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皮革样化 |
释义 | 概念人体在生活状态下,全身各器官组织均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人体的水分经体表不断地丧失,但也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取水分,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各部而使水分得到补充,保持动态平衡,皮肤不发生干燥。人体死亡之后,摄取水分的能力丧失,血液循环停止,蒸发丧失的水分不能得到补充,水分从尸体皮肤较薄的部位和有表皮剥脱处迅速蒸发,局部干燥,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质地变硬,称为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又叫局部干燥(local desiccation)。 常见表现皮革样化常见的发生部位见于口唇、阴囊、阴茎龟头、大小阴唇和皮肤皱折处等粘膜、皮肤较薄部位以及生前损伤形成的表皮剥脱、烫伤面、索沟痕或其他损伤创面等。死后眼睑未闭,眼部球结膜和巩膜由于水分丧失而变薄,使巩膜下面的脉络膜层的色素显现,在球结膜外侧呈深褐色或黑褐色三角形、条状的干燥斑。继之,同一形态特征的黑斑出现于眼球内侧,并沿眼球下方延长,最后眼球内外黑斑相互联结,形成凹面向上的新月形巩膜干燥斑。 在空气干燥、温度较高、空气流动较快的条件下,易于形成皮革样化;反之,空气湿度大,温度较低则皮革样化发生较慢。也有全尸皮革样化的报导,系深井水中浸泡104天的尸体,捞出后形成全尸皮革样化,同时伴有尸蜡的形成。该皮革样化的形成系因水温较低,水中尸体皮下部分尸蜡的形成,腐败停止。同时尸体长期浸泡于水中,角质层疏松、分离、脱失,捞出后通风干燥,很易形成全尸皮肤皮革样化。另外,冷藏箱中长期低温冷冻保存的尸体也可以因水分蒸发(冻干)而发生全尸皮肤皮革样化。 法医学意义(1)皮革样化可使擦伤更明显。生前损伤的创面、索沟、表皮剥脱等,死后不久即发生干燥,而且使之显现得更为清楚。死后不久发生的表皮剥脱等也可形成类似的干燥。但死后出现的皮革样化颜色较浅,出血等生活反应缺如。 (2)口唇的死后皮革样化易误认为损伤或腐蚀性毒物所致,但因口腔、食管和胃粘膜没有改变,可以识别。阴囊的皮革样化易被误认为损伤。颈项部皱褶处,尤其婴幼儿的颈项部的皮革样化,容易误认为扼痕或缢沟等。区别皮革样化处原先有无挫伤,应切开检验有无皮下出血等以鉴别之。必要时可取局部组织置二甲苯中透明,若系生前损伤,常伴有明显的血管扩张和充血,甚至出血,也可取材镜检。 (3)皮革样化也可以较好地保存尸体上多种暴力痕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