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庙道
释义

简介

庙道创始于巩县船工刘廷芳。清朝末年,传于洛阳高崖人张明远。张在洛阳、伊川、嵩县等地传道,首先吸收64人为骨干(其中11人为伊川人),再将后来入道者,男按元、亨、利、贞、祥,女按莲、修、梅、桂、真排列。1908年,张明远病死,伊川府店人李老喜继承道业,主持庙政。李按四七二十八个字立下共同敬奉的四个神位,上面分别写:“上上姜尚转卯金”(意为姜子牙转生刘廷芳),“技授无蔽踵徽音”(意为刘廷芳将武艺授给张明远),“才育八八原有定”(意为按照八卦收了64个徒弟)“弓长苗裔白何心”(弓长即张字,白何指张明远的妻妾白氏和何氏)。后李老喜排斥异己,庙道分裂,二排道徒朱金刚另立“新庙”。至此,天仙庙道分“老庙”、“新庙”两大派。

流派

一、老庙

1907年,老庙分为6个区,其中伊川3个区。府店区以李老喜为首,白草洼区以袁聚为首,孙岭西沟区以孙世钦为首,他们各自发展道徒。

1926年,中共河南省委和国民党省政府均派人深入庙道组织,发动群众迎接冯玉祥出潼关入洛阳,打倒北洋军阀吴佩孚。后国共分裂,中共退出国民政府,老庙一直被国民党新五军军长孙殿英掌握,并成为孙扩充势力的一个士兵来源。1946年,孙部副官刘明杰,到伊川白草洼授意庙道分柜,委任该柜神口晋丙寅为孙部参谋,唆使他与柜长袁聚、刘春良等,以“真主就要出现,天下就要大乱,入道可以躲劫避难”等谣言,欺骗群众入道,并要“练神兵”,“挖藏兵洞”,制造刀矛、黄旗等,准备与中共对抗。到1947年,全县老庙共发展至5排,鸣皋、浥涧、白草洼、孙岭西沟、白元、杨营、草店、李寨等8个分柜,道徒1.5万余人。遍及全县各个乡镇。

1947年8月15日,白元镇庙道分柜长石福堂,在国民党伊川县机动大队长董汉鼎的支持下,自封老王,试穿戴皇帝衣冠,又封伴驾王、军师、大将、先行官。9月17日,石组织庙道徒500人与董汉鼎1000人合股,在白元与解放军对打一昼夜。双方互有伤亡。1948年5月,董汉鼎又指示白草洼庙道分柜神口晋丙寅在道内设编制,封官长。晋等便设柜长袁聚为皇帝,昌庚为天官,晋丙寅自己为军师,任新庄为工部,常子敬为皇帝讲师,刘春良、赵光荣、晋天升等为大臣,蔡书祥等为大将。另又制定军事编制,袁聚为师长,晋丙寅为参谋长。下设四个团,共12个营。同时又联络白元庙道分柜长石福堂、穆店庙道会学长穆景银等,阴谋于1949年7月组织千人暴乱。事前被伊川县公安局侦悉,晋丙寅、刘春良被枪决,袁聚被判刑,石福堂到公安局登记悔过,穆景银暂时漏网。

1950年,穆景银又在鸦岭、鸣皋、彭婆三个区的22个村活动,组织550余名道徒,企图9月9日暴乱,攻打洛阳。并四处造谣“龙门山,四季仙,人马聚有万万千,解放军躲不了九九那一天”。不久暴乱被侦破,穆景银、任由子被枪毙,乔忠信、穆天豹等被判刑。

1952年6月,石福堂不思悔改,又与嵩县三清洞庙道分柜长赵玉堂联系,准备利用三清洞偏僻地带为据点,再次组织暴乱。不久又被侦破,石福堂被处决。

1953年,取缔会道门时,庙道被作为反动会道门而取缔。但直到1984年,该道小规模的复辟活动仍不断出现。据1985年统计,全县残存的新老道首有80人(包括新庙)。

二、新庙

朱金刚原是李老喜的弟子,后因奸污妇女被开除道籍。1911年,他在白沙自立“新天仙庙道”。新庙在原先的“上上姜尚转卯金”等四牌位外,又加上一个“供奉天地全神敕封镇妖王张明远之神位”。

新庙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开封、许昌、南阳等地,在伊川却远不及老庙,但各地的道徒逢年过节都要到白沙朝拜,人多时每天竟达3000余人(多是外地人)。受骗群众为了“免灾”、“治病”,有的在离白沙几里远的路上,即不断下跪叩头,还有的抢喝朱金刚的洗脚水。1927年3月25日,冯玉祥部闻知朱金刚的劣迹,突然袭击白沙庙会,朱逃到临汝。1937年10月30日,服鸦片自杀于临汝县北山寨湾村。

朱金刚死后,庙政由其子朱全福继承。伊川解放时,新庙发展至七排。男、女同以“世、宗、崇、端、正、道、学”为序,约有道徒5000人,主要分布在白沙、江左、半坡、白元四个乡。

1948年后,朱全福多次利用朱金刚生、死纪念日在白沙召开道徒骨干会,屡次发动暴乱,但均被平息。1949年8月23日,朱全福在临汝被捕,1950年6月14日被处决。1953年新庙被作为反动会道门取缔,但直到1986年,朱金刚坟前仍不断有信徒前来朝拜。1987年4月28日,朱金刚坟前聚道徒300余人(涉及8个县),准备举行“奉献朱金刚塑像”典礼。县公安局闻讯后当即赶赴现场,在朱坟前召开群众大会,宣读了伊川县公安局《关于严禁反动会道门复辟活动的通告》,勒令不准为朱金刚塑像。道徒解散退道。

传播

庙道于民国初传入宜阳,自称姜太公道,又有天仙房,白水符、红学、黑学、黄学等名称。最高组织为总柜,分柜直接掌管各学院。庙道的领导权被孙殿英(军阀)、谢明武窃取。巩县吴裕庙、洛阳高崖庙、嵩县九皋山庙都设有总领导机关称“总当家人”。当时宜南二程区(今属伊川县)吴大经,丰李乡小作林士卿为负责人。帮办有宜阳城关胡永魁、赵保张祖端、高桥阮志和。高桥、三里庙、何沟村、南留等地设有分柜。设学院头目的村庄有小寨、张庄、桐树湾、董王庄、汪庄、新寨、大王沟、慈胡洞、小王沟、乔庄、天王院、郝沟、毛家沟、新洼、杨圪塔、东马村、赵庄、张洼、坡地、吕家沟、栗树岭、梅家沟、三合坪、索沟、前莲花池、南留、白场等。

一、发展道徒的方式

(一)、依靠迷信邪术介绍入道。

(二)、用拜神、喝神水、画符捉妖等给病人治病,动员入道。

(三)、利用流亡者的苦恼心理,劝其入道。

二、庙道礼

(1)入庙礼:道内分乾坤(男女)两种,乾道初入庙时送入庙礼小麦40斤,坤道20斤,(2)献心礼:修庙捐。金身捐。(3)封金礼:下神封礼。

三、庙道活动

每一庙道学院都要有一个打口(俗称下神),打口由上级道深者预先找好对象,到期命令练功,即喝冷水,昼夜坐功。

庙道具有群众性,组织性,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入道者皆练习大刀、红缨枪,故称“大刀会”或“红枪会”,庙道又分老庙、新庙。老庙有祖师、老师爷、师爷、师父、徒弟5辈,宜阳解放初期,主要活动有5次。

(一)1947年10月,人民政权建立初期,庙道进行暗地活动,如莲花池的王林标(庙道头)当过村长,受命于高茂斋、李林(二人均系匪首)和谷世禄暗中组织武装掌握武器。铸造矛枪、大刀等,扩大势力。

(二)1947年11月17日,庙道头目常修申(后伏法)等集结400余人在三乡古村暴动,被击溃。

(三)1948年3月15日、25日、26日计划组织暴动,赴穆册关拉游击未成。

(四)1948年6月17日,庙道头目史殿西等聚集道徒500余人在石陵暴动,被击溃。

(五)开封解放前夕,计划组织暴动。布置是:山北庙道由仝世英、刘世栋率领,由北南下,先打赵保区公所。高桥一带庙道由李林率领主攻白杨镇。新安、渑池庙道刘桂如率领,主攻南留,石锅、田湖,拆断交通线,占据九皋山集中。有枪者拿枪,无枪者拿长矛,持佛尘,向东南五叩首吸三口气,左手拇指按住中指,口念“咳咳洋洋,日出东方,太阴太阳,乾坤定章,真人取水,一柱明香,你有三千之毒,我有七十二藏,拿毒弟子,火帝真君,火门闪,八十大金刚护身体。五峰台上是老子,急入吕灵藏身体”。联络记号是“拍肚摸耳”。此次暴动未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