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书《复社人姓氏》后
释义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书《复社人姓氏》后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梅曾亮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右《复社人姓氏》一卷(1),朱氏彝尊得之(2),而藏于曹氏寅者(3)。首顺天(4),次应天(5)、浙江、江西、福建、湖广(6)、广东、河南、山东、山西、四川,至少者广西一人,居其末,凡二千二百五十五人。其人其地,或辽远不相及,其名而可知者,又不能十之一。呜呼,滥已!

夫君子相游处,讲说道艺,名高则党众(7),党众则品淆。盖必有人为吾取怨于天下(8),而激吾以不能庇同类之耻,故有争。争则所以求胜之术,或无异乎小人,而所营救者,又不必皆君子,而君子遂为世之诟病(9)。传曰(10):“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岂不谅哉(12)!当党祸方急时(13),娄东张氏走急卒京师(14),致书要人,起复周延儒(15),事乃解。夫延儒即不相,固无救于明之亡,而张氏之所以倾时相者(16),有异乎其祸党人者焉?

余观《几社源流》一书(17),言明季甚夥(18),然颇疑过其实,范蔚宗传党锢也亦然(19)。夫汉与明皆受祸于宦竖(20),而东林与党锢偏受其名(21)。文人矜夸(22),能震动奔走天下,多浮语虚词,而有国者,或欲出全力以胜之,其计左矣(23)。

然以一时之习尚,使后世渭士气不可伸,而明贤亦为之受垢,驯至清议不立(24),廉耻道消,庸懦无耻之徒附正论以自便,则党人者,亦不能无后世之责也夫!

作品注释

(1)右:犹言“以上、前面”。古人书写从右到左,直排。

(2)朱彝尊: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与王士祯齐名,词为浙西词派创始人。

(3)曹氏寅: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清代文学家,曾官江宁织造。为曹雪芹祖父。

(4)顺天:府名,治所今北京。辖京师附近的河北部分地区。

(5)应天:明代府名。治所今南京市。

(6)湖广:省名。相当于今湖北、湖南。

(7)党:团社的成员。

(8)吾:犹“吾党”。

(9)诟病:耻辱,引申为嘲骂指斥。

(10)传(zhuàng):此指《论语》。

(11)因:依靠。亲:亲近、了解的人。宗:主,可靠。二句见《论语·学而》。

(12)谅:信实。

(13)党祸:党派斗争的祸害。这里指明思宗崇祯年间(1628—1644),复社成员与当朝权势的斗争。

(14)娄东:江苏太仓县,因在娄江之东,故称。张氏:张溥,字天如,太仓人。崇祯年间(1628—1644)进士,与张采等人继东林党而起,合并江南知识分子组织的若干文社,取兴复绝学之义,名“复社”。复社声势主要在崇祯中期,后曾受到南明政权马士英、阮大铖等奸党的打击,部分成员参加了抗清斗争。

(15)周延儒:字玉绳,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1630年(崇祯三年)为宰相,在官庸懦贪鄙,子弟家人在乡横行不法,民愤很大。1633年(崇祯六年)遭排挤罢相。1641年(崇祯十四年),因为薛国观宰相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勾结,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张溥等复社成员欲打击其势力,就疏通关节重新扶助周延儒为相,获得成功。

(16)倾:颠覆。时相:当时的宰相,指薛国观。

(17)几社:与复社同时的一个文人组织。由夏允彝、陈子龙等人发起,入社者多为师生子弟,以会文讲学为主。明亡,其主要人物曾坚持抗清,不屈而死。

(18)夥(huǒ):多。

(19)范蔚宗: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曾删取各家之作,著《后汉书》。党锢:东汉桓帝至灵帝时的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与太学生郭泰等联合,抨击宦官集团,受到诽谤和迫害。斗争几经反复,最后,李膺等百余人被杀,死徒废禁的有六七百人,有的人禁锢终身不许做官,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后汉书》有《党锢传》。

(20)宦竖:指宦官。竖,鄙贱的称呼。

(21)东林:明代万历(1573—1620)、天启(1621—1627)年间,无锡人顾宪成与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企图重新稳定明政权,遭到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在朝权贵的迫害和杀戮。

(22)矜夸:自夸,炫耀长处。

(23)左:不适当,下策。

(24)驯:渐进,渐渐地。清议:公开的评论。

作品赏析

对于明末的知识分子团社东林党、复社、几社等,后人有个如何评价的问题。这些团社的宗旨都是为了推行改良,开放言路,反对宦官专权,以谋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其中的优秀人物都亲自投身于反宦官和抗清斗争中,留下可歌可泣的事迹。但“名高则党众,党众则品淆”,这些团社的成份非常复杂,斗争的策略也不尽善。这篇文章仅就复社而论,指出文人团社的弊端。评价历史的态度是客观的,论断也公允。

作者简介

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属南京)人。1823年(道光三年)进士,曾为户部郎中,晚年主讲扬州书院。他是姚鼐著名弟子之一,居京师二十余年,求教作文者不绝,朱琦、龙启瑞、王拯等都受过他的影响,曾国藩早年也曾攀附,姚鼐死后成了桐城派的一个中心人物。对于散文创作,提倡因时立言,以“昌明道术、辨析是非治乱为己任”,提倡诗文要表现真情实感,要写“人之真”。早年喜骈文,后在管同等影响下,专攻古文。所作文章雄健浑厚,为时人所推重。著有《柏舰山房文集》及诗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