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炎方乡 |
释义 | 沾益县炎方乡为珠江源头第一乡,地处沾益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3公里,辖15个村委会,86个村民小组, 124个自然村,总人中40054人。全乡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年均降雨量960毫米,全年无霜214天,雨热同季,属北亚热带气候区,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耕地面积62810亩。 简介炎方乡位于沾益县北部,东邻本县播乐乡,西连本县菱角乡,南接本县花山镇,北与宣威市板桥镇毗邻,距县政府驻地52千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境内马雄山东麓的珠江源,是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的分水岭,有“江川流江南,一泻千万里,三冬无冰雪,四季尽花卉,滴水分三江,一脉隔双盘”之称。境内平均海拔2080米,全乡最高点为马雄山主峰,海拔2444.14米,最低点在松毛柯,海拔1981米。总面积430万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6252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59亩。辖炎方、西河、五拐、新屯、腻诺、磨脚、磨嘎、刘麦地、青山、松韶、来远、麦地、母官、法洒、卡居15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124个自然村,世代居住着汉、回、苗、彝等民族。 具体介绍炎方乡位于沾益县北部,与宣威市毗邻,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珠江源风景区坐落在境内。辖15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124个自然村。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全乡共有总户数10726户,41340人,其中农业户10280户,39858人;少数民族人口3218人,占总人口的7.8%,有彝族(332户,1258人)、回族(301户,1203人)、苗族(176户,742人)等少数民族。全乡国土面积45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80米,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间,可耕地面积13.5万亩,其中水田3100亩。粮食以玉米、洋芋为主,烤烟是全乡最大的经济支柱,万寿菊、中药材等后续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乡有集镇市场一个,每逢属牛、属羊天为街天,有摊位300个。全乡有生猪交易市场4个,每年可销售生猪4万余头,销售额达1千3百多万元,年利润达400多万元 。 项目建设全镇公路总长104千米,其中326国道境内24千米,乡村公路80千米。筹资71万元,完成法洒、母官、炎方等6000余亩水浇地工程,水利化程度由2003年的38%提高到53%。投资320多万元建设了炎方、五拐、青山基本烟(农)田建设项目,受益面积8600亩。启动了刘麦地、五拐汲浪河、上卡居、新屯第二期基本烟(农)田建设项目。 炎方乡-基础设施2006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38306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878万元。农业增加值11623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2895万元,比上年增8%。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1879元。财政收入 1379万元,比上年增 29% ;支出1542.8万元,比上年增9.1%。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62234 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79500 万亩,粮食总产2351.1 万千克,人均产粮592 千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9560 亩。其中,烤烟种植 29960 亩,收购烟叶267.82万千克,产值 3106.37 万元;收购万寿菊鲜花 256.2 万千克,产值154万元;洋芋种植 24000 亩,总产8928 吨。肉类总产达 6751吨。实现畜牧业产值 8151 万元。其中,生猪出栏 66887 头,肉羊出栏 9489 只,家禽出栏 43421 只,大牲畜出栏4932头。养鱼水面80万平方米,产鱼135吨,产值135万元。 炎方乡-特色产业烤烟的支柱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烤烟是炎方传统的经济支柱产业,2003年以前由于受“双控”影响,产值仅为2100万元,2004年以后,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计划种植、择优布局、主攻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方针,2007年,共实现烤烟总产值3658万元,除“红大”补贴180万元外,达3478万元,平均单价达12.56元,总产值和平均单价均创自实行“双控”以来的最好成绩。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烤烟优质乡(镇)”。在今年的烤烟生产中,乡党委、政府将以烟叶提价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抓死各个环节,使我乡的烤烟生产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 马铃薯在炎方乡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实际有4.5万亩。品种以合作88号、会-2号、伽吗2号为主。平均单产2100公斤,年产值可达5600万元。因种植海拔高,气候冷凉,生产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吃味好,产品已远销昆明、广东、越南等地,且供不应求。马铃薯单价不但上扬,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日益高涨。2007年炎方乡已经成功申报了无公害马铃薯基地及产品的认证工作,这将为进一步树立炎方马铃薯品牌,打开马铃薯销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马铃薯已经成为炎方乡的一大支柱产业,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炎方乡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炎方乡是较早种植万寿菊的乡镇,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下,经过8年的发展,万寿菊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07年实现产值164万元,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8年的发展,万寿菊在炎方13个村委会都有种植,万寿菊生产技术从不成熟到成熟,农民群众已经熟练掌握了一套完整的适应炎方气候特点的种植技术,万寿菊鲜花单产从500多公斤发展到亩产1100多公斤,亩产值从250多元发展到1000多元,且随着技术服务的不断深入,万寿菊种植成本不断下降,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 炎方乡-炎方文化炎方乡位于沾益县北部,东邻本县播乐乡,西连本县菱角乡,南接本县花山镇,北与宣威市板桥镇毗邻,距县政府驻地52千米。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境内马雄山东麓的珠江源,是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的分水岭,有“江川流江南,一泻千万里,三冬无冰雪,四季尽花卉,滴水分三江,一脉隔双盘”之称。境内平均海拔2080米,全乡最高点为马雄山主峰,海拔2444.14米,最低点在松毛柯,海拔1981米。总面积430万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6252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59亩。 是珠江的正宗发源地,而且是中国大江大河中唯一发源于洞穴的源头,1638年秋,徐霞客曾到这里考察,指出了珠江源的大致方位和流向。1985年国家珠江水利委员会及曲靖科技人员共同努力,查清了珠江正源,并立《珠江源碑记》,正式宣布珠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北部马雄山东坡的溶洞暗河,即珠源洞。珠源洞分上下两层,旱季仅下洞出水,雨季则两洞鼓突,瀑布直下,颇为壮观,沿洞口溯源而上为地下伏流—入水口—高源湖。 炎方乡-文化卫生炎方乡位于沾益县北部52千米处,东邻播乐乡,西连菱角乡,南接盘江镇,北与宣威市板桥镇毗邻。全乡有国土面积451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124个自然村。总户数10669户,共41199人,世代居住着汉、彝、回、苗等民族,属于典型的农业大乡。 炎方乡自1909年有学校创办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现有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15所、小学教学点28个、私立幼儿园5所。 两所中学共有教职工1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有教学班36个,在校学生2261人。两所中学占地面积共108762平方米,生均占地48.1平方米;中学校舍共23344平方米,生均校舍10.3平方米。两所中学共有图书25606册,生均图书11册。小学有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90人,有教学班151个,在校小学生4465人。小学占地面积共105968平方米,生均占地23.7平方米;小学校舍共有23583平方米,生均校舍5.28平方米。小学共有图书88981册,生均图书19册。各中小学都建成了规模不等的德育室、实验室、图书室、团(队)活动室等教学功能室,健全、完善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2005年12月配备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共有中小学卫星接收点17个,教学光盘播放点45个;两所中学分别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各1个。目前,所有设备都能投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应用。5所私立幼儿园及15所完小共有学前班21个计733人,有教职工24人,基本能满足境内学前教育的需要。 长期以来,炎方乡一手抓学校硬件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排除各校D级危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一手抓教育教学工作,以德育教育为首位,以安全工作为保障,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办学水平晋级达标为导向,狠抓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课程方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力度,努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经过努力,炎方乡于1996年完成“普五”验收,1997年完成“普九”验收,2000年完成“普实”及“两基”达标验收。截至2007年9月,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99.8%,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99.5%,学前一年入园率为100%,学前三年入园率为31.6%。全乡共有县级文明学校11所,市级文明学校3所。有省一级三等示范初级中学1所,二级一等示范小学4所,二级二等示范小学7所,二级三等示范小学2所,三级一等示范小学2所。 全乡共有学校17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村级完小15所。在校学生6647人,其中中学生4433人,小学生2214人。中小学教职工349人。中学升学率45%,小学升学率100%。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595人,教职工2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均为100%。2006年,在乡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中考高中上线人数达321人,比上年增长97人,其中曲一中上线9人,曲二中上线15人,特别是炎方一中的蒋冬云同学以770分摘取了沾益县的中考状元,有力提高了炎方乡的教育教学声誉。教学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磨嘎小学、腻诺八一希望小学、青山农工民主党希望小学落成,二中女生宿舍楼全面竣工投入使用。2007年,母官小学教学楼、新屯小学教学楼、刘麦地珠江源传媒希望小学综合楼、炎方示范小学教师宿舍楼即将完工。全乡建有文化站1个,成立农村文艺宣传队2个。2006年,除开展好春节舞龙狮、彝族火把节、庆“七·一”等以节日为重点的群众文化活动外,还积极配合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搞好宣传活动,组织苗族、彝族参与迎宾演出16场次,特别是组织参加全县文艺会演,获得集体二等奖,苗族芦笙舞、彝族山歌剧分别获表演奖和创作奖。2007年,参加云南沾益2007年首届万寿菊节《花海飞歌》大型文艺演出的原生态苗族歌舞,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对挖掘整理珠江源民族文化,对我乡的民族文化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人口总数2006末,全乡总户数10669户,其中农业户10228户,占总户数的96%;总人口411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72人,占总人口的3.5%;女性19863人,占总人口的48.2%;少数民族3218人,占总人口的7.8%,其中彝族1258人,苗族742人,回族12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6人。全乡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5所,医生13人,护士4人,病床20张。敬老院1个,在院人数10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