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皮埃尔·蒙都
释义

皮埃尔·蒙都(Pierre·Monteux,1875年4月4日—1964年7月1日),生于法国巴黎,二十世纪重要的指挥大师之一;早年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1911—1916年担任俄罗斯芭蕾舞团指挥,指挥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拉威尔的达夫尼与克洛埃首演;1919—1924年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1929年创建巴黎交响乐团直至1938年去职;1936–52年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随后多次担任客座指挥,1942年加入美国国籍;1961年成为伦敦交响乐团指挥;1964年病逝,享年89岁;蒙都指挥小而精确,其手势能获得完美的结构、周到的细节以及有力的演奏效果。

中文名:皮埃尔·蒙都(又译皮埃尔·蒙特)

外文名:Pierre·Monteux

国籍:生于法国(后入美国国籍)

出生地:法国巴黎

出生日期:1875年4月4日

逝世日期:1964年7月1日

职业:二十世纪世界著名指挥大师

毕业院校:巴黎音乐学院

主要成就:指挥轻松明快、典雅录制大量的音乐唱片长期执棒世界各大著名乐团

代表作品:擅长指挥法国、俄罗斯以及德奥音乐家作品(柏辽兹、拉威尔等)

人物简介

皮埃尔·蒙都(Pierre·Monteux,1875–1964),又译皮埃尔·蒙特;法国美籍指挥家,20世纪世界重要指挥大师之一。

1875年4月4日生于巴黎;6岁学小提琴,9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随拉维尼亚克(A.Lavignac)学习,12岁即首次登台指挥音乐会演出。早年作为小提琴演奏家,是热洛索四重奏(Quatuor Geloso)的成员之一,曾为格里格、勃拉姆斯等音乐大师演奏。

1911年组建了自己的乐团——柏辽兹音乐会乐团,自任音乐总监兼指挥。后被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贾吉列夫(Serge·Diaghilev)看中,聘请他出任俄罗斯芭蕾舞团指挥;在任职七年间,指挥过许多著名作品的首演,包括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1911)、《春之祭》(1913)、《夜莺》(1914),拉威尔的《达菲尼斯与克洛埃》(1912)、德彪西的《游戏》(1913)等。

1929年担任巴黎交响乐团指挥,使乐团水平迅速提高。

1935年出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之后。1942年加入美国籍,并定居于缅因州的汉考克(Hancock);1952年转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并兼任明希(C.Munch)领导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客度指挥,1961年成为伦敦交响乐团首度指挥,1963年,88岁高龄的蒙都还在伦敦指挥演出了春之祭。

1964年7月1日,蒙特逝世于美国缅因州汉科克,终年89岁。

蒙都是20世纪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他的指挥带有着轻松、明快、典雅的法国风格,与奥托·克伦佩勒、布鲁诺·瓦尔特等人激烈、强劲的德奥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一生也留下不少录音,RCA公司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

人物生平

皮埃尔·蒙都,1875年4月4日生于巴黎,1964年7月1日卒于美国缅因州汉考克。法国出生的美国指挥家。指挥家克劳德·蒙特之父。

6岁开始学小提琴,9岁入巴黎音乐学院继续学小提琴,师从茅林、毕特列,从拉维尼亚克学和声学,并从列内普威学习对位法,1898年与蒂博同获小提琴一等奖。12岁指挥一个管弦乐队并与科尔托一起在巴黎及其他地方演出。1890年还是学生时,即受聘在喜歌剧院任小提琴手,带领他的声部在剧院参加了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悔丽桑德〉的首演。

1894年任科隆音乐会乐团助理指挥及合唱指挥,同年参加格罗索四重奏团任小提琴手直到1911年。还曾参加一次布拉姆斯的四重奏演出,作曲家亲临现场。

1908-1914年,他在巴黎卡西罗组织了劳柏辽兹音乐会乐团,任指挥和音乐指导,指挥演出了一系列音乐会。此后,他与佳吉列夫 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并取得信任,指挥该团演出达七年之久。1911-1914年,指挥首演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春之祭〉、〈夜莺〉,拉威尔的〈达夫尼斯与克洛埃〉,德彪西的〈游戏〉。这些作品都是对20世纪音乐与舞蹈的卓越贡献,通过指挥它们使蒙特成为这些作曲家的亲密朋友,在对这些作品和法国音乐的全面理解上,他们给予蒙特不断的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蒙特在军队服役两年后,于1916年到美国。

1917-1919年在大都会歌剧院任职,负责指挥法国歌剧剧目。他曾在美国指挥首演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金鸡〉。

1920年他在波士顿交响乐团指挥演出了大量现代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德彪西、肖松、米约以及其他法国作品,也包括布利斯、布里奇、法利亚、马利皮耶罗、施雷克尔以及希曼诺夫斯基等人的作品。

1924年他回到欧洲,在门盖尔贝格名下任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第二指挥达10年之久。1929年他创建巴黎交响乐团并任指挥至1938年,指挥了许多作品的首演,其中包括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交响曲〉及奥涅格的〈大提琴协奏曲〉。此外,他还经常关心年轻的音乐天才,1932年在巴黎创办了培养训练指挥的蒙特学校,以后在美国他的住地缅因州汉考克继续这项工作。

他的学生有列维尔·马里纳 (Neville Marriner) 及安德烈·普列文(Andre Previn)。1936年蒙特任旧金山交响乐团指挥直到1952年,在此期间,将该团的演奏提高到国际水平。

1942年蒙特入美国籍。50年代他经常与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尽管他与波士顿乐团或其他乐团录制的许多唱片受到广泛的赞扬,但他却说他讨厌他所录制的所有唱片,因为它们在录制技术上缺乏自然产生的音响,他宁愿要实况音乐会。1961年在他86岁时还应邀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合同订为25年。

1963年在纪念〈春之祭〉在巴黎首演50周年纪念音乐会上,他指挥了这部作品,并演出了德国曲目,主要是布拉姆斯的作品,以及英国作品的部分选段。

蒙特不是一位浮夸、自负的指挥家,总是艰苦地排练他要演出的乐曲,他用小而精确的手势获得完美的结构、周到的细节以及有力的演奏效果。他对音乐结构非凡的理解和对音质完美无缺的听力,始终如一地保持到底。蒙特是法国勋级会会员并获奥兰治·拿骚爵士称号。

人物评价

在皮埃尔·蒙都的音乐视野中,没有什么理论或者通神论。他只是把音符转化成音响。

托斯卡尼尼做着同样的事,但托斯卡尼尼的诠释强烈而有推动力,蒙都的诠释则内秀优雅,充满了妖媚和情感(但绝非无病呻吟)。

他的指挥总是充沛而自然,速度快且旋律线流畅连贯,细节清晰,他的品味恰到好处的引出了音乐的诗意,不会显得矫揉造作或者多愁善感。

“法国品味”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但如果他对音乐还有意义,那一定用在皮埃尔.蒙都身上。

——哈罗德.勋伯格《伟大的指挥家》

经典录音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蒙都(Pierre Monteux,1875-1964)指挥的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录音由Westminster出版,录音年代为1962年,历时67分43秒,这个录音刚好为蒙都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作一个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高龄87岁的蒙都还留下排练实况,据说蒙都喜欢与人分享排练的场景,过程听起来相当有趣。他在Philips的《英雄》录音,同样留下排练。关于蒙都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的发行并没有什么条理性。在1957年到1961年间他先录制了八首交响曲。第1、3、6和8交响曲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同时还有一张Philips的《英雄》),第2、4、5和7交响曲由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它们全都是由RCA出版(后来版权转手给了Decca)。虽然维也纳爱乐演奏的录音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但是其中有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那批录音,仅有第四交响曲在指挥家的有生之年发行,第五交响曲直到1982年才面市。1990年Decca把这些“无头尸骸”集中录制在一套双张CD系列里,但绝大多数的乐评人并不予以重视。

伦敦交响乐团的录音很好,既清晰又自然地勾勒出明晰的轮廓(特别是蒙都对小提琴乐句的划分更是显而易见),尽管以今天的标准看那是肤浅的。独唱家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就他们的音色而言是不很完美的,但正是这些不清晰的合唱团录音在这“历史”阶段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开头的几小节给我们展示了许多演绎风格,这里我们并没有让人惊叹的颤音从一片迷雾中突兀而出,但是却很仔细地在每一乐组的开头使用一个重音直率地演绎了六连音,这创造出一个个有节奏的跳跃,而且这些跳跃永远不会让人失去注意力。在第一乐章里,对位法的清晰演绎,准确的表达和热情流动的乐句划分,全部都呈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一往无前的奔腾流动。这不是一个戏剧性的表演,但它是一个具有最高权威的音乐表演。在这里,蒙都表现的对节奏的重视程度可与他在《春之祭》里的表现媲美。

第二乐章几乎是起伏最多、跳跃最好的部分,但有时候似乎在细节地方松弛下来。在第50小节附近的反复中有三个小节突然的加速了(不是第一次反复的三小节或是在三重奏之后的反复),以至我怀疑是不是机械师把两个连续的镜头组装起来,而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难以觉察的不同的速度。这区别微乎其微,如果理解成是奔腾流动的乐曲中的一个轻轻的触礁,也许可以毫不察觉的忽略过去了。

慢板乐章中如歌的乐段在开始的时候似乎显得太慢(也许是乐团还没有共同感受到速度,只是一拍一拍的跟着蒙都的指挥),但当第一变奏曲开始时乐队确实把握得很准确,有节奏的跳跃建立起来了,使得主旋律从一开始就十分含蓄的得到表达。在蒙都的指挥下,这一乐章得到了持续的成熟发展,从而脱颖而出。

在结束部分出现了相似的东西。假如开始的“欢乐”主题显得较为松弛和单调,当进行曲突然出现的时候,它那不可思议的一步步地跳动,和在颤音变奏曲中的音符仅仅能跟上而不能迅速的抓住它。除了个别地方的速度较慢,这个演奏相当多时候的确是很轻快的,而且没有凝重之感。还有在结束时候出现了一些动人的变化。松紧有致的透明的四重奏之后,重新转到了D大调,这个变化的确值得慢慢品味,紧接着是其中一贯最激动人心的欢乐的迸发,那是我从未听到过的激动和愉悦。

20世纪指挥家系列

EMI20世纪大指挥家系列唱片(皮埃尔·蒙都专集)

唱片号:EMI CLASSICS CZ5 75474 2

贝多芬:第2交响曲 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1960年10月1日在汉堡音乐厅录制

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的前奏曲和爱之死 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1964年2月14日在汉堡音乐厅录制

亨德米特:画家马蒂斯 丹麦广播交响乐团 1962年10月12日在哥本哈根丹麦广播音乐会大厅录制

德彪西:三首夜曲 波克夏音乐节合唱团女声部 波士顿交响乐团 1955年8月15日在波士顿交响音乐厅录制

柴可夫斯基:《睡美人》选曲 伦敦交响乐团 1957年6月3日至6日在伦敦金斯威音乐厅录制

鲁热·利尔:马赛曲 伦敦交响乐团 1962年6月在伦敦瓦尔萨姆斯托市立音乐厅录制

这套由两张CD所组成的录音反映了20世纪的著名指挥皮埃尔·蒙都的艺术。蒙都的职业生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直至20世纪60年代,一直很成功。因此,他的音乐不仅有新音乐时期的具有探索性质工作(例如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而且在立体声时代也有很多优秀录音。有很多因素可以使人相信,他在伦敦交响乐团担任指挥直至去世那段日子,是他指挥的黄金时期。

因此这些唱片非常值得聆听,并且收录了一些确实非常优秀的作品。可能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其中最为优秀的录音是1960年在汉堡录制的贝多芬《第2交响曲》。录音有着优美的诠释,并且录制(以及转制)得非常平衡。乐曲的节奏始终得到了完美地控制,同时气势很和谐。

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演绎也显得很有气氛,第2段和第1段的衔接非常自然。可能录音在气氛的营造上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与该曲目的其他版本比较而言,毫无疑问蒙都是一位既懂音乐又爱音乐的艺术家。

亨德米特那美妙的交响曲取材于他的歌剧《画家马蒂斯》中的主题,这个录音弦乐微弱而干涩,缺乏应有的响度。这当然很遗憾,但是蒙都确实对乐谱的研究和指挥很努力,这是动人而有思想性的演绎。

对于在1955年8月波士顿录制的德彪西的《夜曲》,总是存在着许多录音质量上的疑问。问题是在音乐编排上显得有些无序,而音乐本身浓郁而动人。然而,声音很紧绷似乎是最大的问题。在开始的乐章《云》,音乐似乎缺乏空气感,不同于作品的安排。第2乐章音色很灿烂,但是器乐没能把德彪西多彩和欢快的音乐氛围表现出来。终乐章《海妖》是由女声合唱团来演出的,但是录音的摆位太近了,以致于失去了乐曲本身的空间感。

蒙都非常喜欢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专辑的一部分就是《睡美人》选曲。乐曲的节奏很合适,虽然在序曲部分的少数段落,一些片断可以演奏得更美妙。听众可能会习惯这种中规中矩的声音,因为整个的安排很合理,并且事实上通过现代的录音技术,使得音乐不仅有令人注目的高潮,而且声音有空间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