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城西故事 |
释义 | 简介这部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音乐伴奏下的情节芭蕾剧,是一部以当代音调与节奏构成的歌剧,而它更标志着“音乐喜剧”(musical comedy)传统的结束及音乐剧(Mu-sical)历史的开始。 背景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作曲家、指挥家兼音乐家伦纳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开始全心致力於以当代音乐元素创作一部全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原先的想法是将莎翁剧中的家族世仇描写为犹太教与基督教间的斗争。因此,《城西故事》最初计划以聚集着不同宗教群体的纽约下东部地区为背景地。随着对题材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个社会问题渐渐引起伯恩斯坦的注意,甚至超越并取代了最初的宗教问题。地点也相应地发生改变,从原来的纽约东部搬至纽约上西部地区。两个誓不两立的青年团伙“喷气机”和“鲨鱼”剑拔弩张。歌曲“走吧,克鲁普克警官”(Gee, Officer Krupke)控诉了缺乏任何保障措施的城市西部社会,因为正是当局的失职,导致了那里的孩子不得不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成长。他们是一些年轻的政治避难者,当初怀揣着美好的梦想远渡重洋,从波多黎各来到魂牵梦萦的国度美利坚。一首“美利坚之歌”表现了两个文明、两种音乐语言的碰撞与冲突。从此,“美利坚”与叁个下行音阶结成密不可分的组合;它们之后的六个短音阶吟唱了这个梦想中的“美丽”国度。 争议《城西故事》是剧本作者阿瑟·劳伦茨(Arthur Laurents)、舞蹈编剧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与伯恩斯坦的共同作品。剧本面世之初,似乎招来不少批评之词。除这叁位理想主义者之外,无人敢想像一部百老汇音乐剧竟会以悲剧收场。无论首演之前或之后,剧本都从未真正想突破“歌剧与百老汇之间、现实主义与虚构之间、古典芭蕾与即兴舞蹈之间、抽象艺术与具体艺术之间”的荒谬界限——虽然这一直颇受争议。伯恩斯坦毕生憎恨E调与U调音乐间的狭隘区分,也即所谓的严肃的古典音乐与消遣音乐间泾渭分明的区分。他主张“精确音乐”(exakte Musik)。他认为,“作曲家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写下音乐,是为了让每一位器乐演奏家、每一位歌手能按照作曲家的创作本意进行演奏和演唱。”表面看来,这种观点似乎顺理成章,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会遇到不少阻力,因为它要求演奏者与演唱者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且对乐曲总谱了然於心。这种“精确的”结构和组织是《城西故事》至今依旧能吸引听众的能力之所在。 《城西故事》包含了不少由现代舞蹈组成的器乐间奏曲,序幕就是其中之一,它甚至精确记录了小伙子们打响指的声音,体现了年轻人渴望摆脱自卑感的心理。序幕的中心音乐主题由五个节奏始终保持一致的音调组成,体现了现代音乐与爵士乐的爆炸性混合。上行七度音阶与下行四度音阶是该主题的独特音程,那是一种力量符号,它让听众不由自主地感到无路可走的绝境。 伯恩斯坦以暗示性的旋律描绘了托尼(Tony)与玛利亚(Maria)这对年轻恋人的生活空间,那是与帮伙成员的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根据戏剧情景的不同,特定的音程,即音与音之间的独特空间,分别代表着暴力或希望。难忘的爱情旋律由此诞生,由此也促生了伯恩斯坦“精确音乐”意义上的那种难忘的爱情旋律。没有它,人们无法想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无法想像一对在死神降临前夕高喊着“今晚,今晚”的情侣。在另一首歌曲中,伯恩斯坦透露了一个化解仇恨、爱情至上的地点:“某个地方”(somewhere)。旋律以一个平静上升的七度音开始。一个最初让人联想到暴力的音乐标志,如今象徵着爱情与对更美好未来的向往。《城西故事》是一部以悲剧收场、以音乐表现幻想的现实主义音乐剧。将《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歌剧的艺术家不乏其人,然而将这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爱情悲剧提升为经典音乐戏剧的,并非文森佐·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或查尔斯·古诺(Charles Gounod),而是毕生激烈反对社会与音乐监管的伦纳德·伯恩斯坦。 剧情第一幕《城西故事》两伙年轻人为争地盘而大打出手。其中一伙儿是以里弗为首的美国少年组成的“喷气机”,另一伙是由听从贝尔纳多指挥的波多黎各少年的“鲨鱼”。里弗、“行动”、“宝贝约翰”、“雪孩”及其他成员对托尼长期以来脱离集体的行为展开激烈争论,众人各持己见。贝尔纳多带着女友安妮塔、妹妹玛利亚及她的男友奇诺以及另外一些同伙去参加舞会。里弗与贝尔纳多在舞厅不期而遇,里弗提出,双方不妨在这个中立地界用武力作一次彻底的了断。托尼与玛丽一见钟情。出身波多黎各的少女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美利坚出人头地,能在这块土地上发现她们追寻已久的家园。两伙年轻人紧锣密鼓地为大决斗作准备。里弗再叁警告伙伴,无论出现什麼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冲动。药房老板多克不相信托尼的话,他不认为真会发生这样一场决斗。在安妮塔的帮助下,玛利亚与托尼再次偷偷约会,他们梦想着未来的婚礼。应玛丽的请求,托尼试图说服双方,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然而贝尔纳多的仇恨以及双方成员长久以来的积怨过深,根本无法消解。战争演变成一场群殴,贝尔纳多刺死了里弗,被激怒的托尼又杀死了贝尔纳多。 第二幕托尼与玛利亚的美梦破灭了,他们再也无法逃离现实的樊笼\\,去其他地方开始新的生活,他们不得不承担这场殴斗的苦果。当着警察局长克鲁普克的面,“喷气机”伙的小伙子们谈起自己苦涩的童年,以兹取乐。虽然托尼杀害了自己的亲哥哥,玛丽却依旧对他一往情深。在多克的药房里,“喷气机”的组员威胁安妮塔,不许她再帮助托尼和玛利亚。为了不让玛利亚受到伤害,安妮塔想出个主意,放出谣言说玛丽已经被她的男友奇诺杀死了。托尼发疯似地到处寻找奇诺,并向他提出决斗。身受重伤的托尼在玛利亚的怀中与世长辞。玛利亚用她的母语西班牙语,最后一次说出了她对托尼的崇敬与爱慕之情。两伙年轻人默默地站在死去的托尼身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