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比伦堡战役 |
释义 | 7世纪伊斯兰教四大哈里发时期阿拉伯穆斯林军与拜占庭军队之间在埃及的一次重要决战。640年7月~641年4月发生于今开罗附近的巴比伦城堡,故名。为伊斯兰教发展初期著名战役之一。埃及地处亚非两洲交接点,邻近伊斯兰中心希贾兹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且土地肥沃,有“拜占庭粮仓”之称。阿拉伯穆斯林在征服巴勒斯坦、叙利亚地区后,埃及便成为主要进攻目标。639年,曾率军征服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将领阿慕尔·本·阿斯,以保卫麦地那后方为由,倡议出征拜占庭帝国属地埃及。 战役状况在征得哈里发欧麦尔原则同意后,便率领一支由4000名骑兵组成的穆斯林纵队,沿历史上有名的滨海路线,从巴勒斯坦向埃及进军。阿慕尔因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便多次率领麦加古莱什商队到过埃及,故对通往那里的道路十分熟悉,进军迅速。639年12月,穆斯林军到达埃及境内阿里什(a1-‘Arish)。翌年2月,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攻克埃及东部门户法拉玛(al-Farama)。随后,比勒拜斯(Bilbays)等城市经过激烈战斗,也相继为穆斯林军占领。埃及总督居鲁士(Cyrus)主教火速偕同拜占庭军总司令奥古斯塔里斯·西奥多拉斯(Augustalis Theodorus)集重兵于巴比伦城堡设防,企图阻止穆斯林军继续前进。由著名圣门弟子祖拜尔等人率领的援军抵达巴比伦堡后,穆斯林军人数增加到l万人左右,拜占庭军约2.5万人。640年7月,穆斯林军在扫清城堡外围的阿因·舍姆斯('Aynal-Shams)一战中击溃拜占庭军队后,开始了对巴比伦堡的围攻。西奥多拉斯逃往亚历山大港,居鲁士被困于巴比伦城堡内。 征服埃及奠定基础双方相持期间,曾互派代表谈判媾和,居鲁士同意缴纳贡税,并携带和约条款回到亚历山大,派人呈送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Heraclius)审批。皇帝因见条款中有缴纳贡税内容,便以卖国罪将居鲁士革职流放。媾和未成,穆斯林军遂加紧对城堡的围攻,但因缺乏工程机械而久攻不克。641年4月初,祖拜尔率军填平一段城壕,使用云梯攀登城墙,终于打败守军,攻克巴比伦城堡。持续达10个月之久的巴比伦堡战役的胜利,瓦解了拜占庭军队的斗志,为阿拉伯穆斯林军最后征服埃及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