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于珍
释义

于 珍(1936.11—),山东海阳人。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56年9月在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业机械制造专业学习。1960年8月任吉林工业大学农机教研室助教、党支部书记,1985年10月任轻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93年5月任中国轻工总会会长、党组书记,1998年3月-2002年2月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党组成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十三大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另有辽宁原政协常委于珍。

辽宁省原政协委员、常委

简介

于 珍,辽宁铁岭人。字济川。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历任奉天陆军补习学堂监督、陆军第二十九师参谋长、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奉军第八军副军长、东北陆军第十师师长、第十军军长等职。1926年9月,代替王怀庆就任北京卫戍司令。12月,任安国军“援豫”总司令。次年2月为“援鄂军”前敌总指挥,9月在河南被阎锡山部俘虏。

人物生平

于 珍,(1887-1959年),字济川,铁岭县罗家房身村人,1906年6月被清政府选送去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八期学习,1911年5月毕业归国。尔后,他曾历任奉天督军署参谋、奉天全省警务处视察长、东三省特别警察总监理处副处长等职,1914年任奉天陆军补习学堂监督,旋改任洮辽镇守使副官,后任陆军第二十九师参谋长,黑龙江督军署参谋长。

于珍的前半生是同杨宇霆分不开的。1918年3月12日,张作霖在杨宇霆的怂恿下,为了向关内发展势力,组织了支持皖系段祺瑞的"援湘军",张作霖自任总司令,杨宇霆的同学、原北洋政府陆军次长徐树铮任副司令,杨宇霆任参谋长。奉军入关进驻军粮城,但不久直军吴佩孚在攻占衡阳后,班师停战,"授湘之战"遂终止。同年秋,杨宇霆在同学徐树铮的鼓动和拉拢下,企图发展个人势力,在一起合谋利用奉军的名义,冒领了陆军部给的军款370万元,招编4个旅的新兵。杨宇霆任命其亲信、奉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于珍、丁超(奉天军械厂长)和皖系军官宋子扬、褚其祥为旅长,在洛阳和信阳两地训练。此事被奉军第五十三旅旅长张景惠密报奉天,张作霖下令免去徐树铮奉军副司令职务,并以"勾结外援、内树党羽"之名,将杨宇霆撤职,而丁超、于珍等人也被免职。1921年初,张作霖复又起用杨宇霆为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

奉军在其发展过程中,奉军军官逐渐分为两大派系。日本士官派以杨宇霆为首,于珍为该派骨干分子,还有姜登选、韩麟春等人,他们均为杨宇霆同学;陆大派以郭松龄为首,大多为陆军大学和保定军校的毕业生,他们有张学良的暗中支持。

于珍为人耿直,办事认真,被人称之为"老蒙古"。他在担任奉军省警务处长兼全省保甲总公所总办时,曾因黑龙省督军吴俊升部下的汽车撞死了其部下的警察不管一事状告到张作霖处,要求与吴俊升当堂对质。吴俊升素知于珍的秉性,只好为被撞死的警察家属拿出抚恤金1万元了案。于珍此后相继担任过镇威军第八军副军长,第三方面军后方留守司令,东北陆军第十师师长、第六师师长、第十军军长兼第八师师长、北平卫戍司令等职。

1925年秋,奉军将同冯玉祥的西北军作战,成立了冠以镇威军名称的六个方面军。张学良为第三方面军军团长。上将军公署还以张作霖的名义发表于珍为第三方面军副军团长。张学良虽然接受了此项任命,于珍却始终未到职。由于是士官派的中坚人物,于珍深知自己从未同张学良所属部队发生关系,而被任命为副军团长,纯是杨宇霆从派系出发插手张学良军队的决定。但这件事却成为士官派与陆大派的一道裂痕,因为第三方面军设副职理应由郭松龄担任,同时也加深了张学良与杨宇霆之间的矛盾。

于珍曾先后参加两次直奉战争。1925年11月,奉系张作霖与冯玉祥军作战期间,驻守滦州的郭松龄暗中同冯玉祥联络,将所部改称东北国民军,率兵攻打张作霖,出关回师沈阳,一直攻到距离沈阳30公里的巨流河附近。据说,当时在张作霖身边的只有杨宇霆、于珍、韩麟春、王树常、于国翰、郑谦等人。后因日本军队的干预,郭松龄在12月23日的巨流河决战中兵败被杀。

1926年3月间,张作霖以讨伐郭军残部为名,动员奉军进关攻打冯玉祥军,进占丁北京。1926年冬,奉系军阀张作霖将所属奉军及北方势力范围内的军队改称安国军,与国民党政府对抗。1927年春,安国军第三、四方面军进攻河南。在渡黄河时,总部突然下令调最后面由于珍率领的第十军到最前面。这是在杨宇霆主张下将于珍部序列位置提前,以便使于珍可以先行抢占河南地盘。当时担任北京政府交通部次长的常荫槐竭力支持杨宇霆的士官派,对于珍部第十军渡黄河所需运兵车辆调拨迅速,数量充足;而对非士官派的赵恩臻部第十一军,则调动迟缓,而且数量不足。于珍占领开封后,并未周密布置部队防御,轻敌麻痹,而是忙于同地方绅商应酬,做接任督军的准备,结果被直系地方军阀靳云鹗部队及土著军队如毅军的米振标部等袭击,第十军不战而溃。于珍因此被撤职,由王树常接替,于珍旋改任京绥方面检阅使。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因与蒋介石在关内作战失败,乘专利返奉时,在沈阳皇姑屯东站三洞桥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于同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正式"易帜",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将骄横跋扈、屡次干政的杨宇霆处死,于珍亦被削去兵权,被委任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高级参议,后曾任东北垦殖组委会主任。

杨宇霆被张学良处死后,杨家财产被杨生前的亲信李景明、王子明私吞。于珍据实向张学良汇报,张学良令于珍、陈兴亚、威士毅等人组成清理委员会,为杨宇霆清算财产。于珍认为有李景明、王子明在,无法清理。张学良命令于珍:"先把他俩逮捕看押,然后清理"。于珍答道:"我没法抓他们,因为我没有捕人权"。张学良当下写手令,让宪兵司令陈兴亚去抓押李、王二人。后经于珍等人清查,杨家财产总值达100多万银元,虽被王子明东抿西抹,尚余60万元;李景明也被迫交出杨家的房产执照,由张学良将这些财产一并归还杨家。

铁岭是于珍的家乡,他曾为家乡龙首山古迹的维修解囊捐资。1928年秋,铁岭龙首山共和俱乐部筹款重修三清观塔,于珍为之捐款现大洋100元,其名列于(重修铁岭龙首山三清观塔记)的碑阴,至今仍存于慈清寺西配殿大门北侧。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论陷。广大爱国军民奋起抗日组成东北义勇军打击日本侵略者,于珍和为数不少的原东北军军官在困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投身于抗日活动。于珍曾被日本宪兵绑架到日军兵营,目睹了中国官兵惨遭杀害的情景。被释放回家后不久,日本驻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和日本宪兵队长三谷清来访,请于珍出来帮助维持治安。于珍不愿作民旅败类与国家和历史的罪人,以日本军部已经扶植(汉奸)组成两个维持会了,另起炉灶、作用不大为托辞,摆脱了日本侵略者的摆布与纠缠。敌伪方面认为于珍不是张学良最得意的人物,而且曾与杨宇霆关系密切,因而对其采取暗中监控、慢慢拉拢的办法。当时,伪满奉天省警务厅厅长三谷清就住在于家隔壁,监视其活动。

于珍不但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服务当汉奸,而且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于珍有着强烈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十分仇恨日本帝国主义。其家成为抗日者的避难处,多次掩护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特派员黄宇宙,使黄宇宙在联系唐聚五抗日武装、促成临时辽宁省政府建立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了使命。

于珍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另一大贡献是营救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区司令高荫周。当时,高荫周率领部队在通辽设立蒙边宣抚专员公署,其部队活动在通辽、白城子一带,曾一度攻占康平、法库等地,壮大了蒙汉人民的抗日声势,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反动统治。1932年11月21日,辽北蒙边抗日宣抚公署专员、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五军区司令高荫周在康平县城与日本侵略军血战5天后,被迫向开鲁方向撤退。当晚,高在康平东南约二十里左右的孔空家窝棚被敌人包围俘虏。高荫周被俘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后援会千方百计营救,派徐春圃伪装成高荫周的妹妹,带着朱庆澜将军的命令和携款前往沈阳救高。于珍痛快地答应了救国会让他营救高荫周的请求,于1934年亲自去找他的旧部下、时任伪奉天省省长臧士毅保释高荫同。高荫周在于珍、臧士毅的保释下出狱,不久移驻天津。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于珍搬迁到北平闲居,1946年任国民党东北行营中将参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珍任辽宁省政协委员、常委,1956年以特邀委员身份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会议。1956年8月,于珍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辽宁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9年秋,于珍患脑溢血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副主任

于珍,1964年11月任第8机械工业部政研室技术员、编辑室编辑。1969年8月在“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4月任第1机械工业部调研室调研员。1972年3月任第1机械工业部部长秘书。1976年10月任1机部农机总局副局长。1979年3月任农业机械部生产管理局副局长。1982年4月任机械工业部农机局副局长兼中国拖拉机内燃机工业公司副经理。1983年11月任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等职。

(概述图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