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公道正派 |
释义 | 基本信息公道正派 gōng dào zhèng pài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公道:①公正的道理。例:主持~。②公平;合理。说句~话|办事~|价钱~。 正派:(品行、作风)规矩,严肃,光明。 详细释义所谓“公道”,就是公平、客观、合理,遵循事物发展和人类社会关系中的基本法则,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所谓“正派”,就是作风、品行要规矩、光明、严谨,要符合社会大众的道德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公”为“道”,不偏不倚;持“正”为“派”,不歪不斜,才称得上“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历史沿革“公道正派”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处事之道和为官哲学,先哲云:“君子坦荡荡”,“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政者,正也”,“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官吏的德行要求就体现了公道正派。早在夏朝就有所谓“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政治清廉思想。西周时,把“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作为官吏的德行标准。秦朝的官吏管理制度则规定以“五善”与“五失”为考课原则,提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的理念。汉朝将礼义道德教化置于治国的首位,把“德行高妙”和“光禄四行”(质朴、敦厚、逊让、节俭)作为选官的道德标准,讲求“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汉书》)。唐朝则对官吏制定“四善二十七最”的考评标准,其中“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就体现了公正廉明的要义。我国历代恪守公道正派的人物事迹总能得到历史的记忆和传颂,大公无私、礼贤禅让的尧舜,公而忘私、尽职尽责的李冰父子,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北宋包拯,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明代海瑞。革命先驱孙中山把“天下为公”奉为至理,一生为之奋斗不息。公道正派是世人所推崇的做人哲学和传统美德,是维系人们正常社会交往和社会稳定的一项最基本的品质要求和行为准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