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许生 |
释义 | 男,1957年生于河南兰考县,现居郑州,冠协堂主人,职业书法家。作品曾在多家报纸杂志发表,有些作品被一些纪念馆所收藏,并被泰国、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著名人士收藏。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 张许生河南榜书第一人张许生及其作品记者眼前的张许生文雅博达,沉稳老练,大家风范,跃然尽现。 他的大名,与榜书齐飞,近年驰名中原书坛,在豫无人不知,声名甚隆,行家称“无出其右者”。其本人也毫无顾忌地对记者说:“若论功力,当今中原,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我的!”此时此刻,在咄咄逼人的气势中,透出其三分自信与自得。 张先生生于50年代末,原籍豫东,祖上三代皆书法名师。受家庭熏陶,他自少习书,在初二时已颇有功底。1980年进入商业局工作,每天写总结抄报告印材料,成天抄抄写写,这也让他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因工作之需,他得经常使用钢笔。为了写出一手不同凡响的钢笔书法,他苦练硬笔书法十年,达至深境。但他不认为此为书法,登不得大雅之堂,毫不在意。“如果我当时想出名,写成字帖,”张先生兴高采烈地说,“那现在就不会有庞中华了!” 后其又转攻小楷。小楷显功。为练好小楷,他夜以继日。用过的纸张,起码有一米来厚;为练好书法,他在十年当中几乎从未逛过街,自囚陋室,发奋攻坚;为练好书法,它在生活陷入困窘时,仍矢志不移,低廉的墨汁成箱的批,便宜的草纸成车的买。他过上苦行僧般的生活,规定自己每天必练一百张(大白纸)以上,练习时间6-12小时,每晚必写千字方休——千字文,至今已练有数百遍;他冬不要火,夏不用扇;生活之苦,令人难以想象:他本人十年未添一件新衣,连夫人也五年没买一件衣服…… 榜书,古称“署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块灿烂瑰宝,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榜书的特点是实用性强,与建筑艺术、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常见于皇宫御阙、风景名胜、名山摩崖等重要之处。 榜书没有老师,榜书写起来最难。榜书有五难:执笔难、运笔难、立身骤变难、临摹难、笔毫难。 榜书的文字大多出自哲人名家之手,精炼凝重,寓意深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给人以深刻地启迪。 选择榜书,就是选择挑战自己。谈兴正浓时,他敢炮轰行内名家:当代中原榜书以陈天然为最,但他有一个致命伤,“字是做的”,不太流畅,这是因为他脑子思维跟不上,是写几遍后对接而成的。大字最忌不成一体,而陈书却正有此之嫌。 张先生的艺术历程划分为三个阶级:先是摹。80年代后,从颜体到柳体;第二阶段是从柳体到赵体,拓展书路;最后是遍采百家,成己之本。他汲取陈天然、唐玉润等当代名家的精华,揉进自己的书法,逐渐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张体榜书”风格。 张先生的字以赵体为主,兼顾众家。每逢作字,皆全神投入,心在字上,字在心中,凝神贯注,心神合一,仿佛已人字神融。他的作品,从不描笔,从不重笔,中不加墨,一气呵成。久而久之,风格渐现。大家皆称其为“河南榜书第一人”! 诚如一著名书法评论家所言:“张体书法”是力量的凝聚,是精气神的统一,苍劲有力,雄浑磅礴。写纸,则力透纸背;成匾,则入木三分,字字珠玑,不可多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