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芒果流胶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病名:芒果流胶病 英文病名:Mango descending flow of sap 病原类别: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称及分类地位:病原为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Phomopsis mangiferae)和色二孢霉(Diplodia mangiferae)。 危害对象:芒果 分布:在我国芒果产区均有发生。 危害部位:危害枝条、茎干和幼果。 形态特征分生孢子器扁球形,直径100~700μm,黑褐色。内含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A型分生孢子为纺锤形,两端稍尖,无色,单孢,有2个油滴,大小为6.4~808(7.2)μm×2.2~3.2(2.4)μm。B型分生孢子为线形钩状,无色,单孢,大小为19.2~27.0(24.5)μm×0.8~1.3(1.1)μm。 生理生化特征:A型分生孢子能萌发,在室内24℃时,保温4小时便可萌发。B型分生孢子不能萌发,在人工培养基上,产生乳白色菌丝,呈羽毛状,紧贴基质表面。 侵染循环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子实体(分孢器)在病株和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翌春温湿适宜,分孢器涌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从伤口侵入致病。 发病条件两菌均属弱寄生菌,。温暖多湿有利病菌的繁殖传播侵染,故植株虫伤多、树势衰弱的果园往往发病较重。地势低洼,通透性差的园圃嫁接苗也易诱发病害造成死苗。 危害症状患部现条状溃疡,中部稍下陷,渗出泪痕状带反光性粘液,初无色,后呈褐色,严重时果面或枝条茎干表面布满纵贯的条状褐绿色至黑褐色胶带。受害幼果发育受阻,终至早落。成果受害影响外观并缩短果实贮藏期。枝梢受害皮层破裂终致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成年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清除病残物烧毁减少菌源;清沟排渍降湿;增施磷钾,避免氮磷钾比例失调;加强防天牛等害虫减少虫伤口。 (2)加强苗圃管理。选抗病品种作嫁接材料;从健壮母株选取芽条;嫁接工具要消毒;改善苗圃通透性,嫁接成活后定期喷药保护。 (3)对大枝或茎干患部可割除病部用药凃敷伤口(30%氧氯化铜原液)。 (4)喷药保梢保果。参照蒂腐病和炭疽病用药。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