处,即须番之;见人不是,即须教之; 非是时流,即须避之。罗网之鸟,悔不高飞; 吞钩之鱼,恨不忍饥;人生误计,恨不三思; 祸将及已,恨不忍之。其父出行,子须从后; 路逢尊者,齐脚敛手;尊人之前,不得唾地; 尊人赐酒,必须拜寿;尊人赐肉,骨不与狗; 尊者赐果,怀核在手,苦也弃之,为礼大丑。 对客之前,不得垂涕,亦不漱口。记而莫忘, 终身无咎。立身之本,义让为先。贱莫与交, 贵莫与亲。他奴莫与语,他婢莫与言。 衰败之家,慎莫为婚.;市道接利,莫与为邻。 敬上爱下,泛爱尊贤,孤儿寡妇,特可矜怜。 乃可无官,不行失婚;身须择行,口须择音; 恶人同会,祸必及身。养儿之法,莫听诳言; 育女之法,不听离母。男年长大,莫听好酒; 女年长大,莫听游走。丈夫好酒,揎拳捋肘, 行不择地,言不择口,触 突 尊,门乱朋友; 女人游走,逞其姿首,男女难合,风声大丑, 惭耻尊亲,损辱门户。妇人送客,不出门庭, 行其言语,下气低声。出行随伴,隐影藏形; 门前送客,莫 出 庭。一行有失,百形俱倾; 能与此礼,无事不精。新妇事父,音声莫听, 形影不睹;夫之妇史,不得对话;孝养公家, 敬事夫主;泛爱尊贤,教示男女。行则细步, 言必小语;勤事女功,莫学歌舞。希见今时, 贫家养女,不解麻布,不娴针线,贪食不作, 好喜游走;女年长大,聘为人妇,不敬君家, 不畏夫主,大人使命,说辛道苦;夫为一言, 反应十句,损辱兄弟,连累父母,本不是人, 状同猪狗。少为人子,长为人父,出则敛容, 动则庠序,敬慎口言,终身无苦。含血损人, 先恶其口。十言九中,不语者胜。居必择邻, 慕近良友;侧立齐庭,厚待宾客;侣无新疏, 来者当受,合食与酒。开门不看,还同禽兽; 拔贫作富,事须方寸;看客不贫,古今宝语; 握发吐餐,先 有 常;开门不看,不如狗鼠。 高山之树,苦於风雨;路边之树,苦於刀斧; 当道作舍,苦於客侣;不慎之家,苦於官府;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