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皂市镇
释义
1 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

皂市镇,地名,比较著名的有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和湖南省石门县皂市镇。

镇区简介

皂市镇位于湖北省天门市东北部,与应城、京山、汉川三市(县)交界,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全镇国土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总人口7.5万人,辖3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是湖北省100家重点改革试点乡镇和国家级重点镇。

基本信息

镇名:皂市镇。

美称:天门的北大门。

区位:地处江汉平原与大洪山区的结合部,位于天门市东北部,与应城、京山、汉川市交界。

交通:汉宜(汉口至宜昌)、分当(汉川分水至当阳)、皂毛(皂市至仙桃毛咀)3条省线公路主干线交汇于此。长荆铁路穿境而过,并在此建站通车,火车站通站公路于2006年底完工,实现了客货双通。皂市河直达汉江,大小船舶直航武汉。正在建设之中的两条高速公路(武荆、随岳)将在皂市形成“十字”交叉。

人口:7.5万。邮政编码:431703。

电话区号:0728。

生活门户

皂市生活网----天门皂市第一网络媒体。皂市生活网提供皂市新闻、皂市交友、皂市房产、皂市二手、皂市招聘、皂市培训、皂市服务等信息,带您了解皂市,发现生活!

皂市生活网是皂市本地最大的门户网站,它将成为每个生活在本地或者异地的皂市人生活一部分,在生活网大家可以无拘无束,敞开胸怀地聊着天,谈笑风生。

行政区划

皂市区位优势独特。皂市是湖北省公路交通枢纽之一。汉宜、分当、皂毛3条省线公路主干线交汇于此,长荆铁路过境皂市10.49公里,沿途经过9个村,建有二级客货站,已于2004年开始货物营运。投资56亿元的武荆高速公路全长183公里,天门段全长18.9公里,过境皂市14.2公里,经过11个村。皂市河依镇淌流直接汉水,大小船舶直航武汉。镇区公路四通八达。

资源优势

皂市有丰富的物质资源。皂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土地肥沃,水域宽广,排灌便畅,物产丰富。粮棉油连年稳产高产,粮食总产获得全省百强乡镇称号,水利设施完善,山水优质得到开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按照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建起了万亩优势西瓜基地,万亩蜜桃基地,万亩特种水产品养殖基地,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形成了水产、林果、优质稻三大支柱产业。打工经济是皂市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在外务工人员约5000人,每年直接为丰山带来3000万元左右的收入。乡镇骨干企业有采石、建材、加工、运输等,家俱制造业是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的木材加工、销售点。 全镇以农业种植为主,在确保沿河大畈种粮面积的基础上,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早蜜桃为主导产业,带动柑桔、茶叶、杏、李、养鱼生产。镇内开发基地面积11000亩,全镇早蜜桃种植面积达9000亩,茶叶700亩,精养鱼池600亩,其它面积700亩,形成了“山间茶叶、河边蔬菜、岗上桃果、池中鱼鳖、畈上稻麦”的农业生产格局。

基础设施

皂市的基础设施完善。镇内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良,现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日产4万吨自来水厂3座,无线发射台3座,宽带网建设齐全,程控电话容量8万门,高级中学一所。镇内工业区、商贸区、居民小区、旅游小区等布局合理,城区公路宽敞明净,绿化带环绕其中。

历史沿革

皂市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皂市在历史上曾历经过重大的军事战役和革命斗争。东汉末年王匡、王凤领导的义军曾在此活动;明末李自成七克皂市;1853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此大败清兵;1890年皂市人民火烧“洋堂”;1925年,以王慎武为首的建立了我党第一个地下党支部;1930年冬,贺龙、段德昌将军率部攻克皂市,取得了文墩大捷,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7年12月,党派陶铸同志在皂市创建了“书报合作社”,开办干部培训班;1938年,鄂中特委在皂市建立,担负着指导鄂中各县的抗日重任。

皂市英才辈出。明代中叶,誉满文坛的“竟陵学派”的创始人——钟惺,独树一帜的文风,为祖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明代隆庆二年进士,礼部尚书李维桢,他博文强记,著有《太泌山房集》等书。清朝,建威将军杨正声,在康熙年间,挂帅远征,平定台湾,立过战功。在近代历史上,皂市有不少优秀儿女为革命流血牺牲。当代今日,有电影剧作家、作家陈立德,男高音歌唱家、教授金钟鸣,青年女作家、诗人胡鸿,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文件处高级官员王光明,留学美国的核物理学家杨德礼,微生物学教授孔令雄,上海美术学会画家、书法家赵谦森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

经济发展

皂市的工业基础雄厚。皂市工业布局合理,工业实力雄厚。现有国家大型企业中石化集团第三机械厂、市属企业沙隆达、五华建材公司、天门阳光集团和乡镇企业40多家,涉及机械、电子、服装、化工、建材等多种行业,造纸、塑料、制革、粮食加工形成了一定规模,拥有“百草枯”除草剂、“五华”水泥、“陆羽”矿泉水、“风城”皮鞋等一批国家部优省优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

旅游景点

皂市文化历史悠久。皂市古为风国地,相传黄帝在此看中美丽的风后,便在这里建都,号风国。至今五华山上还留有风城的遗址。又传春秋时期,伏羲后裔须句氏曾在此避难,现仍留有“羲农殿”遗址和“须句氏旧部”及“风后先型、羲皇古都”的石刻碑文。镇内白龙古寺历史悠久。传说当年因白龙引水有功,造福五华,承百隆崇拜,奉为神灵,至南朝竟陵王肖子良始建佛寺,以白龙寺为寺名。历代均有修建,现存前后两殿。殿内三尊大佛、三尊菩萨、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32尊佛像,造型古朴,神态典雅,灵光栩栩,金辉熠熠,红墙碧瓦的白龙寺灵态万千,气势非凡。山南麓有明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故居——隐秀轩。苏家山上有钟惺墓。镇南有奴隶社会的城堡——笑城遗址。镇北有赵家岭古墓、龙王岭古墓群。

皂市镇白龙寺

天门皂市有五华山,白龙寺建其上,传为南齐武帝萧赜次子竟陵王萧子良所建,唐朝鄂国公尉迟恭主持重建,明代重修,清代增修殿阁。该寺建筑宏伟,规模巨大。殿阁楼亭,重叠栉比,曾有“栋盈穹窿撑住霄汉,丹碧辉煌晃耀日月”的描绘。明代文学家李濂有诗云:“白龙寺倚五华山,寺下长汀抱楚关,上界藤萝低日月,暮天钟磬送潺湲。”后失修。日军侵占皂市时,用两辆汽车系铁链拉柱,妄图拉塌白龙寺,但不成。从1973年起,湖北省文化部门先后四次拨款对白龙寺进行修缮。复原后的大殿和前殿,面阔、进深各三间,皆为重檐歇山顶式。殿内立柱28根,殿中间的4根立柱围达1.89米。整个建筑富有民族风格。寺院里存有明、清以来的石刻碑5通,碑额与龟趺花纹精细,文字工整。特别是其中明崇祯时所刻《奉道县禁碑》最为珍贵。1981年12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白龙寺为全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 湖南省石门县皂市镇

简介

皂市镇位于石门县中部地区,距石门县城18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20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8000多户,2.4万人,集镇建成区面积0.9平方公里,是市级重点镇和市级文明卫生镇,被誉为石门的卫星镇、县城的后花园。 皂市物产富饶,盛产桔橙,种植桔橙1.75万亩,年产量超过2.5万吨,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入选十一届亚运会指定水果。国家农业部定点水果市场——皂市柑桔批发市场座落在集镇之内。石坪的萝卜、阳泉的蘑菇、白沙渡的土布、小麻花……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产品,曾一度享誉大江南北。

皂市镇是古文化之乡,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尔洞和殷商新石器时代遗址及西汉古墓群。燕尔洞内发现出土了大量的中国犀、剑齿象牙化石等人类伴生的动物化石标本。集镇南500米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距今有7000余年历史,早于西安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全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之一。

皂市镇老河街是渫水流域保存完好的古街之一,全长800余米,有土木结构店铺100多家,民国前为石门县城通往鄂西的水陆交通要冲,商贾云集,盛极一时。距集镇1公里处,是投资近40亿元的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皂市水库大坝所在地。坝后高峡平湖,山水相拥,被誉为“武陵洞庭”、“人间瑶池”,是我市唯一的一处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休闲胜地。

皂市镇民俗风情引人注目,土家族人民长期居住此地,其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极富鲜明的民族特色。广为流传的有“七里公王”、“跳丧”、“哭嫁”、“赶庙会”、“还傩愿”、“矛古期”、“摆手舞”、“六月六晒衣节”等。皂市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之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址,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将吸引八方游客客到皂市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里的古文明也将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而发扬光大。

旅游前景

皂市镇距县城仅17公里,未来的皂市水库大坝修建于此。皂市水库面积54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水面的10倍,是湘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泊,库中有大小鸟屿上百个。在大坝下的十家坪商代遗址--燕尔洞之后,还有更多的美丽景点:雄伟壮观的大坝,飞流直下的人工瀑布,高峡出平湖,青山映碧水,清风徐来,心旷神怡。游客可乘车环湖在新改线的石清公路,品尝着湖光山色,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壶瓶山;亦可泛舟北上,去热水溪沐浴大自然的温泉。登上湖中小岛,远离城市的喧哗,人群的拥挤,在宁静中放松身心,返璞归真。

产业概况

皂市镇现有柑桔种植面积1.7万亩(其中挂果受益1.5万亩),分布在32个村,年产蜜桔、棚柑、脐橙等各类柑桔果品1.5万吨,2001年柑桔鲜果收入900万元,全镇2.8万农业人口人均占有柑桔收入320元,柑桔已成为皂市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门路。皂市镇柑桔种植类型以早熟、特早熟蜜桔为主,占种植总面积的80%,品种有宫川、兴津、市文等。皂市镇政府注重柑桔品,依靠科技进步,调整柑桔品种结构,促使柑桔品质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皂市镇近三年实行“密改稀”3000亩,“高改换头”2000亩,新扩优良品种植面积4000亩,并且建立了六大柑桔科学种植示范园:白沙渡精品园、刘家棚“密改稀”示范园、岩湾品种改良示范园、三台无公害示范园、林家岗母本示范园、百丈坑地面覆盖示范园。近期规划建立精品园10个,3000亩,实现路、水、电“三通”,按照国际有机食品生产的规程要求,生产出无公害的有机柑桔,打入欧美市场。

行政区划

皂市镇下辖村:

皂角市村 朱坪村 白合观村 冷家棚村 洞湾村 九根樟村 岩湾村 桅岗村 林家岗村 李家河村 刘家棚村 白沙渡村 鸡爪山村 十坪村 女仙桥村 丫角山村 三台村 尹家湾村 岳家铺村 廖家坪村 东溪峪村 喜言桥村 天鹅山村 阳泉坪村 青鱼脑村 梅家湾村 普德桥村 桐梓溪村 映水寺村 邢家桥村 百丈坑村 三望坡村 黄姑洞村 万仞洞村 覆锣山村 螺丝坝园艺场 皂市园艺场 皂市物产富饶,盛产桔橙,种植桔橙1.75万亩,年产量超过2.5万吨,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入选十一届亚运会指定水果。国家农业部定点水果市场——皂市柑桔批发市场坐落在集镇之内。石坪的萝卜、阳泉的蘑菇、白沙渡的土布、小麻花……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产品,曾一度享誉大江南北。

皂市镇是古文化之乡,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尔洞和殷商新石器时代遗址及西汉古墓群。燕尔洞内发现出土了大量的中国犀、剑齿象牙化石等人类伴生的动物化石标本。集镇南500米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距今有

7000余年历史,早于西安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全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之一。

皂市镇老河街是渫水流域保存完好的古街之一,全长800余米,有土木结构店铺100多家,民国前为石门县城通往鄂西的水陆交通要冲,商贾云集,盛极一时。距集镇1公里处,是投资近40亿元的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皂市水库大坝所在地。坝后高峡平湖,山水相拥,被誉为“武陵洞庭”、“人间瑶池”,是我市唯一的一处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休闲胜地。

皂市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之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址,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将吸引八方游客客到皂市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里的古文明也将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而发扬光大。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1032

男 16023

女 15009

家庭户户数 9317

家庭户总人口(总) 30703

家庭户男 15830

家庭户女 14873

0-14岁(总) 5578

0-14岁男 2855

0-14岁女 2723

15-64岁(总) 22673

15-64岁男 11852

15-64岁女 10821

65岁及以上(总) 2781

65岁及以上男 1316

65岁及以上女 146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018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