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道虔 |
释义 | 人物经历沈道虔,吴兴郡武康县人。少年时有仁爱的胸怀,喜欢读《老子》、《易经》,住在武康县北的石山下。孙恩叛乱后闹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到县南的废头里,为他修建一楝小型住宅,面对溪涧,有山水景物可供玩赏。有时他仍回到互边住所,与兄长的几个遗孤一同过苦日子,虽然贫困,但不改变节操。他曾跟着戴逵学习弹琴,王敬弘很敬重他。郡州府一共有十二次任命他为官,都不就职。 有人偷他园子里的菜,他回来撞见了,却自己躲藏起来,等到偷窃的人偷够了离开,他才出来。有人偷拔他屋后的竹笋,他派人制止说:“可惜这些笋想让它长大成林,不过我有更好的相送。”于是派人买来大竹笋送给他,偷笋的人感到惭愧,不肯收,道虔就让人放在他的门里才回去。 沈道虔常常靠拾稻穗维持生活,一同拾穗的人为争夺稻穗而吵閙,道虔劝解不住,便把自己拾得的稻穗全部给他们,争穗的人十分惭愧,以后每次发生争吵,总是说:“不要让居士知道。” 寒冬腊月他没有夹衣,戴顒得知便把他接来,给他做衣服,并且送给他一万钱。他回来后,便把身上的衣服和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子侄中没有服穿的人。乡里的青年人一个个来向他求学,道虔经常连饭都吃不上,没有力量从事教学。武康县令孔欣之给以丰厚的资助,入学受业的人都能有所成就。 太祖刘义隆得知此事,派遣使者来问候他,赏赐三万钱,二百斛米,他全用来给亡兄的子女嫁娶。朝廷征聘他为员外散骑侍郎,不就职。他家数代信奉佛教,把父袓的旧宅改建为佛寺,每到四月八日,就请出父袓神像祭祀。请像的那一天,全家都悲戚哀痛。道虔年老时吃素,经常没有维持生活的钱,但他把弹琴读书当作乐趣,孜孜不倦。刘义隆敕令郡县官员随时接济他。元嘉二十六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史书记载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老》、《易》,居县北石山下。孙恩乱后饥荒,县令庾肃之迎出县南废头里,为立小宅,临溪,有山水之玩。时复还石山精庐,与诸孤兄子共釜庾之资,困不改节。受琴于戴逵,王敬弘深敬之。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 宋书有人窃其园莱者,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惜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常以捃拾自资,同捃者争穟,道虔谏之不止,悉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恧。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既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征员外散骑侍郎,不就。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寺。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道虔年老,菜食,恒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郡县令,随时资给。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二。子慧锋,修父业,辟从事,皆不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