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路戏 |
释义 | 北路戏原为“福建乱弹”、“横哨戏”,是中国的稀有古老剧种之一,仅存于福建省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 简介中国戏剧孤本——北路戏 “北路戏”俗称“乱弹”。由于主要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流行于寿宁、古田、屏南、福安、蕉城、周宁等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寿宁县廷家洋村创办北路戏班,并经常到外地演出,在闽东名噪一时。 北路戏原为“福建乱弹”,是中国的稀有古老剧种之一,仅存于我省寿宁县北路戏剧团。 历史渊源地方志历史上“福建乱弹”流布于闽北、闽东各地。明代,闽东北各地的民间戏曲颇为兴盛。崇祯十年(1637),寿宁知县冯梦龙撰写的《寿宁待志》中记载:“西溪人多习戏,然力不能具行头,多往浙合班。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可见当时这一地区戏曲活动之端倪。到清康熙、乾隆时期,由于清王朝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措施,农业经济得到恢复之时,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使得活跃于民间的“乱弹诸腔”得以繁盛到广泛流行。乱弹班社层出不穷,在当时民间便有了“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北路班”之称。由于活动于闽北一带的“北路班”影响最大,其他各班相形见绌,于是都纷纷沿用"北路班"的名号,后在1959年重新整理这一剧种时,才正式定名为北路戏。 清光绪以后,京剧盛行,北路戏又吸取皮簧唱腔。民国16年,古田"新祥福"班出身的艺人李俊弟回到原籍福安洋头乡办起"胜祥福"班,聘请浙江温州等地"和调"(皮簧)艺人排练《施公案》、《济公传》、《粉妆楼》、 《狸猫换太子》等连本戏,名扬闽东北诸县。 抗日战争前后,戏班相继解体,为谋生计,一部分艺人到乡间教"北路碎"(业余戏班),一部分参加"鼓箫"(民间吹奏班)。现在寿宁境内还有演出。 北路戏的音乐声腔是以西秦腔、明腔等乱弹腔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形成的,并吸收了微调、汉调、江西乱弹以及高腔、滩簧小调等声腔,形成了一个多声腔的剧种。既适宜传统剧目的演出,也适应现代戏的创作。据我省戏剧研究专家叶明生《记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张高谦>创演前后辉煌岁月》一文记载,在1964—1965年间,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张高谦》,不仅红遍八闽大地,且于1965年4月开始了为时6个月的赣、湘之行,行程数万里,演出400多场,观众达40多万人次,成为我省迄今为止演出规模最大、演出场次最多、观众阵容最强的一次戏剧演出活动,在福建戏剧改革的历史上都是值得大书一笔的事。 省志记载北路戏,俗称“乱弹”,流行于以寿宁县为中心的闽东地区,以及浙江南部与寿宁邻近的县份。据明冯梦龙《寿宁待志》记载,崇祯年间(1628~1644年),寿宁民间已有戏曲班社活动。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闽东、闽北地区已出现不少乱弹戏班,著名的有“新长春”、“新品福”、“新吉祥”等班,经常往来于粤、赣、浙一带演出。由于戏班众多,老百姓便以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分其为“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和“北路班”;因“北路班”名声较大,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便定名为“北路戏”。 北路戏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它传自浙江一带。在长期流行中,又吸收徽调、汉调、滩簧以及民间小调,综合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发展起来的“平板”为基调。这一阶段北路戏的传统剧目有《劈山救母》、《奇双会》、《铁沙弓》、《铁莲花》、《翠衣缘》、《打金冠》、《下陈州》、《玉麒麟》、《罗成写书》等。清咸丰元年(1851年),罗源县大湖村叶斗斗组织“三祥福”北路班,有20多个演员,拿手剧目为《下三关》和《虹霓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解散。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年),北路戏吸收四平戏的部分传统剧目,并出现与徽班相结合的戏班,改唱皮黄声腔为主,所演多系京剧剧目,如《乌盆计》、《小上坟》、《三国》、《水浒》、《隋唐》等,北路戏进入兴盛时期,连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讲班,不少也改唱乱弹,故民间有“平讲假乱弹,琴箫乱对弹。”的谚语。清光绪以后至抗日战争前,京剧盛行,北路戏受到很大影响,戏班排练上演《施公案》、《济公传》、《粉妆楼》、《狸猫换太子》等京剧连台本戏。古田县鹤溪边村老艺人陈金备(1862~1939年)主班的“新祥福班”最为著名,被老百姓称为“北路一”。民国16年(1927年),老艺人李俊弟在福安县洋头乡创办“胜祥福班”,邀请温州皮黄班艺人参加,一时名噪闽东,被誉为“北路二”。据1957年调查,北路戏共有100多个传统剧目。 抗日战争期间,戏班相继解体,一部分艺人回到乡间传教“北路碎”(业余戏班),一部分人参加“鼓箫班”(民间吹奏乐器)。20世纪40年代末,北路戏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宁县开始恢复业余北路戏剧团。1960年10月,正式成立县北路戏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解散,至1976年底才恢复。 从1990年至1996年,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上演《济公传》、《反五关》、《龙虎斗》、《宏碧缘》、《旗王哭将》、《三洞房》、《春江月》等30多个剧目共800多场。 艺术特色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在长期流行中,又吸收乱弹、徽调、汉调音乐,综合形成一个多声腔的戏曲剧种,但其主要唱腔仍由西秦腔和吹腔发展出来的"平板"为基本调。 北路戏的唱腔除极少数具有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大多数均属板腔体,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顺畅,带有叙事性的表现特征。其道白、唱腔均使用普通话,这已成为北路戏的一个突出特色。在数百年的演出活动中,北路戏总结出一套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表演形式,不管什么脚色行当,都以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推动剧情进展,这种对形体动作的强化和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与唱腔紧密结合在一起,唱与做高度和谐,形成许多且歌且舞、兼文兼武的表演艺术形式,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北路戏的代表性剧目主要有《探阴山》、《对珠环》、《纸马记》、《凤娇与李旦》等。 表演艺术大花“倒米”:《下陈州》一剧,包拯出场时,以手撩龙袍下围遮面,背台退步而出。至九龙口转身猛然抛袍、亮相,以示面目,动作幅度大,俗称大花“倒米”。 二花咬人:《三国齐》“吴起发兵”一场,龙套上场后,伴着大锣大鼓有节奏的喝威声,吴起握翎子舞蹈而上,至台前突然拂袖亮相,给人一惊,俗称“咬人”。又如《摩天岭》中的红毛大王,口衔两颗獠牙上下翻动,双目圆睁,狰狞可怕。有的二花还有喷火的绝技,脸上肌肉跳动,犹闻响声,这些技艺皆称为“咬人”。 转纱帽:过去北路戏的三花,要用发辫在头顶上扎一硬团,戴上纱帽,随着剧情需要,纱帽能随心所欲左右转动。艺人木全掌握此技较为著名,至今人称“木全纱帽滴铃转”。 鼻须功:练功时,用手抓住鼻下“人中”处,轻轻用力左右援,天长日久,即能疾速颤动,左右自如。《测字观风》一折中的娄阿鼠,用鼻须往鼻柱一夹,其抖动的鼻须令人可笑,效果极佳。北路戏“二个半三花”之称的余文他、培基和有谷,均擅此技。 犁头:丑脚表演时,头部要机械地向前伸缩,俗称“犁头”,为北路戏丑脚必备之基本功。 塌鼻:北路戏《白蛇赶夫》中“洞房”一场,许仙猛然发现白素贞饮雄黄酒现形时,鼻孔一吸,面呈凹形,然后僵尸倒地,表示昏厥。其功夫多由平时用茶油将鼻子揉动,功夫成熟,鼻翼柔软,容易抽吸。民国三十三年(1944),北路戏福安班一个名叫乃资的艺人,此技最为拿手。 金鸟步:旦脚手呈兰花指,轻盈摆动,脚尖落地用碎步跳跃前进,身躯与头部紧密配合,一俯一仰轻巧自然,近似金雀跳跃状。多用于花旦表示欢跃的情态。 后跟步:青衣出场时,整襟捋发后,用脚跟着地,一进一退,或三进一退,显得袅娜多姿,表现成年妇女轻移莲步,以示稳重大方之态。 颤功:北路戏的颤功用处很多,如《鸳鸯带》中黄赛英受刑后,从舞台右左两边,跪步回到台中,听到众衙役大喝一声,她一个“蝙蝠腿”,双手一抱,全身颤抖。又如《杀狗劝妻》中,要求邹氏在惊慌转身时,要用脚尖着地,双手按桌全身颤抖,牙关相碰发出声响,著名北路戏艺人叶红俤尤擅此功。 镖钗:是北路戏真刀真枪的表演形式之一,用一把短铜刀一样的镖钗表演。当剧中角色被打“扑虎”下地后,一镖扎去,打中对方头部额顶的前方,插在地上,如能从头上抓出一撮头发为最佳效果。因属惊险表演,现禁演。 剧目北路戏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它传自浙江一带。在长期流行中,又吸收徽调、汉调、滩簧以及民间小调,综合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发展起来的“平板”为基调。这一阶段北路戏的传统剧目有《劈山救母》、《奇双会》、《铁沙弓》、《铁莲花》、《翠衣缘》、 《打金冠》、《下陈州》、《王麒麟》、《罗成写书》等。清咸丰元年(1851年),罗源县大湖村叶斗斗组织“三祥福”北路班,有20多个演员,拿手剧目为《下三关》和《虹霓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解散。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年),北路戏吸收四平戏的部分传统剧目,并出现与徽班相结合的戏班,改唱皮黄声腔为主,所演多系京剧剧 目,如《乌盆计》、《小上坟》、 《三国》 、 《水浒》 、《隋唐》等,北路戏进入兴盛时期,连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讲班,不少也改唱乱弹,故民间有“平讲假乱弹,琴萧乱对弹。” 的谚语。清光绪以后至抗日战争前,京剧盛行,北路戏受到很大影响,戏班排练上演《施公案》、《济公传》、《粉妆楼》、 《狸猫换太子》等京剧连台本戏。古田县鹤溪边村老艺人陈金备(1862—1939年)主班的“新祥福班”最为著名,被老百姓称为“北路一”。民国16年(1927年),老艺人李俊弟在福安县洋头乡创办“胜祥福班”,邀请温州皮黄班艺人参加,一时名噪闽东,被誉为“北路二”。据1957年调查,北路戏共有100多个传统剧目。抗日战争期间,戏班相继解体,一部分艺人回到乡间传教“北路碎”(业余戏班),一部分人参加“鼓萧班”(民间吹奏乐器)。20世纪40年代末,北路戏濒于消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宁县开始恢复业余北路戏剧团。1960年10月,正式成立县北路戏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解散,至1976年底才恢复。 从1990年至1996年,寿宁县北路戏剧团上演《济公传》 、《反五关》、《龙虎斗》、《宏碧缘》、《旗王哭将》、《三洞房》、《春江月》等30多个剧目共800多场。 音乐声腔综述北路戏唱腔介于联曲体与板腔体之间,以板腔体为主,以平板正、反调为其基本唱腔,多数是上、下两个乐句的形式。唱腔节奏多变,尤其是以后半拍起音的音乐穿插在乐句中和大音程跳进等的变化,使曲调活泼奔放,优美动听。唱腔可分为三类: 平板正调和平板反调一是平板正调和平板反调。平板正调有头万、二万、三万(一作“反头犯”、“反二犯”、“反三犯”)以及“老拨子”、“秦腔”、“梆子”(后两种为吹腔),均为横哨戏中常用的基本调。头万为平板,二万为慢板,三万为散板或柳丝紧板。反调如反二万与二万,只在开头乐句上有正反调的旋律,无调性上的变化关系。 叠牌二是叠牌。此类曲牌旋律平易畅,有如说白,是一套由简入繁的同一音调不同节奏的分曲体。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卜子叠]、[广东叠]等,较带沉思抒情特点,不似其他同类曲牌风趣活跃。 小调曲牌三是小调曲牌。如[溪江调]、[小补缸]、[小桃红]、[葡萄架]、[走广东]、[茉莉花]、[广明灯]、[游花船]、[平和调]、[步步娇]、[男辞]、[女辞]、[踢球花腔]、[小上纹]、[乌盆计调]等。这些曲牌大多自其他剧种和民间小戏吸收,有的还来自某些流行剧目如[乌盆计调],是《乌盆计》中的专曲。此类曲调格调较杂,一般只作为“插曲”运用。此外,板式有导板、摇板和头万散板,以及演皮黄戏时所用的回龙、原板、散板等。这些曲调后来都成为北路戏的辅助音乐曲调。如[三字叠]、[五字叠]、[六字叠]、[七字叠]、[十字叠]、[急叠]、[温州叠]、[卜子叠]、[广东叠]等,较带沉思抒情特点,不似其他同类曲牌风趣活跃。三是小调曲牌。如[溪江调]、[小补缸]、[小桃红]、[葡萄架]、[走广东]、[茉莉花]、[广明灯]、[游花船]、[平和调]、[步步娇]、[男辞]、[女辞]、[踢球花腔]、[小上纹]、[乌盆计调]等。这些曲牌大多自其他剧种和民间小戏吸收,有的还来自某些流行剧目如[乌盆计调],是《乌盆计》中的专曲。此类曲调格调较杂,一般只作为“插曲”运用。此外,板式有导板、摇板和头万散板,以及演皮黄戏时所用的回龙、原板、散板等。这些曲调后来都成为北路戏的辅助音乐曲调。 北路戏音乐中的伴奏有琴串、吹牌两种。琴串主要有[头万串]、[二万串]、[三万串]、[小拉子]、[梳妆楼]、[大八板]、[九环串]、[一枝春]、[一枝花]等。吹牌有[清如水]、[大尾声]、[上酒楼]、[双贵子]、[龙袍阵]、[风入松]等。锣鼓经有[二万头]、[下山虎]、[火炮]、[紧冲]、[水花浪]、[浪淘沙]、[十九锤]、[九鼎环]等。 20世纪60年代初,在挖掘整理过程中为突出以横哨为主奏曲调的“北路调”。避免京剧化、经专家认可,音乐中去除了[西皮](二簧)(四平调)等曲调。保留了福建乱弹横哨戏的特色,其音乐明快、爽朗、易被观众接受。 叫介北路戏各行当角色,在唱曲前都有“叫介”(或称“叫头”),如“哭介”、“叹介”、“诉介”等类,均用拖长的声调唱念,为无伴奏的干唱,然后转入唱腔。“叫介”用于不同场合,如公堂诉苦用“哭介”,徘徊悱恻用“叹介”,闲情自得念诗词用“吟介”,叙述情由用“诉介”等。行当不同,“叫介”声调各异。此外,大将出场登场高时,有时唱高腔,演员干唱,无音乐伴奏,由幕后帮腔。 伴奏乐器主要是长膜笛,佐以麻胡(毛竹筒作琴筒,也称“大京胡”) 、板胡、三弦、月琴、唢呐等。打击乐器与京剧相似。 各行当各有特色北路戏男女分腔,各行当各有特色,如小生用子喉(假嗓发声)。音色明亮、清脆,行腔萧洒自如。武生接近小生者用子喉,如《白门楼》之吕布、《三气周瑜》之周瑜;而短打武生如《上酒楼》之石秀则用本嗓发声。 青衣,子喉发声。按传统,青衣由男性扮演,其音色凝重悲切,行腔深沉委婉。 花旦,子喉发声。音色甜脆,行腔跳跃,婉转亮丽。亦有以本嗓发声。 老生,原喉(真嗓)发声。音色苍劲洪亮,行腔悲怆苍凉。 红生,原喉发声亦有与子喉行腔结合的如《龙虎斗》赵匡胤。声音有穿透力,行腔抑扬顿挫、高亢宽亮。 大花,原喉发声。音色浓重粗犷,以鼻音、脑后音为主,间用炸音。 三花,原喉发声。音色清澈明亮,行腔诙谐活泼,常夹念、白于行腔中。 二《器乐》二《器乐》 北路戏的乐队俗称“后台”,有“软件”、“硬介”之分。由6人组成,俗称“六条椅”。乐队地位以鼓板为尊,正吹次之,正吹即北路戏主奏者,除了拉头把(麻胡)外,还主奏横哨、唢呐。“六条椅”座位编制为: 硬介:鼓板、大锣、小锣(兼检场)、大钹 软介:正吹一横哨、唢呐、麻胡 副吹一唢呐、月琴或二胡 三把一三弦三把一三弦 北路戏唱腔以横哨(长膜笛)为主要伴奏乐器,配之以麻胡。横哨构造与曲笛相似,长60厘米,笛管口径2.5厘米。正调吹奏筒音“6”反调吹奏筒音“2”。音色柔和,活泼而悠扬,在北路戏平板类唱腔和秦腔中应用。 麻胡,用麻竹制作,琴杆为小竹根部制成,长600mm,琴筒长130mm,厚10mm,口径65mm,以蛇皮蒙面,以竹做码。弓长760mm,丝线为弦。音域宽广、高亮。横哨与麻胡为北路戏富有特色的主奏乐器。 北路戏伴奏音乐由琴串与唢呐吹牌组成: 琴串以横哨、麻胡、二胡、月琴伴奏,适应于生、旦人物动作表演。主要有[头犯串]、[二犯串]、[三犯串]、[小拉子]、[梳妆楼]、[大八板]、[九环串]、[一枝春]、[一枝花]、[朝天子]、[天蛾仔]、[柳条金]、[夜青蛇串]、[洞房串]、[八叉串]、[金石榴]、[小鱼儿]、[安南串]、[西皮跳龙门]、[反跳龙门]、[到春来]等曲调。 唢呐吹牌用于升堂、出征、喜庆、迎送之类剧情,有[清水令]、[醉太平]、[满堂红]、[上小楼]、[双贵子]、[步步娇]、[水里鱼]、[风入松]、[游街]、[过场仔]、[文点绛]、[武点绛]、[北相桂]、[小河欢]、[万年欢]、[泣颜回]、[洞房吹]、[大过场]等。 锣鼓锣鼓:北路戏锣鼓分唱腔锣鼓与身段锣鼓。唱腔锣鼓为行腔前的锣鼓引板,如[头犯]锣鼓点为“格大大”,[反头犯]锣鼓点为“乙大、大大大大”。身段锣鼓用于人物上下场、行军、对阵等情节,有[下山虎]、[火炮]、[急急风]、[紧冲]、[长锤]、[三击头]、[水花浪]、[浪淘沙]、[十九锤]、[九鼎环]等,多数与京剧锣鼓大同小异。 北路戏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剧种,所谓古老是说它具有较深厚的传统一面,所谓年青是这一剧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才发掘出来,在挖掘抢救及重建中已赋予强烈的新时代气息,从而具有很明显的可塑性。由于它具有与生俱来的节奏轻松、明快的音乐特征和半文半武的丰富动作性表现形式,这就为它在艺术创作之尝试提供良好的条件基础。 角色行当北路戏早期的行当有“八脚齐”之说,清中叶后,随着舞台演出的需要,由原来的“八脚”增加到“三行十二脚”。清末京调皮簧勃兴,北路戏受其影响,脚色行当分工渐趋细致。 早期北路戏的“八脚齐”有二说:其一是以三花、二花、大花、老生、小生、正旦、花旦、贴旦谓之八脚,以三花居首。其二是以扮演《八仙》脚色来定行当。如汉钟离(大花)、吕纯阳(老生)、李铁拐(三花)、何仙姑(花旦)、曹国舅(二花)、张果老(老外)、韩湘子(小生)、蓝采和(贴生)等。 以后由“八脚”发展成“三行十二脚色”,花面行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即杂丑、又称三花杂)。白面行分老外、老生、小生、四白面(即贴生)。包头行分青衣、花旦、贴旦、四包头(贴外之贴又称拜堂旦)。 北路戏演出的剧目,以历史戏、宫廷戏、武戏居多,家庭文戏较少,所以演出时形成了以老生、青衣、大花、三花四个行当为主体,俗称“四柱码”。但也有些大班行当齐全,小生、小旦比较强、形成六个主要行当的,称“六柱码”。 现状目前,随着各种文化的交锋与冲击,北路戏剧团的生存已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文化盲点,北路戏剧种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正引起省内外戏剧界专家和各级政府的关注。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这一古老稀有剧种定会寻找到与时代相吻合、共发展之路,得以与时俱进,不断繁荣。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