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蚕豆染色病毒病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蚕豆染色病毒病病原中文名:蚕豆染色病毒 病原拉丁学名:Broad bean strain virus简称BBSV 病害类型:病毒 主要危害作物:蚕豆和小扁豆等豆科植物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为害症状表现为系统侵染,病株叶片有的呈轻花叶、斑驳、褪色斑或畸形,有的小叶正常无明显病变,苗期、开花期前染病的,结荚少或籽粒小,其典型症状是种皮呈坏死色斑,严重时外种皮上形成连续坏死带。苗期植株矮化,顶端枯死,病叶呈褪色花叶或畸形,减产40%~80%,花期后染病则影响小。 病毒简介Broadbeanstrainvirus简称BBSV,称蚕豆染色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为等径球状体,直径25~28nm,能与英国染色病毒的抗血清发生沉淀反应,与真花叶病毒抗血清不发生反应。 传播途径蚕豆染色病毒主要由花粉和种子传病,种子带毒率一般低于10%,个别品系高达18%。在欧洲,传毒媒界昆虫主要是豆长吻象甲(Apionvorax)和豌豆叶象甲(Sitanalineatu),传毒率高达4%~16%。 防治方法(1)及时拔除并销毁病株,避免病毒通过种子或介体昆虫传播。 (2)严格检疫制度,防止蚕豆染色病毒扩展蔓延。注意收集植物检疫信息,加强国外引种的隔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