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缪协兴 |
释义 | 缪协兴.人物简历缪协兴,男,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 博士学位,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县),汉族。 1982年,在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毕业。 1988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 1993年7月,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力学博士学位,随后进采矿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二年半。 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缪协兴.学术兼职中国岩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煤炭学会青工委员会委员; 中国劳保学会顶板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力学学会和化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煤炭工业岩石力学与岩层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会员; 教育部第六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副主任; 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徐州市力学学会理事长; 徐州市青联副秘书长;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会主任。 缪协兴.学术成果缪协兴教授在力学与采矿工程相结合的交叉学科领域开创了两个新的学科研究方向,即软岩力学和采动岩体力学。 在软岩力学研究方面,针对软岩流变大变形和遇水膨胀等特性,用有限变形力学理论建立了分析软岩介质应力应变场的控制方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并提出了分析膨胀岩遇水作用的湿度应力场理论。在采动岩体力学研究方面,针对煤矿层状采动覆岩特征,重点研究采动岩体的变形破坏全过程及破坏后的结构运动规律,建立了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分析与控制,特别是采矿安全与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在重视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及时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在潞安、兖州、大屯、徐州、平顶山、神东等现代化矿区成功开发出了超长综放工作面高产高效成套技术、深部开采冲击矿区防治技术和综放面大断面沿空留巷治理瓦斯技术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缪协兴教授完成了大量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结合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先后为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5门课程,培养了12名博士,16名硕士,6名博士后。 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论文50余篇(被SCI、EI收录21篇);出版专著2部,其中1部于2002年获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主要学术论著: 采动覆岩中关键层运动对围岩支承压力分布的影响; 采动岩体的关键层理论研究新进展; 相邻亚关键层破断对采场来压的影响分析; 岩石裂纹演化及其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岩石材料的一种蠕变损伤方程;岩石(煤)的碎胀与压实特性研究; 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 湿度应力场理论的耦合方程; 峰后岩石非Darcy渗流的分岔行为研究 ; 超长综放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破断特征及对采场矿压的影响 ; 采动岩体力学──一门新的应用力学研究分支学科; 采动岩体的流变与控制技术。 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亲自接见全国人大代表缪协兴教授。随同有,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江苏省省长罗志军。 缪协兴.荣誉称号煤炭工业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全国十佳博士后奖等荣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博士后奖; 江苏省数理学科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和“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和新长征突击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