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批判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平装: 30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62228280 商品描述内容简介作为一部严肃而又带前卫性的学术专著,本书对后现代这种激进的反文化、反现代的文艺思潮作了哲学层面上的阐释,并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作了甄别。作者在概述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来源之后,归纳了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流变的四个方面,突出了中国近期电影的世俗性、大众文化性、电影娱乐性,以及对边缘人群的关爱性和电影制作目的的商业性。全书立论鲜明,论述清晰,后现代理论的论述与中西后现代电影的剖析能融为一体,做到了理论与创作的有机结合。 目录导论/(1) 第一章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来源/(10) 第一节 从后现代到后现代性/(10) 第二节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3) 第三节 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29) 第四节 从电影宣教到电影娱乐/(37) 第二章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流变/(44) 第一节 对权力话语的改写/(46) 第二节 与权力话语的错位/(49) 第三节 与权力话语的疏离/(53) 第四节 对权力话语的消解/(57) 第三章西方后现代电影文本与中国近期电影文本/(63) 第一节 视听经验的比较/(64) 第二节 话语传达的比较/(70) 第三节 文化内涵的比较/(76) 第四节 叙述方式的比较/(88) 第四章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策略/(96) 第一节 拼贴与挪用/(97) 第二节 变形与戏仿/(102) 第三节 反讽与游戏/(107) 第五章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评估/(114)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精神狂欢/(115) 第二节 政治与道德话语的放逐/(122)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表征/(128) 第四节 荒诞意识的形象舞蹈/(134) 第五节 审丑观照的影像再现/(139) 第六章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145) 第一节 冲击了传统观念/(147) 第二节 增加了电影类型/(151) 第三节 丰富了电影技术/(157) 第七章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展望/(163) 第一节 加强民族性/(163) 第二节 走向国际化/(171) 第三节 超越后现代/(179) 附录 西方后现代电影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187) 一、詹姆逊电影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187) 二、鲍德里亚影像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194) 三、卡罗尔电影理论与中国电影理论之比较/(202) 四、鲍德韦尔电影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211) 五、阿伯克龙比影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219) 六、波斯特媒介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226) 七、莫利的媒介理论对中国电影理论的影响/(235) 八、罗宾斯媒介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243) 九、多克影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251) 十、麦凯波电影理论与中国电影理论之比较/(259) 十二、布尔迪厄影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267) 十二、菲斯克影视理论对中国电影理论的影响/(276) 结语/(285) 参考文献/(291) 后记/(29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