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蒜白腐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大蒜白腐病

英文名: Garlic white rot

别名: 菌核病

病原中文名: 白腐小核菌

病原拉丁学名: Sclerotium cepivorum Berk.

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除侵染大蒜外,还可侵染大葱、洋葱和韭菜。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叶鞘和鳞茎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外叶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变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拔出病株可见鳞茎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菌丝层中生出大小为0.5~1毫米的黑色小菌核,茎基变软,鳞茎变黑腐烂。田间成团枯死,形成一个个病窝,地下部多从接近须根部分开始发病,病部先呈湿润状,后逐渐向上扩展产生大量白色菌丝。

病原形态特征

在寄主上长有大量白色菌丝,菌核生在病组织内部或表面,菌核球形至扁球形,内部浅红白色,外部黑色;菌丝在培养基上生长适温20℃,低于5℃,尚可生长,高于30℃则不生长,10~20℃易形成菌核.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寄主地下或地面处的小菌核,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直接从根部或近地面处侵入,引起葱、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发病,病部又产生菌丝,菌丝纠集在一起形成褐色组织紧密的小菌核。该菌喜低温高湿,在高温季节湿度不大条件下扩展缓慢;当气温低于20℃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易流行。生产上早春生长瘦弱的蒜田易发病,进入雨季后病势扩展迅速。

防治方法

(1)在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3~4年以上轮作,以减少初侵染源;(2)发现病株及时挖除,最好掌握在形成菌核前进行;(3)播种前用蒜重的0.5~1%的50%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给蒜种包粉衣后再播种。(4)早春追肥提苗,以增强蒜株抗病力。(5)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灌淋根茎。贮藏期也可用上述杀菌剂喷洒,其中以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效果好。此外,也可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