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扁豆 |
释义 | 扁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小叶披针形,花白色或紫色,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种子白色或紫黑色。嫩荚是普通蔬菜,种子可入药。 概况扁豆学名:Lablab purpureus (Linn.)Sweet 异名白扁豆,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江苏植药志》),南豆(《陆川本草》),小刀豆、树豆(《四川中药志》),藤豆(《中国药植图鉴》),铡刀片〈形似铡草刀〉。 英文名:Purple Haricot 科名:豆科 Leguminosae 蝶形花亚科 分类系统位置生物 Vitae [三域系统]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统]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统]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传统系统]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统] 蔷薇亚纲 Rosidae [Cronquist系统] 豆目 Fabales [Cronquist系统] 蝶形花科 Fabaceae [Cronquist系统] 菜豆族 Trib. Phaseoleae [Hutchinson系统的蝶形花科Fabaceae] 菜豆亚族 Subtrib. Phaseolinae [Hutchinson系统的蝶形花科Fabaceae] 扁豆属 Lablab [Hutchinson系统的蝶形花科Fabaceae] 扁豆 Lablab purpureus [Hutchinson系统的蝶形花科Fabaceae] 形状一年生缠绕草本。小叶3,顶生小叶菱状广卵形,侧生小叶斜菱状广卵形,长—10厘米,宽4.5—10.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两面沿叶脉处有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2—4朵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尊上部2齿几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子房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顶端有白色髯毛。荚果扁,镰刀形或半椭圆形,长5—7厘米;种子3—5颗,扁,长圆形,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9月。 性状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8~12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黄白色,平滑而光泽,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约占周径的1/3~1/2,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色白者佳。 栽培要点1.环境条件。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2——23摄氏度。植株能耐35摄氏度左右高温,根系发达强大、耐旱力强,对土适应性广,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壤土种植能显著增产。 2.走架栽培。扁豆一般直播,整地施肥等与四季豆(架刀豆)相同。畦宽133厘米,高10——15厘米,沟宽50厘米,每畦种植两行。行距70——80厘米,株距50厘米。露地栽培4月上、中旬直播,每穴播种3——4粒,覆土3——4粒,每亩需种量约3.5——4公斤。出苗后匀苗,每穴苗2株。匀苗后,每亩追施人粪500公斤。蔓长35厘米时搭人字架,引蔓上架。结果期追肥两次,每次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与四季豆相同。 3.不设支架栽培。早熟品种不设支架栽培。先整地、施基肥,做成畦,塑料棚冷床育苗,苗期30天,4月中、下旬定植,行、株距各为40厘米,每穴栽苗4株。当株高50厘米时,留40厘米摘心,使其生侧枝,当侧枝的叶腋生出次侧枝后再行摘心,连续4次。采收后,见生出嫩枝仍可继续摘心。使植株呈丛生状,采收期在7月上旬,亩产800——1000公斤。 主要成分种子每百克含蛋白质22.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钙46毫克,磷52毫克,铁1毫克,植酸钙镁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锌2.44毫克。种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 A、B,;尚含豆甾醇、磷脂、蔗糖、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豆荚含哌啶酸-2(Pipecolic acid)。含蛋白质、维生素B1.及C、胡萝卜素,并含蔗糖、葡萄糖、水苏糖、麦芽糖及棉子糖;另含1-哌可酸及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另含豆甾醇、磷脂等。 现代研究主要成分种子每百克含蛋白质22.7g,脂肪 1.8g,碳水化合物57g,钙46mg,磷52mg,铁1mg,植酸钙镁(Phytin)247mg,泛酸1232μg,锌2.44mg. 种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细胞凝集素 A、B;尚含豆甾醇、磷脂(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蔗糖、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 还含有对小鼠 Columbia SK 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 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均有. 豆英含哌啶酸-2(Pipecolic acid) 药理作用:扁豆中含有对人的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其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对牛、羊红细胞并无凝集作用. 在扁豆中可分出两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A不溶于水, 无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于食物中喂饲大鼠,可抑制其生长, 甚至引起肝脏的区域性坏死;加热后则毒性作用大为减弱,因此凝集素A是粗制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B可溶于水, 有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为非竞争型的.在15~18℃(pH 值3~10)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蒸压消毒或煮沸1小时后,活力消失94%~86%.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 在体外不能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体内不易消化, 在1mg/0.1ml 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 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秒延长至60秒. 营养分析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 磷、铁及食物纤维、维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此外,还有磷脂、蔗糖、葡萄糖。另外扁豆中还含有血球凝集素,这是一种蛋白质类物质,可增加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应和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移动,故能激活肿瘤病人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毒素,对肌体细胞有非特异性的伤害作用,故有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扁豆气清香而不串,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 饮食相关原料介绍 扁豆为豆科、扁豆属的一个栽培种,多年生或一年生缠绕藤本植物,食用嫩荚或成熟豆粒。 扁豆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含有毒蛋白、凝集素以及能引发溶血症的皂素。所以加热时一定要注意,扁豆一定要煮熟以后才能食用,否则会可能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烹饪指导1. 烹调前应用冷水浸泡(或用沸水稍烫)再炒食。因为白扁豆中有一种凝血物质及溶血性皂素,如生食或炒不熟吃,在食后3~4小时部分人可引起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 2. 成熟豆粒可以煮食或制作成豆沙馅。 多味扁豆 口味:鲜咸酸甜,香辣可口 主要材料:扁豆350克、大蒜5瓣 调味料:香油1小匙、辣椒油1小匙、酱油1小匙、麻酱1小匙、香醋1小匙、精盐1小匙、白糖1小匙、味精1/2小匙 1.大蒜切末;扁豆洗净后切丝,在沸水中焯熟,以除去毒素和豆腥味 2.扁豆丝捞出后立即投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可以保持其碧绿的颜色,口感也更脆嫩 3.然后加入麻酱、酱油、蒜末、辣椒油、精盐、白糖、味精、醋、香油拌匀装盘即可。 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 1. 入药主要用白扁豆,白扁豆还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消暑 2. 黑扁豆古名"鹊豆",不供药用 3. 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扁豆炒肉材料:扁豆,猪里脊,白芝麻。 调料:盐,葱姜蒜末,料酒。 做法: 1、扁豆洗净掰成小段,或者斜刀切成菱形段;葱姜蒜分别切末备用;里脊肉洗净切片,放入盐,料酒,淀粉腌制一会备用。 2、炒锅倒入适量油烧热,下入肉片翻炒,变色后取出。 3、留底油,下入扁豆小火慢炒,焖熟,快熟的时候放入葱姜末,翻炒均匀,待扁豆完全成熟后,放入肉片,加盐调味,不断翻炒,出锅前放入芝麻炒均即可出锅。 酱爆鸡蛋扁豆原料:扁豆、鸡蛋、姜、蒜。 调料:喜欢的酱(这里用的是红油豆瓣酱)、盐。 做法: 1、扁豆洗净择去老筋,斜切成段;姜、蒜切小片; 2、鸡蛋打散,里面滴入几滴料酒和几滴清水; 3、锅入少许油,将鸡蛋炒至基本凝固后关火,然后用铲子铲成小块; 4、另起锅入油,爆香姜蒜; 5、倒入扁豆,翻炒至颜色略微变深,然后调入适量酱料翻炒; 6、继续翻炒至扁豆基本熟透,中途可加少许水; 7、扁豆炒熟后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即可。根据个人口味酌情加盐,基本不用再加了。 Tips: 1、酱料可随意选择,红油豆瓣酱、郫县豆瓣酱、豆豉酱、蒜蓉辣酱,或者韩式辣酱都可以,不同酱料,不同滋味,自己喜欢的就好; 2、扁豆一定要炒熟,否则会有毒; 3、蛋液中加入少许水会使炒出的鸡蛋松软一些,加料酒会减少蛋腥味。 豉香鸡块炖扁豆原料: 鸡腿、扁豆、葱姜蒜。 调料: 阳江豆豉、蚝油、老抽、生抽、糖、料酒。 做法: 1、鸡腿剁成块,用清水泡去血水,沥干; 2、扁豆择去老筋,洗净掰成段儿; 3、豆豉用清水冲洗一下沥干;老抽、生抽、蚝油、白糖混匀调成调味汁(量就看着来吧,老抽加到喜欢的颜色;再适量倒点儿生抽提味;糖随自己喜好,但不要太甜,只是提鲜而已;) 4、锅入油,爆香葱姜蒜,倒入鸡块翻炒至变色; 5、倒入豆豉、料酒和调味汁,炒匀; 6、倒入扁豆翻炒,然后倒入没过材料的热水; 7、转中小火炖至汤汁浓稠,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 Tips:豆豉最好选用阳江豆豉,这个豆豉比较“结实”,炖到最后都是整粒的。 干煸扁豆 原料:肉末150克,扁豆400克;干辣椒4个,老抽1大勺,榨菜末、花椒、蒜粒、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准备:扁豆两头撕去老筋,掰成两节,洗净,控干。 1. 烧热250克油,放入扁豆,炸到扁豆表皮起皱时,用笊篱捞出控净油。2.另取锅烧热,用1大勺油爆香干辣椒、花椒、榨菜、蒜粒,倒入老抽、扁豆翻炒,扁豆熟透时关火,放盐和味精,炒匀。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特别适宜脾虚便溏、饮食减少、慢性久泄,以及妇女脾虚带下、小儿疳积(单纯性消化不良)者食用;同时适宜夏季感冒挟湿、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暑热头痛头昏、恶心、烦躁、口渴欲饮、心腹疼痛、饮食不香之人服食;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服食。 2. 但是患寒热病者,患冷气人,患疟者不可食。 中药材炮制生扁豆: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稍煮,至种皮鼓起、松软为度,捞出,浸入冷水中,脱去皮,晒干。 炒扁豆:取净扁豆仁,置锅内微炒至黄色,略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微温。" ②《食疗本草》:"微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气分。" ②《本草经巯》:"入足太阴、阳明经气分。"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1.健脾化湿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 2.化湿消暑 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3.治疗水肿,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 ①《别录》:"主和中下气。" 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③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⑤《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⑦《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丸、散。 注意①陶弘景:"患寒热病者,不可食。" ②《食疗本草》:"患冷气人勿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患疟者忌之。" 附方①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而呕吐泄泻者:白扁豆一斤半(姜汁浸,去皮,微妙),人参(去芦)、白茯苓、白术、甘草(炒)、山药各二斤,莲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黄色)、薏苡仁、缩砂仁各一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局方》参苓白术散) ②治霍乱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单用亦得。(《千金方》) ③治消渴饮水:白扁豆浸去皮,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肾药。(《仁存堂经验方》) ④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本草汇言》) ⑤治赤白带下:白扁豆炒为末,用米饮每服二钱。(《永类钤方》) ⑥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绞汁饮。(《永类钤方》) ⑦治恶疮连痂痒痛:捣扁豆封,痂落即差。(《补缺肘后方》) 各家论述①《药性辨疑》:"扁豆,专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乱;极补脾,故治痢而蠲脓血,消水湿,治热泄。" ②《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 ③《本草经疏》:"弘景云,扁豆患寒热者不可食。盖指伤寒寒热,外邪方炽,不可用此补益之物耳。如脾胃虚及伤食劳倦发寒热者,不忌。" ④《药品化义》:"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主治霍乱呕吐,肠鸣泄泻,炎天暑气,酒毒伤胃,为和中益气佳晶。又取其色白,气味清和,用清肺气。故云清以养肺,肺清则气顺。下行通利大肠,能化清降浊,善疗肠红久泻,清气下陷者,此腑虚补脏之法也。" ⑤《本草新编》:"白扁豆,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或谓白扁豆非固胎之药,前人安胎药中往往用之何故?盖胎之不安者,由于气之不安,白扁豆最善和中,故用之以和胎气耳,胎因和而安,谓之能安胎也亦可。单用此味以安骤动之眙,吾从未见能安者矣!" ⑥《本草求真》:"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禀气芬芳,故能于脾而克舒也;脾苦湿而喜燥,扁豆得性之温,故能于脾而克燥也。脾土既实,则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阴暑湿之邪,自尔克消,安能复藏于脾,而有渴、泻之病乎。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 备注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黑色看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食疗作用扁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有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之功效 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证。 每100克营养成分 能量37千卡 蛋白质2.7克 脂肪0.2克 碳水化合物8.2克 叶酸49.6微克 膳食纤维2.1克 维生素A25微克 胡萝卜素150微克 硫胺素0.04毫克 核黄素0.07毫克 烟酸0.9毫克 维生素C13毫克 维生素E0.24毫克 钙38毫克 磷54毫克 钾178毫克 钠3.8毫克 镁34毫克 铁1.9毫克 锌0.72毫克 硒0.94微克 铜0.12毫克 锰0.34毫克 以上数据参考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著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其他的用途。 食疗价值豆科草质藤本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或荚果。又称南扁豆、沿篱豆、峨眉豆、羊眼豆、藤豆,有黑、白等色之异。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和河北、辽宁等地均有栽培。冬季采收成熟荚果,晒干,除去荚皮,收集种子炒黄或稍煮;或秋季采摘未成熟荚果鲜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健脾除湿。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锌,维生素B1.B2和烟酸、泛酸、豆甾醇、磷脂、氰甙、血球凝结素等成分。 [用途]用于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肿;妇女脾虚带下;暑湿为患,脾胃不和,呕吐腹泻。 [用法]煎汤,研末,或煮熟食。 [附方] 1,扁豆茯苓散:炒扁豆30g,茯苓15g。研为细末。每次3g,加红糖适量,用沸水冲调服。 本方以扁豆健脾除湿,茯苓补脾而能利尿消肿。用于脾虚水肿。 2,煮扁豆:扁豆子60g(或嫩扁豆荚果120g),以食油、食盐煸炒后,加水煮熟食。每日2次,连食1周。 此方取扁豆健脾除湿以止带。用于妇女脾虚带下。色白。 3,扁豆香薷汤:扁豆30g,香薷15g。加水煎汤,分2次服。 源于《千金要方》。本方取扁豆利湿和中,香薷化湿利小便。用于湿浊阻滞,脾胃不和,呕吐腹泻,小便不利。 若夏季兼感暑热,见有心烦发热、头昏等症者,可加荷叶、金银花之类清热祛暑。 吃法新青扁豆煲原料:青扁豆1400克、4棵大葱、2杯粗新鲜面包屑、1茶匙切碎的鲜麝香草叶、3杯低脂牛奶、3汤匙人造奶油或黄油、0.25杯多用途面粉、1/8茶匙新鲜磨碎肉豆蔻、0.5杯新鲜磨碎干酪。 调料:橄榄油、盐、胡椒。 做法: 1.将青扁豆摘好,中间断开;预热烤箱至180摄氏度。 2.在炖煮锅内加入盐水,盖盖大火加热至沸腾,加入豆角炖煮,不盖锅盖,6分钟至豆角变为鲜艳的绿色并发软,沥干水分盛盘备用。 3.用微波炉将牛奶温热;用炒锅中火融化迷迭香,加入大葱薄片炒制5分钟至色金黄变软,加入面粉炒制2分钟,在面粉混合物中慢慢倒入牛奶,不停搅拌,加热至沸腾,继续搅拌2分钟至混合物变得粘稠(混合物应具有鲜奶油的浓度),加入肉豆蔻、盐和黑胡椒搅拌均匀,浇在青豆上。 4.取两棵大葱,切段,另外两棵切薄片,备用;在煎盘中加入油,中火加热,油热后,下入切好的葱段,翻炒4到7分钟至棕黄色发软,加入面包屑炒制2分钟至色泽金黄变干;将此混合物盛入大碗内,拌入麝香草、盐、黑胡椒、干酪,均匀地洒在扁豆上。5.烘焙砂锅豆角30分钟至面包屑变为金黄色,酱汁冒泡,即可出锅。 扁豆焖面菜系及功效:精品主食 扁豆焖面的制作材料:主料:扁豆250克,面条250克,肉片75克,葱花、姜丝各适量,蒜粒1小勺,酱油2大勺,盐、味精各适量。 扁豆焖面的做法:准备:扁豆两头去筋,掰两节;面条切成约10厘米长的段。 快炒: 1.烧热3勺油,爆香葱花、姜丝后放入肉片,炒至肉片发白倒入酱油,酱油汁沸腾后放入扁豆,翻炒至扁豆呈翠绿色,加水(略低于扁豆)。 2.开锅后,把面条抖散,均匀、松散地码在扁豆上,盖上锅盖,调小火焖几分钟,打开锅盖从锅边看一下扁豆的熟烂程度和汤汁的多少。当汤汁剩少许,扁豆熟软时关火,放盐、味精、蒜粒,用筷子拌匀。 贴士: 1.蒜香和扁豆、肉的搭配在扁豆焖面里被发挥到极至。 2.老人说扁豆“吃盐”,意思是同样的盐量在炒扁豆时口味还是觉得淡,所以最后放盐,不至于吃进太多的盐。 3.焖面用油比一般炒菜稍多。汤汁以刚能裹住面条,而锅底干为合适。 扁豆糕扁豆糕的特色:层次分明,清凉香甜,柔嫩可口,是夏季佳品。 扁豆糕的制作材料:扁豆500克,绵白糖375克,豆沙馅200克,食用红色素少许。 教您扁豆糕怎么做,如何做扁豆糕才好吃: 1.将扁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皮软后去掉皮,放入大碗内,加满清水,滴上几滴碱水,入笼蒸至酥烂,取出冷却,带水用网筛擦成泥,包进白布压干水分,扁豆即成粉泥,可放进冰箱冷藏约30分钟。 2.取一半绵白糖用食用色素染红。 3.扁豆泥两面用布夹住,按成33厘米长、20厘米宽的长薄片,平放在案板上,去掉白布,用刀对切成两块,一块铺上豆沙,要铺得均匀,再将另一块扁豆泥盖上,然后在上面铺上红色糖,最后铺上白糖揿平,即形成五层,吃时切成菱形块即可。扁豆糕制作要领扁豆沙、豆沙馅铺时要均匀,切块时要大小一致。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含油0.62%,内有棕榈酸(palmiticacid)占8.33%,亚油酸(linoleicacid)占57.95%,反油酸(elaidicacid)占15.05%,油酸(oleicacid)占5.65%,硬脂酸(stearicacid)占11.26%,花生酸(arachidicacid)占0.58%,山萮酸(behenicacid)占10.40%。又含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蛋氨酸(methionone),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维生素(vitamin)B1及C,胡萝卜素(carotene),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水苏糖(stachyose),麦芽糖(maltose),棉子糖(raffinose),L-2-哌啶酸(L-pipecolicacid)和具有毒性的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另含甾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