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忆秦娥·子夜歌
释义

《忆秦娥·子夜歌》又称《子夜歌·三更月》,相传创始于李白。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表达了一个闺中少妇与恋人别后,饱受相思熬煎的极度忧伤痛苦之情。

作品名称:忆秦娥·子夜歌

作品别名:子夜歌·三更月

创作年代:宋代

作品出处:宋词全集

文学体裁:宋词

作者:贺铸

作品原文

忆秦娥·子夜歌

三更月,

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

不胜凄断,

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

柔桑陌上吞声别。

吞声别,

陇头流水,

替人呜咽。

作品鉴赏

《忆秦娥·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 词的开头,以“三更月”、照“中庭”点明时间,以“梨花”、“杜鹃”点明季节,以皎洁的月光洒在雪白的梨花枝上描写深闺的寂寞凄凉,表现思妇的不眠之夜。那哀婉欲绝的啼血的杜鹃声,更使不眠之人柔肠寸断。这样,就描绘出一幅子夜深闺思妇的不眠图。作者虽是写景,但闺中人和她的孤独寂寞之情都自然地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

接着,用“王孙何许音尘绝”一句过片,点明思妇思念的对象和思念的原因。他,究竟到哪里去了?他,为什么至今杳无音信?这是思妇苦苦思虑而又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下面便很自然地转入离别时的回忆:“柔桑陌上吞声别。”当年我和他在长满嫩桑的小路上分手,彼此泣不成声,难分难舍,那陇头潺潺的流水声,也好象在为我们哭泣。此情此景,至今犹历历在目。难道他会变心吗?不会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他究竟到哪里去了?他为什么至今杳无音信?这样,就细致而深刻地表现了思妇的矛盾复杂的心情。

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作者简介

贺铸 (1052-1125) 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难》、《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三首为最著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5: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