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福贵 |
释义 | 张福贵,男,1955年生,吉林省敦化市人。1997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际语言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已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人物简介张福贵教授,1955年11月生于吉林省敦化市。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际语言学院院长。1978年3月考入延边大学中文系,1982年1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师承刘柏青、刘中树、金训敏教授学习,1988年7月提前一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1994年9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师承刘中树、孙中田教授学习,1997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赴日本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学部进行合作研究。 1994年5月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5年任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1997年4月任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1998年9月任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2001年原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系、古籍所、国际交流学院、大学语文教研部合并为新的文学院,张福贵任院长兼国际交流学院院长至今。2006年6月至2010年4月任吉林大学人文学部学部长。现为吉林大学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任职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专家组成员、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中日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文学评论》编委、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委员、北京鲁迅博物馆与青岛大学“鲁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编辑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文学学科专家组组长、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员、吉林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文联委员、吉林省社联委员、吉林省干部录用考试指导中心兼职研究员、长春市文化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延边大学名誉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师大抗战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师大东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师大、黑龙江师大、沈阳师大等校兼职教授。 学术论著张福贵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鲁迅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中日比较文学、东北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惯性的终结: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等学术专著7部,译著2部,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7部。论文70余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文摘报》等转载。《光明日报》、《文学评论》、《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文学遗产》、《文艺争鸣》等30多家报刊对其研究成果进行过评介,论著被引用300余次。有多篇论文被译成外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 学术论文宽容的道德哲学与知识分子的职业化问题; 回归自然,守望精神家园; 国家发展理念与科学价值观的重大调整; 意识的强化与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再发展; 不能再回避的历史课题: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现代化取向; “灰色化”:新文学中知识分子向民众认同的三种过程; 公木诗歌世界的心路历程与人文精神; 人性弱点与文化罪恶的展示:行为上的“暴民”与思想上的“顺民”; 历史事实与研究范式中间调整心态; 全球化时代与中国现代公民意识的确立; 批评的尺度:现代化、学术化与个性化;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种反现代意识; 坚持文化的开放性与同一性前提;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现代文化人格的缺失;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命名问题; 教科书模式与多元化、个性化的学术要求; 党史体系与人类性、学术化诉求;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从文学史到思想史:中日“无产阶级小说”的形象关联和思想关联; 儒家思想范畴与价值的错位; 高校欠债 谁是债主——我为吉大喊声冤; 别太把足球当回事; 岁月如歌:让诗为历史作证; 经典化理解:当下鲁迅研究不可缺少的主题; 所获奖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和吉林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论著曾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丛书作者之一)、教育部第二、四届普通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吉林省第四、六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长春市第一、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等。 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并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20世纪中国文学》编写组首席专家等。2005年经全校学生投票当选“吉林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