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血慌
释义

概述

近年来,血荒开始成为中国社会上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而由血荒产生的社会心理恐慌——“血慌”。血慌成为众多大中城市市民心中的一个缩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种显著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血荒与血慌二者之间的英国关系,血荒是导致血慌产生的直接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则来源于社会中诸多因素,我们来研究它、正视它,希望能最终解决这个社会问题。

背景

近日全国各地出现血慌,全国大面积凸显的用血告急,让血荒这个长久存在的现象,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在昆明,被认为达到了十年来最严重的程度,有八成以上的手术因“缺血”被迫推迟。有的医院储血量甚至不够一次手术使用。

昆明血荒,青岛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近日也出现了用血紧张的状况。在一些地方,医院接到了限血令“省着点用”。手术被迫推迟,患者安全受到威胁。

青岛、威海、昆明等地出现不同程度血库告急,有的城市甚至启动二级预警,即“当血液库存不能保障3日救治用量时,就得拉响二级预警”。

各地血慌状况

昆明血慌

昆明正在经历着一场十年一遇的血荒,这座人口超过600万的城市,中心血站里血液储备量只有2万毫升,城市正常安全的血液储备量(应该是在40万至50万毫升)的二十分之一,这个存量连昆华医院一天的血液需求都满足不了,更何况中心血站要供给的是全市260多个医院。

对于血液科里的60多位病人而言,这是他们最不愿听到的消息,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充足血液供给是生存的前提条件。

南京血慌

《南京血荒已持续十个月 医院动员患者家属献血》

全国范围内的血荒也波及南京。记者昨日从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和南京的大医院了解到,从去年年底一直到现在,南京的“血荒”已经持续十个月,在血荒严重的时候,什么血型都缺。流动献血车采血量下降,到高校也采不到血,这成了让血液中心尴尬的现实。

每个血型都缺,尤其A型和O型

记者从南京各大医院了解到,“血荒”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往年血荒往往会出现在冬季和春节,特别是学生寒暑假期间,而今年几乎每个月,医院都喊缺血,特别是A型和O型。医院只好视血源储备情况,停开了很多择期手术,内科疾病用血和贫血输血被迫延期,以重点保障危重急症手术患者用血,也没有少听患者和家属的抱怨。

今年7月底,南京市民献血曾经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不过没能维持太长时间。到9月下旬,南京血库告急,南京市医疗机构每天手术用血需要7万毫升,但现在每天能采集到的血源只有三四万毫升,医院最紧要的是保证供应紧急用血病人。

因为血荒,手术都无法进行

记者了解到,其实从今年初开始,江苏各市血液供应一直紧张。上周开始,南京一些医院陆续接到“限血令”。据悉,目前临床抢救用血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但手术用血可能要择期,或进行等待了。

一些医院会动员手术病人家属互助献血。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将实施人工肝置换术的患者的家属,由于需要大量血浆置换,医院要准备6000毫升血,于是子女动员了十几位亲戚朋友前来为她献血。

献血的主力人群

献血的主力人群多是农民工和在校大学生。

《献血法》规定,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可根据昆明血液中心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和公司职员(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占志愿献血人群的70%%以上,是志愿献血的主力军。血液中心血液管理科主任李开红说,军人可以在军医院献血,去街头采血点的是少数,可以理解。然而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志愿献血的主力军,却叫人感动。 “由于没有做过问卷调查,所以我们并不是太清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志愿献血人群主力军的原因是什么?”昆明血液中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介绍,她认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富有爱心、充满热情、容易接受宣传和动员。相比较其它人群而言,大学生由于知识文化修养比较高,因此更团结友爱,喜爱助人为乐,他们认为一个人能在健康、适龄时献血救别人,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文明;外来务工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压力比较大,但他们的思想纯朴,在希望获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愿意帮助他人。相对于那些生活稳定、无忧的人群来说,外来务工人员更容易接受志愿献血。”

血慌的深层次原因

1、“主力军”回家血库告急

过度依赖于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献血,是导致“血荒”周期性上演的主要原因。

2、三大因素影响血液供应

记者调查发现,影响血液供应的因素很多,但首要因素是需求增加,而供血渠道单一。昆明血液中心主任杨通汉分析说,昆明集中了全省的医疗优势资源,用血量不断增加。目前市区260多家医疗机构的血液需求量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每年献血人数虽然也在增加,但仍供不应求。

另一个原因是,献血人员减少影响了血液供应。云大医院一位医生分析说,往年遇到学生放假时才会出现季节性“血荒”。今年秋季,本市各大高校整体搬迁至距市区20多公里的呈贡县新校区,导致献血人员明显减少;同时,本市加大了城中村改造力度,以往一些住在城中村的农民工纷纷迁往郊区,也导致了献血量的明显减少。

此外,记者还发现,由于政策的原因,采血工作人员收入骤减,也影响了血液供应。“以前采血车坚守到很晚才离开,现在巴不得早点收工。”一位采血点工作人员透露,政策调整以前,昆明市区内的四个采血点每采集一袋血液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多采多得,献血车工作人员每月的收入可观,工作积极性高;政策调整以后,这些奖励没了,收入减少了一半以上,他们的积极性受挫。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昆明市卫生局勒令血站员工必须限期将从前的部分奖金上交市财政,最多要退六七万元,影响了采血员工的积极性,因而也影响了血液供应。

云南省卫生厅厅长陈觉民介绍说,全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去年开始试点,今年10月正式推行。这一新的规定要求,卫生机构员工收入按照2008年年末收入为基础,先发放70%,另有30%作为绩效奖金予以发放。

陈觉民表示,可能在血液中心这样的基层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的“细节还不是特别完善,执行还没有完全到位”,导致员工收入减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

3、为何缺血?

首先,街头献血人明显减少。工作人员介绍,往年单靠国庆长假这一个星期的量,就可以保障整个10月份的用血了,但今年不行,国庆节一共没采到多少人,平时就更少了。“目前工作日街头献血一天100多人,双休日每天150人左右。而往年的10月,工作日一天能采150多人,双休日每天都接近300人,可以说今年献血者少了一半左右。”

记者采访了南京新街口大洋百货前的一辆流动采血车,医生透露,像新街口这样人口比较密集的地点,平均每天前来献血的人数就十几个,比往年减少了两倍多。以往周末人数会增加,然而上周六前来献血的只有6人。

其次,大学生献血热情不高。据介绍,以前到高校采血,学生排队几小时参加无偿献血,每天采血均在200人以上,而现在去高校采血,经常只能采20多人。

此外,一些医生反映说,献血人群主要还是“信任危机”,特别是网络对于采供血的一些负面报道,对于年轻人还是有影响的。很多人对献血是无偿的,临床输血却收费,不能理解。

无偿献血者的权利

《献血法》规定,献血者凭在本市献血的《无偿献血证书》和《居民身份证》,按以下规定免费用血: 一、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可免费享用其献血量三倍的血液量。 二、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后至终身,可免费享用其献血量等量的血液量。 三、献血量累计满800毫升的献血者,15年内免费享用所需血液量。 四、献血量累计满1000毫升以上的献血者,终身免费享用所需的血液量。 另外,献血者的家庭成员,凭献血者的《无偿献血证书》和《居民身份证》,可免费享用其献血量等量的血液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