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敏刚 |
释义 | 个人简介林敏刚,女,汉族,中共党员/民盟,1965年10月生,2001年1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09年担任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粮油学院2006级(417人)辅导员。 用爱温暖每一颗心1、让爱撒满每一个角落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林敏刚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她的人格力量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她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和宿舍,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和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让困难者免去后顾之忧,悲观者看到希望,内向者变得开朗,自卑者找回自信,自信者更添动力,进取者明确前进的方向。林敏刚老师讲究"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辅导过程中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热忱。每当有同学生病,她总是嘘寒问暖,在家中熬药,然后送到学生手中;中秋节时,她又将月饼送到学生宿舍,减轻同学们的思乡之情;凡班上组织的活动、比赛她都参与其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对于同学们的问题,她都乐于解答;在同学们眼里林老师既是师长,更是朋友。03届一名学生,是一名调皮捣蛋的孩子王,也特别讲义气,由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被记过处分,面对处分,他自暴自弃,甚至想放弃学业,林老师及时发现问题,抓住时机,主动把他邀请到家里做客,促膝谈心,做他的"铁杆球迷",终于用真心、爱心重新鼓起了他进取的信心,他的好转带动了班上以前好玩不爱学习的学生,整个班风焕然一新。这个同学在大三、大四阶段连续获得奖学金,不但被撤销了记过处分,还获得了学士学位。 2、亦为园丁亦为母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身居何职,我最基本的是一名教师,我愿意把我的爱全都给你--我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可敬、可亲、可爱的林老师带给我们最朴素、最真实的感动。曾有一位毕业生,由于感情问题一时想不开,采取了极端行为,当时幸亏他在林老师的重点学生名单中,并且有学生干部暗中关注,发现及时,林敏刚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随同110急救车到了医院,为其缴纳了所有医疗费用,当听说其拒绝治疗时,林老师又到抢救室,把他搂在怀里,用母爱的声音哭着在他耳边劝他,终于老师的这份伟大如母爱般的教师之情挽救了他的生命,随后她又在医院陪了他将近一夜,出院后又与学校的心理老师一起给他做工作,进行心理调适,还送鸡汤给他补身体,如今该生已经在广州的一家企业工作,由于工作努力,多次得到单位的好评。 林老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为了做好贫困生工作,她急学生之所急,参与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针对帮助贫困生的各项管理规定并积极的贯彻落实,每年都逐个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随时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除了帮助困难学生办理缓交手续及助学贷款,还积极与学校、社会联系,帮助学生寻找勤工助学岗位,积极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对学生的爱,让她的职业熠熠生辉,她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仁者,她用实际的行动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这是种激励,是种鞭策,是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闪光点,是崇高的理想与人格魅力的完美统一! 平凡岗位,绘出非常风景1、注重职业发展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林敏刚老师从事辅导员工作十余年,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林老师希望学生的梦想能从职业规划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切实完整的规划。新生入学伊始,林老师把专业介绍作为第一课,告知学生粮油储藏、粮油加工业的重要性。并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希望同学们从入校开始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职业发展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实践+就业"的实践模式,2009年林老师组织参加并指导了近10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地区分布河南、安徽、广东、天津、甘肃、江苏、山东等省市,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的信息及相关模式和流程,为学生的就业提前做好的心理准备和知识积累。林老师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售后服务",她时常帮助已就业的学生联系专业课教师,切实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继续为学生的再就业提供服务,这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林老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学生的关心。 她熟悉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推荐适合学生的岗位,发挥他们的才能,使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学校"品牌",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在反复实践中,她的就业教育及学业指导工作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并连续取得了就业质量绩效考核全校第一的骄人成绩。2008届、2009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9.7%,100%,考研率超过30%,绩效考核继续名列全校第一。这些数字记录着林老师工作的分分秒秒,奉献的点点滴滴,它是多少个不眠夜的总和,它是多少年呕心沥血的结晶,结果是可贺的,而过程却是艰辛的。 2、点滴积累,厚积薄发 为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林老师花费大量的精力,通过对学生和社会的调查搜集了大量资料,建立起学院、专业和班级三级飞信信息网络,实行严格的面试登记制度,建立了便于对就业进程及时监控的协议书集体保管制,详尽的录入了毕业生基本信息、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工作进程信息、就业工作咨询信息、毕业生工作情况回馈信息等,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她深入了解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别学习了四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并与已经就业的学生保持沟通,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与专业课老师经常沟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全国行业发展趋势,做好学生就业的咨询工作。并策划就业指导内容,开展了系列就业指导,包含历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本届就业形势预测、就业政策解读、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理准备、自荐材料设计、应聘中的面试与沟通技巧、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为了对用人企业进行全程服务,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要求,提高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的水平,2008年以来,她通过电话、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几十家单位进行调研,调研工作对于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增强校企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今后的就业工作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平凡的岗位一样可以孕育伟大。辛勤的劳动和付出,必将得到大家的肯定,林敏刚和他的团队获得了累累硕果:08年度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生创新活动先进集体;09年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是龙头林敏刚老师深知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和挑战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为推进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开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学生的创新工作从"挑战杯"做起,从课题申报、科研立项、报交作品等一系列工作开始,就通过班主任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动员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及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督促班主任开班会等方式,将科技创新工作普及到每一名学生。 二是制定各种激励表彰制度,如学院专门设有学生科研资金,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经费支持,另有专项资金奖励科技创新,并通过表彰会等形式,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对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 通过以上措施,近年来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在林老师的组织和参与下,获"挑战杯" 科技作品全国三等奖一个、河南省银奖作品1件,三等奖2件,鼓励奖1件; "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竞赛铜奖作品1件、省级特等奖1件,银奖1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一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省级优秀奖九项;我院09届学生周沛臣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近几年,林老师与其他几位教师合作,完成河南省科委鉴定项目四项;完成编写教材一部,本人编写6万字;在全国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六篇,参与河南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立项并通过鉴定;参与完成的《贫困大学生现状调查与解困对策研究》获河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主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以及指导毕业生论文,每年均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获奖情况2009年: 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河南省优秀辅导员; 2008年: 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校级优秀辅导员。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