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士刚
释义

百科名片

张士刚,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县(今山东省肥城市)。他出身贫苦农家,基建工程兵某部、共产党员,曾经被敬爱的周总理赞誉为“吊装大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先后吊装各种机械设备五百余件,没有出现任何事故,多次立功受奖。

成就及荣誉

1976年初,部队承担辽化建设任务后,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怎样吊装辽化二十一装置最大的305A、B塔。A、B塔分别高48米,重160多吨。有的人看到躺在工地上的巨塔,怀疑能否立得起来。张士刚看着躺在工地上的巨塔,心里象揣着一团火。他明白,如果巨塔吊装不上去,就会卡整个工程的脖子。在讨论吊装方案的会议上,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了一次整体吊装的方案。

4月的一天,按照张士刚的吊装方案,吊装战斗开始了。张士刚站在指挥台上,指挥沉着果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巨塔安安稳稳地矗立在预定的位置上。塔上设备俱全,塔立灯亮。一次整体吊装成功啦,现场上一片欢腾。法国专家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说:中国人,真了不起!

当辽化工地上高高的烟囱冒出白烟时,张士刚和他的战友又乘车南下,来到了南京的烷基苯厂。这个厂有一件最大设备,高50多米,重180多吨,原计划要用正装法分解组装,高空作业量大,困难很多。为了摸索出一种避免高空作业的吊装方法,张士刚白天在工地上调查研究,晚上查资料,琢磨方案

,有时通宵不眠。最后,他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提出了一个倒装法的吊装方案。采用这种方法,使每节塔罐的焊接和组装全在地面进行作业,速度快,质量好,又保证了安全,提前完成这个大型塔罐的安装任务,受到了群众和专家们的好评。

张士刚虽然是八级起重工,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从不满足。为了加快吊装速度,他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的吊装方法。为了建设一支第一流的基建队伍,他把传技术、带徒弟当成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仅从一九七五年算起,他就为部队培训出八十多名技术人才。 摘自《基建工程兵》报1980.07.29

社会评价

基建工程兵的盛会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五日讯】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最近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这是这个部队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到会的一千多名领导干部和先进典型代表精神振奋,认真交流经验,制订规划,决心为发展我国基本建设事业做出新贡献。

十月二十四日,英明领袖华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谷牧,以及国家建委负责人、国务院各有关部的负责人和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谷牧副总理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基建工程兵是一支新型的队伍。这样的队伍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部队成立以来,广大指战员埋头苦干,为国家作出了不少贡献。但是,绝不要骄傲。要紧跟大好形势,加快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根据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伟大战略决策,国家要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今后二十三年的基本建设规模和形成的生产能力,将比前二十八年成倍增长。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这就要求基建工程兵承担起比过去要大得多的任务,在各方面走在地方施工队伍的前面,要英勇战斗,保证实现。

基建工程兵是经伟大领袖毛主席、党中央批准,于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成立的。十一年前,敬爱的周总理和邓小平同志倡议建立这个新兵种。毛主席在听取叶剑英副主席关于成立这个兵种的汇报时,表示完全赞同,说:“这个办法我赞成”。周总理也多次指出,基建工程兵“大有前途,前途无量”,“一旦有事,好处无穷”。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还为基建工程兵制定了“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建设方针。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十一年来,这支部队分别战斗在我国钢铁、煤炭、交通、水电、石油化工、水文地质和国防工业等基建工地上,先后建成大中型工程近百个,为国家新增大批铁矿石采选、炼钢、采煤、水利电力、化工和军工的生产能力,还出色完成国家交给的修筑公路、机场,水文地质勘探和抢险救灾等任务。

基建工程兵的成长,经历了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这支部队成立不久,林彪反党集团就伸来黑手,大砍技术力量,裁并施工管理机构,打乱生产指挥系统,妄图改变这支部队的性质,使之变成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四人帮”攻击基建工程兵是“自成体系”、“只接受垂直领导的条条队伍”,是国务院“某些大人物搞条条专政的工具”,并把所谓批“唯生产力论”的妖风刮到部队,破坏施工队伍抓革命促生产。这次会议集中一段时间,大揭大批林彪、特别是“四人帮”的滔天罪行及其修正主义谬论,大摆大找部队工作的差距,总结在斗争中建设部队的经验。

这次大会树立了一批大庆式的红旗、标兵单位,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被评为大庆式红旗单位的有煤矿岩巷开拓月进尺连续二十六个月超千米,施工速度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被煤炭部授予“煤炭工业战线大庆式突击队”的四五二部队;有在我国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中做出贡献,被列入全国地质战线“十二面红旗”之一的七三三部队一中队;有为发展国防工业做出成绩,被评为全国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的八二六部队四连;有长年在青藏高原努力筑路的五四二部队六中队;有被中央军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灾先锋中队”的一一二部队十一中队等。

受到大会表彰的还有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是曾被誉为“吊装大王”、在建设“辽化”中又创造新成绩的工程师张士刚;兴建毛主席纪念堂先进标兵、工程师程祖明;研制成功空气压力天平的青年技术员任正非;试制成功电子光子比色计等新型仪器的技术员李万山;创造胶体电瓶新工艺的某部修理二中队代表赵宽林等。

国家建委副主任、基建工程兵办公室主任李人林在会上作了报告。他提出,基建工程兵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毛主席、周总理生前的期望,把部队建设好,建成一支思想、技术、纪律、作风全面过硬的部队。苦战三年,到一九八○年把三分之二的大队建成大庆式基本建设突击队,然后用两、三年的时间全面普及,切实做到勇于承担和完成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真正成为基本建设的野战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5: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