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山参 |
释义 | 野山参自然生长在原始森山老林中,有的长达百年,没有经过人工培植、没有化学肥料的成份,采集非常辛苦,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也是保存价值极高的绿色罕世珍品,价值不菲。 野山参简介早在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对野山参的药用价值就有了详细的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野山参为“神草”,明代将野山参列为上品。 在多年的挖掘中越发的减少,在东北大部分地区绝迹,目前在吉林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或周围的山区存在一些,服用山参能男不遗精,女不崩漏。 分类《野山参分等质量》GB/T18765-2002国家标准,将野山参定为3个等9个级别,外观鉴定五形:芦、体、纹、须。 芦: 主根上部的根茎。有圆芦、堆花芦、马牙芦之分。 :芦上生长的不定根,有枣核、毛毛、变之分。 体: 即主根,皮为黄褐色或灰黄色,断面呈黄白色。有灵体、疙瘩体、顺体、笨体、过梁体、横体之分。 纹::在主根肩部有细而深的环纹。 须:支根上生长的较细的根,须根细长,柔韧性强,有弹性、有珍珠点。 功效野山参:有补虚救脱、大补元气的功效,能强精健身益寿延年。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主治]:1、妇女崩漏,产后暴脱,久虚不复。 2、早泄滑精,阴虚盗汗,眩晕头痛。 3、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 4。有补虚救脱、大补元气的功效,能强精健身益寿延年。 生人参(白参、野山参),性凉,禀性醇正,无刚烈气象,是以补气滋养阴津,尤其独步。若阴虚之体,相火易升,则宜用生人参,不宜用红参。《月池人参传》:“人参生用气凉、味苦而补阴。 注:妇女经期停服,忌食萝卜、浓茶。 随着医学的发展,野山参所具有的神奇疗效以及它的抗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在中医治疗肿瘤的临床实践中,几乎所有的处方都少不了这味珍贵人参。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野山参对多种癌症均有抑制作用,野山参破坏癌细胞的有效性达99.9%,其抑制率达到48%。野山参的抗癌作用与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关,特别是因为野山参中镁的含量要比其他中药材高3倍以上。镁能激活人体中的许多酶,特别是脱氧镁酸酶能催化几十种生物化学反应。动物机体要是缺乏镁,产生的抗体就会减少,淋巴细胞的活动能力就会大大减弱,并会导致染色体畸形,从而诱发癌症。手术后的病人服用野山参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据记载野山参对于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各种症状。 急性传染病肝炎患者在一定的治疗条件下服用野山参,对急性肝炎转变成慢性肝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野山参有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对麻痹型、早泄型阳痿有显著疗效,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痿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野山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能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减少疲劳,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使病人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无力、头痛、失眠等症状。野山参还有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用,能改善糖尿病人一般情况,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50%毫克,停药后仍可维持两周以上。中度糖尿病人服用后,虽然降低血糖不明显,但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如渴感、虚弱等症状消失或减轻,可减少胰岛素的作用,与其他药物合用还可治疗多种疾病。 由于野山参药用价值高、价格昂贵,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野山参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权威机构鉴定,然后到网上查询确认,以不花冤枉钱便买到放心的野山参。 关于野山参的传说传说一人参,亦叫棒棰草、神草、地精等。关于地精的名称来历还有个传说: 相传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间闻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许,见人参枝叶异常,人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四肢皆备,呼声遂绝,观此,则地精之名可证矣。 传说二东北三宝,人参为首,关于人参,民间还有很多传说: 从前,一个山中老人,有一个儿子,常独自出入山中,有一天儿子回来告诉父亲说,在山里常有身穿红兜兜的小胖孩同他一起玩,很奇怪。父亲告诉儿子,那小孩子可能是棵人参,于是让儿子带一棵针,穿上红线,别在小胖孩兜兜上,要是人参就走不了啦!儿子在山中再遇到小胖孩时,将针别在他的兜兜上,果然是一棵大人参呈现在眼前。所以山里人一旦找到人参,一定要用事先准备好的红线系在人参的茎上,人参就跑不了了。 野山参的采集很辛苦,人们在大山里受一或几个月的劳苦才可采到一棵野参。据说深山老林里有一种很美丽的雀鸟,在八月间最活跃,喜欢吃人参籽,叫声如学人说话一样,并只会叫一声“王敢多!”“王敢多!”清脆可听,哪里有这种雀鸟,哪里就有人参。 野山参的鉴别鉴别野山参的生态环境,使其形成了明显区别于栽培人参的植物外观特征。生态环境包括森林小气候,土壤特性,坡向和坡度,森林郁闭度和伴生植物,以及毫不移动的原地性。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生存年限越长,野山参的野性越足,外观特征越是鲜明可辨。野山参长在大自然中,没有人工控制干扰,长得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它的形状特征,有些是广泛的个体差异无从把握,有些差异却很有规律。现在野山参已经非常罕见了,但是山参的鉴别方法大多适用于现在定义的山参及趴货。在鉴别时都有借鉴意义。 野山参的基本鉴别方法是看"五形""六体",具体如下: 五形是指须、芦、皮、纹、体 (1)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2)芦: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 二节芦--有马牙芦和圆芦者。 三节芦--有马牙芦、圆芦和堆花芦。 所谓马牙芦,是根茎上的茎痕明显,形如马牙状,多在根茎上段。所谓圆芦,是根茎上的茎痕因年久而长平,形如圆柱状。所谓雁脖芦,是根茎细长,稍弯曲,如雁脖状。所谓线芦,是因年限久远,根茎上的芦碗长平,根茎又细又长。 (3)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4)纹: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5)体:系指毛根(见六体)。 六体是指灵、笨、老、嫩、横、顺 (6)顺:指人参根顺理且直,单腿或双腿并拢者,多不是野山参。 (1)灵:指人参体态玲珑,样子好看,体腿明显可分,腿多具两个,且分叉角度大。按形态分为"菱角体"和"疙瘩体"。(2)笨:指人参根形挺直,体态笨拙而不美观,即使有两腿,两者粗细或长短也不匀称。 (3)老:山参皮老,色黄褐,横纹细密而结实。皮嫩色白者不是纯山参。 (4)嫩:皮色嫩白,横纹粗糙浮浅,须根嫩脆色白易折断者,则不是纯山参。 (5)横:指人参根粗短,两条腿多向旁伸展者,多为野山参。 野山参和园参区别人参的主根叫参体,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顶端有横生皱纹的部位,称为"芦头";上有凹陷的茎痕,习称"芦碗"(一年生一个);须根上有细小的突起,称为"珍珠点"或"珍珠疙瘩"。我们用下面这个表来简单说明一下野生人参和园参的外观差别。 山参:芦头长,芦碗密;参体与根茎等长,人形,横体,较短;主根上的横纹细密清楚,颜色较深;皮细而韧;珍珠疙瘩多,且明显易见。 园参:芦头短,芦碗少;参体呈圆柱形,八字分开,顺体,较长;主根上的横纹稀疏,且不连续;皮粗而脆;珍珠疙瘩不明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