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海鹰
释义
1 内地词曲作家

现发现有两位名为李海鹰的人:一是词曲作家李海鹰,现任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著作多个作品:《我不想说》《弯弯的月亮》、《牧野情歌》、《七子之歌》等。二是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发表多篇论文:《加强社区保健服务提高城市婴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城市社区保健规范化管理的应用》、《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因素的分析》、《城市社区儿童贫血的研究和预防》、《6063例儿童血铅水平的分析研究》。

中文名:李海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广州市

出生日期:1954年

职业:作曲家

毕业院校: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主要成就:中国轻音乐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国际艺术节组织联合会成员

代表作品:《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走四方》、《过河》等

1、词曲作家

一曲《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大半个中国。歌曲以其优美的曲调和丰富的内涵感动了当时的人们,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现时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

作曲家李海鹰,就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

珠江边走出来的李海鹰,是全中国最出色的当代作曲家之一。在内地流行音乐界,他是名副其实的 “跨界音乐大师”。

跨年代:创作历程横跨三个年代,脍炙人口名曲达上百首

在80年代,他创作了《弯弯的月亮》的不朽经典

在90年代,他创作了《七子之歌》《走四方》、《过河》的街知巷闻

在21世纪,他打造了《爱如空气》的流行神话

跨领域:涉猎唱片、音乐会、影视音乐、音乐剧等各个领域。

跨风格:音乐风格横跨流行、民族与古典,并且将跨界融合得天衣无缝

创作历程

李海鹰1954年生于广州。父亲是中山人 母亲是东莞人。他从小喜欢音乐,很早就开始显露音乐才华。1970年,他才16岁就进入广州粤剧团,当上了小提琴手兼创作员。5年以后,他成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的小提琴手兼创作员。这期间,他被送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1982 年底到1997年3月,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当创作员,《弯弯的月亮》就是这期间写出来的。从1997年4月起,他担任了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

李海鹰创作过一系列有影响的影视音乐作品。除了电视艺术片《大地情语》的插曲《弯弯的月亮》之外,还有电视剧《外来妹》的主题歌《我不想说》、电视剧《一路黄昏》的主题歌《走四方》、电视剧《女人天生爱做梦》的主题歌《我的爱对你说》等等。在这些歌曲的创作中,他集作词、作曲、编曲于一身,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歌曲一经播出便大受欢迎,被广为传唱,流行范围很广。他还为电影《鬼子来了》《黑冰》《背叛》《荣誉》——到近期风靡全国的《亮剑》等写歌编曲,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这些成就,李海鹰曾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华音乐奖等全国、全军、省、市以及海外音乐创作奖百余项 ,并且还担任了中央电视台1989 春节晚会音乐指导;担任了1998、1999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音乐统筹。1997年,他担任了罗马尼亚第十届国际金鹿流行音乐节大赛评委;1999年,他担任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十届亚洲之声音乐节评委;他还担任过中央电视台1988、1992、1996、1998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担任过中国文化部1996、1998通俗歌手出国选拔赛评委。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轻音乐学会的副秘书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和广东音乐家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他还是国际艺术节组织联合会的成员,并被入选ABI国际杰出人物名录。

1994年11月19日,他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成功举办了“《弯弯的月亮》李海鹰个人作品演唱会”。这应该是他音乐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醉心于音乐的李海鹰喜欢拓展新的音乐领域,成名之后,他迷上了音乐剧。音乐剧盛行于美国百老汇,以流行音乐为主体,形式轻松、活泼,很受观众喜爱。而在中国 ,由于戏剧界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涉足音乐剧的时间还不长,所以尚未有很成功的作品。李海鹰决心要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在1996年和1997年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他推出了《过河》及《地久天长》两个音乐短剧,获得成功。但他并不满意,期待有一个好的剧本一试身手。当他看到四川“人艺”女编剧李亭写的校园音乐剧《未来组合》的剧本时非常高兴,马上全力以赴投入了创作。音乐剧《未来组合》上演后,反响很大,受到了音乐爱好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好评。

为了迎接澳门回归,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电视片中有一首起点睛作用的主题歌,歌词用的是诗人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写的诗歌《七子之歌——澳门》。中央电视台把作曲任务给了李海鹰。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手捧着闻一多先生写下的充满幽怨愁烦的诗句,李海鹰非常激动。对于澳门,他有剪不断的情缘,因为他父亲的家乡就在离澳门仅一衣带水之遥的南朗乡,那里很早以前与澳门同属香山县,小时候他曾回去过那里一次,澳门的歌谣也是他儿时记忆里的童谣。四十多年在广东的生活,更是孕育了他深沉的南国音乐情怀,令他极易感受澳门的风土人情韵味。

闻一多在这首诗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离开母亲太久了的孩童,她向母亲述说着Macao不是她的真姓;她呼唤着母亲叫一声她的乳名澳门;她大声呼喊着“母亲,我要回来……”四十多个日日夜夜,李海鹰寝食不安地用心灵体会着这个艺术形象,苦苦寻找着最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终于,一股压抑不住的挚情带着《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冲出他的心底……

《七子之歌——澳门》随电视片《澳门岁月》播出之后,深深地打动了海内外亿万华人的心,立刻响遍海内外。特别是在澳门,反响尤为强烈,不但在各种庆祝回归的大小活动中被演唱,而且经常在大街小巷响起。电视界、音乐界人士都评论说:与以往的“回归歌曲”不同,《七子之歌——澳门》是有深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它将人们带进21世纪。李海鹰感到非常欣慰,他觉得,他是用音乐的形式与闻一多这位他从小敬仰的、杰出的文化先辈进行了一次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这首歌曲已随嫦娥卫星飞向太空!

李海鹰是珠江的儿子,他是从珠江边走向成功的。珠江边,曾走来过冼星海的身影,他的一曲《黄河大合唱》,一直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品尝不尽的精神仪式;珠江边,也走来过马思聪的身影,他的一曲《思乡曲》,直到现在,都一直是全球华人的归家的路;今天,珠江边又走来了李海鹰。乘着歌声的翅膀,他仿佛又看见了先人伟岸的背影。他想追逐那个背影,用他坚定的脚步;他想祭奠那个背影,用他一生的追求!

改革开放至今,内地流行音乐走过30年的历程,这30年来歌坛过无数经典名曲和无数红极一时的歌星,但是在幕后领域,却一直鲜有具备大众知名度的大师级人物。纵观整个乐坛,无论从资历、作品的影响力还是在对流行音乐的贡献方面,李海鹰都是最具备这一资格的音乐人。他的创作总是能够紧贴时代的脉搏,在当时都能造成深远的影响。他抓住了流行音乐的精髓并且成功的与古典、民族元素进行嫁接,在当代音乐界有突出的贡献。

在民乐方面,李海鹰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所创做的葫芦丝曲《竹楼情歌》也是广为流传,成为葫芦丝乐曲里面的标志性作品。

2008年7月6日,李海鹰在广州举行了《李海鹰作品音乐会2008》,当时有刘欢、韩磊、孙浩、韩雪、毛宁、孙楠、孙俪、潘长江等众多大腕明星将同台献唱。

记者访谈

第一个十年:从“扒别人的”到“被别人扒”

早期给很多香港歌曲配曲,其实就是扒人家的歌,把歌词换一下,然后根据记忆自己配上乐器和曲子,然后再拿出去卖。老实说这种事情的确侵犯了人家的版权,但在那时候,大家都还没有版权的概念。不光是广东,全中国的流行音乐,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记者:我查到的所有资料都显示,您是在1983年进入流行乐坛的,为什么是在这一年?在我印象中,在那之前就已经开始流行了邓丽君,在那年之后,张明敏1984年进央视春晚,香港流行音乐才正式开始登陆内地。但您进入流行乐坛的时间,似乎刚好在二者之间。

李海鹰:现在资料上记录的年份,其实是我正式进入太平洋影音公司作配曲时的年份。其实在那之前,我是从部队出来的。如果说最早接触音乐,已经说不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但我记得自己15岁时,有人送了我一把秦琴,也就是类似于二胡的一种乐器,我在楼道里用拨片拨,嘴里哼着胡诌的广东小调。结果住在楼上的一个上海工程师下楼来,看了一眼我拨弦,对“这琴不高级,小提琴才高级。”然后把秦琴放到了我肩上,拿了把木尺递给我,“在琴弦上来回锯,用不着拨。”这算是我小提琴的启蒙吧。但也就是因为这个,一年之后,我作为全校惟一会五线谱和略懂小提琴的人考进了广州粤剧团,然后又进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

1983年时,开始有唱片公司找我来做配曲,这种工作,现在解释起来有点费劲,应该是相当于出版社的约稿。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变成了自由音乐人。所以,现在一般跟人说起来,我都说自己1983年进入流行乐坛。我个人应该说,那时就受邓丽君的影响更大。

记者:粤剧团也算是个有编制的文艺单位吧,如今似乎大家不太看重这个了,但在80年代初,似乎很难想象有人甘愿放弃体制内的生活,跑出来单干的。当时,您就没有过顾虑?

李海鹰:好像……我还真没有过什么顾虑。因为我记得在80年代初期时,广州这里的流行音乐行业就已经比较先进,几乎是领先全国了,当时广州的太平洋,新时代,中唱,白天鹅,简直就是整个中国流行音乐的四大天王啊,所以从粤剧团出来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犹豫,家里也没有特别反对,因为当时是唱片公司觉得我配器比较有潜力,水平也不错,所以才请我过来的,我算是凭本事吃饭吧,有本事在,不怕没单位。在早期,其实我配了不少中国民歌+架子鼓这样的东西,有时也有一些弦乐,这种形式的磁带,当时真的很好卖,街上那些拎着四个喇叭双卡录音机的,大部分里面都放这些呢,还有舞厅里,因为架子鼓节奏感比较好,所以很多跳舞的也都在用。

早期那段时间,还给很多香港歌曲配曲,其实就是扒人家的歌,把歌词换一下,然后根据记忆,自己配上乐器和曲子,然后再拿出去卖。虽然老实说这种事情的确侵犯了人家的版权,但在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大家都还没有什么版权的概念,出现这种事情也很正常。不光是广东,全中国的流行音乐,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记者:80年代初,大家对于“流行音乐”的概念还不够明确,而对于流行文化和广东,更有很多误解,比如我记得小时候学校里的老师还在教育我们,说广东那边受港台影响深,年轻人都是喇叭裤、汉奸头,手里拎着录音机,放出来的都是靡靡之音。您这样的,应该就算是靡靡之音的作者了吧?后来觉得,广东流行音乐的兴起,应该不仅是受影响的问题吧,毕竟广东人也不是没有原则和主见,不管在早期还是现在,广东音乐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您觉得呢?

李海鹰:关于广东流行音乐和北方流行乐的兴起,的确有点不同。北方,比如北京,历来都是文化中心,在那里呆一阵你就知道,那里有一种感觉,就是各种思想、各种潮流都能汇聚在那里,你可以在北京谈论先锋艺术,也可以在那里听京剧,这些东西还很好地融合在同一座城市之中。但这个文化中心同时也决定了,它对于任何新鲜事物,不是属于它本身文化衍生出来的事物,都会有一种排斥感,因为它是中心嘛,因此一改革开放,在北京好多事情都需要很激烈地争论之后,才有可能被人们所接受。说白了就是说完了才做,很浪费时间。

而广东则不同,广东人在接受任何新音乐方面,都没有什么障碍。香港那边的流行音乐一过来,听着好听,听着比革命样板戏更让大家兴奋,人们自然也就跟着去唱,跟着喜欢了,不像北京,还要辩论半天,广东人不管那些,真的直接就做起来了。我记得改革开放刚开始那阵,也的确是有不少东西让我不太习惯的,这边也在一些事情上有过争论,但在流行音乐方面,广东基本没犹豫过,发展得很坚决,也很快,所以,到1985年前后,广东流行音乐也就形成了一个高峰。

广东这边的音乐人在研究香港台湾的流行歌曲,而北方的音乐人,像崔健这样的,直接接触到甲壳虫。

记者:1986年时,中国音乐界,南北有三件事情值得一提。第一件比较大,可以写入音乐史了:崔健站到了工体,向全世界吼出了他的《一无所有》;同样在这一年,百名歌星集体演唱了《让世界充满爱》,这也让大家发现了流行音乐人合力的前景。另外一件听起来比较小,但与您有点关系,而且也很有意义:太平洋公司推出了实验性的专集《为我们骄傲》,其中就收有您的七首原创歌曲。

李海鹰:《为我们骄傲》的推出,其实还是和政府有关。1985年,广州举办了一届“红棉杯”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推出了“十大歌星”、“十大金曲”———这种做法也是学香港的,但在内地,还是第一次,这也开创了内地音乐的排行榜先例。这事出来的时候,北京之类的城市,唱流行歌的人该被怎么定义,什么样的是娱乐明星什么样的是表演艺术家,还在讨论之中呢。当时北方跟娱乐最搭边的,应该就算是春节联欢晚会了。但这并不代表着北方音乐人就没开始作为。在那段时间,广东这边的音乐人在研究香港台湾的流行歌曲,而北方的音乐人因为语言障碍加地域流传,他们没机会听到这些。但北京有很多驻华使领馆啊,一改革开放,外国人的东西也来了。北京音乐人,像崔健这样的,可能听不了邓丽君,但他们可以直接接触到甲壳虫。

事实上,流行音乐这几十年来,全世界的重心依然在欧美。所以长期就是这样的现象,港台学日韩,日韩学欧美,根子还在西方。至于中国南方北方,其实差异并不大。我那时候就在研究迈克尔·杰克逊,其实跟北方音乐人,也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在学习,都是在模仿。所以,崔健在1986年的出现,也只能说明,中国北方的流行音乐,已经开始有了原创,有了自己的风格。但他们这种原创,和我们一样是吸收外面的流行元素。只不过广东音乐人过了一手而已。但像电灯,像汽车,我们也都是过了一手学来的,现在大家不照样都在用着,也没什么特别不好。

而广东这边,因为流行歌曲的起步就是从唱片公司做起的,而不是从音乐人手中起步的,这就使得它的商业味道比较重,当时唱片公司对原创歌曲没信心,自然原创出现的也就比较少。另外,其实如果说乐队和现场演出,广州出现得也很早,70年代末,广州就有“茶座”驻场乐队,但他们也是靠翻唱港台、欧美流行歌曲混饭吃。在《为我们骄傲》出现之后,为了支持新人大奖赛及原创作品,广州文化局规定:歌手们每晚唱港台歌曲不得超过30%。从这之后,我才真正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原创方面。

《弯弯的月亮》是典型的广东调,整个被雨水淋出来的感觉。跟整体上高亢、硬气的“西北风”完全是两种路子。我更离谱,找来了当时就觉得“声音很飘”的刘欢来唱软绵绵的《弯弯的月亮》

记者:但您似乎没经过多少酝酿,很快您就写出了《弯弯的月亮》,顺带还捧红了刘欢。

李海鹰:《弯弯的月亮》实在是个特例。写流行歌曲,其实很多时候你搞不清楚的,有些地方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更多的时候,人们的喜好和心理,你是无从琢磨。所以,并不是经验丰富就能写出最流行的歌曲来。

《弯弯的月亮》,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中国还是“西北风”盛行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把歌写成这样才能好卖,好唱。1989年,音乐电视片《大地情雨》制作组请我给他们配插曲,结果我想了想,当时真是“灵光一闪”,差不多半小时内就把曲子写好了,取了个名字就叫了“弯弯的月亮”。这首歌是典型的广东调,整个被雨水淋出来的感觉。跟整体上高亢,硬气的西北风完全是两种路子。结果写完了,录出来,很多行家都说实在太阴柔了。《黄土高坡》作曲者苏越摇着头说:“软绵绵的,儿歌一样的东西,怎么出得来?”但我更离谱,找来了当时就觉得“声音很飘”的刘欢来唱,软绵绵的《弯弯的月亮》,感觉的确让人耳目一新。更巧的是,这首歌的首播又恰逢广州电台推出全国首个流行音乐排行榜,结果导致了歌曲迅速包揽各项冠军,不但在内地走红,还反攻到了香港,现在很多人都记得香港有两个版本的《弯弯的月亮》。

当时整个中国盛行:“西北风”,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现象呢?我分析是因为这片土地跟中国太多的事情有关了。所以那时出现了很多描述这片土地的作品,像《黄土地》,《红高粱》,油画《父亲》等等。

流行音乐与时代从来都是很紧密地结合,所以自然也不能免俗地寻根。当时把陕西民歌的确挖掘了不少,而且挺有意思的,大家也都没觉得土。因为这类歌曲实际上也的确符合当时的不少年轻人的心态。摇滚,在当时,甚至现在有很多人看来都是有些另类的东西,但年轻人需要呼喊,需要发泄他们的精力,而西北风这样的唱法,刚好适合他们,积极,健康向上,充满阳刚。不过西北风作为一种歌坛的形态,出现一批是不错的,但最后演变成“非西北风不唱”就有点过了,这点也挺有意思,其实很多东西,流行歌曲也好,经济方面的也好,甚至影视也好,只要有人开头做了,大家都一窝蜂地跟过去,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弱点。

第二个十年:回望之后,不停地转身

《亚洲雄风》这些歌曲的流行背后,其实体现着另外一种思潮,就是北京的文化中心意识的体现。

记者:咱们终于说到90年代了。进入上世纪90年代,第一件值得说的事情,自然是1990年的亚运会。那次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其实对整个中国流行乐坛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由此就诞生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刘欢、韦唯等众多歌手开始大红大紫。事实上,在那前后流行起来的一些体育歌曲,已经与西北风有着明显的区别了,但与之后1993年、1994年开始的流行音乐高潮相比,又有一定的区别,您是怎么看待当时这批作品的?

李海鹰:《亚洲雄风》这些歌曲的流行背后,其实体现着另外一种思潮,就是北京的文化中心意识的觉醒。北京作为首都,拥有着被称为“正统”的文化,这种文化很不容易被同化。而任何流行文化想要进入北京这个圈子,它也必定要有一个被消化然后再拿出的过程。所以,80年代流行音乐在南方,在广东这边兴起的时候,北京并没有很迅速地跟上,但它的这种“正统”因素一旦发挥,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拥有北京特殊气质的流行元素。所以在90年代初开始,北京就开始爆发了,在那之后第一次流行音乐高峰开始,北京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行音乐中心地位,这与首都的这种特殊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处在这其中,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什么样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位置。这就跟广东不同。在广东,就算流行音乐再差,也能占据音乐的半壁江山。

香港人改《弯弯的月亮》,把歌词改成往思乡的情绪上走。其实这首歌的主旨,表现的是一种回望,一种从经济时代向农业时代的回望,一种现代人群向自己旧有的精神家园的回望,这种回望,跟寻根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是寻根。

记者:似乎我们还是得回到您的代表作之一的《弯弯的月亮》,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这首歌开始被香港人翻唱了,这在内地流行音乐界的确算个了不起的创举。

李海鹰:被香港人翻唱的,其实是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巫启贤的,另外一个是吕方的。吕方那个版本,其实是华纳香港方面购买的版权。但他们改的时候,把歌词改成往思乡的情绪上走,但对我来说,这首歌根本不是想说思乡。在那首歌写完几年之后,我仔细思考后觉得,其实这首歌的主旨,表现的是一种回望,一种从经济时代向农业时代的回望,一种现代人群向自己旧有的精神家园的回望,这种回望,跟寻根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是寻根。在我看来,我们不能否认人们都有寻找精神家园的倾向,我也有。我们国家不是宗教国家,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之前被割裂过,所以更有寻找精神家园的理由。但不论是寻找还是回望,在那个时代,都不会明白自己的心究竟该往哪里摆。就像《一无所有》里面唱的那样,“我曾经问个不休”。

记者:90年代中期,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它真正的黄金时代。从1993年开始,不管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香港、台北,几大流行音乐中心都有非常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产生,甚至直到今天依然都有人在传唱,在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您的作品,但我注意到,就在1994年时,您居然开始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了———一般情况下,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都是一位创作者开始有些走下坡路了之后,才进行的回顾和总结。但更奇怪的是,在那之后,您还有更加经典的音乐出现……

李海鹰:每个音乐人的创作,都会有高潮和低谷。在高峰的时候,这个人可能可以写出一些很有影响力的东西,结果大家就会把他的这些作品当作这个人的标杆———比如我和《弯弯的月亮》,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在同样的高水平上。我现在觉得,不管是《弯弯的月亮》还是之后的一些歌,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并没有因为一首歌而形成标杆,换句话说,我冲过去了。

1994年举办过一届我的个人作品音乐会,当时几乎全国的音乐人都在支持我。那次是在北京搞的,当时很多广东音乐人,都专程飞到北京去,买票进场来支持我,而北京的那些搞流行音乐的,也都在后台出口处站着,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姿态,一种表态支持的方式。

刘老师当时往那里一坐,一抬手,一开始,然后到了中间的部分,总之一首曲子下来,下面观众一共鼓了六次掌———连刘诗昆老师自己都乐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搞得他自己也很兴奋。

记者:好像那场演唱会刘诗昆老师也去了吧?这在当时似乎也是流行音乐界的一大创举,让一向演奏严肃的古典音乐的钢琴家现场演奏流行音乐,您是怎么做到的?

李海鹰:其实那次音乐会不是刘诗昆老师第一次在现场弹这支曲子。因为我认识他,就是在一场电视台办的宴会上看到他弹这曲子的。后来我要办个人音乐会了,突然想起这件事,就给那家电视台打了个电话,他们台长挺支持我,就给了我刘诗昆的电话,打过去,问他是否愿意在这个场合弹,他就来了。结果谁也没想到会有那么轰动。刘老师当时往那里一坐,一抬手,一开始,然后到了中间的部分,总之一首曲子下来,下面观众一共鼓了六次掌———连刘诗昆老师自己都乐了,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搞得他自己也很兴奋。

那次个人音乐会,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最值得说的一点,就是它的现场感。那次是一个完整的现场音乐会,真演奏、真唱。这比“真唱运动”早很多。在我看来,音乐的本质就是现场演奏和现场的演唱,就像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在赛前,你只能知道谁是热门,但你永远都不会事先知道,刘翔在比赛前是否会退赛。现场版的音乐最大的魅力也在于此,每个人、每一次的发挥都不相同,你不知道下一秒谁会出现意外。但流行歌坛就是这样,很多人为了稳定,宁可假唱。

记者:在今年,您又举办了一次个人音乐会,相比于1994年的那次,您觉得这次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李海鹰:我觉得,这两次个人音乐会,都是一种记录。不光是对我,对很多和我同一个时代成长起来的音乐人来说,都是一个记录。事实上我们那一代音乐人,不管是写歌的还是唱歌的,岁数也都不小了,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以后是没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了。所以,我这两场个人音乐会,对很多歌手应该也都是一种一辈子的纪念吧。这次音乐会让我同样感动的是,在中国这30年来流行音乐界的许多歌手同样都来了,而且都坐在台下看着,这在现在的流行音乐界,已经很难了。

这次的音乐会,比上一次最大的特色在于:这次居然出动了交响乐团———流行歌曲用交响乐团来伴奏,难道不值得这些音乐人留下记忆么?

第三个十年:寻找文化中一脉相承的东西

为了写《七子之歌》,我专门到外面去买闻一多全集,但从头翻到尾,也没有翻出来这首诗在哪里。后来我就想试一下,因为我的故乡中山与澳门隔得并不远,就运用了一些家乡的歌谣的感觉进去。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澳门人都很喜欢这首歌。

记者:在1994-1995年那段整个中国的流行音乐辉煌期之后,很多音乐人选择了沉寂,但您似乎既没有选择蛰伏等待下一次的高峰到来,同样也没选择继续创作同类型的歌曲。您的道路有些奇特,因为在1999年的时候,我们又听到了另外一首您堪称标杆性的作品:《七子之歌》。听说这首歌也是您的“灵感”之作?

李海鹰:这首歌的渊源也有些奇特。当时是央视要拍一个纪录片,叫《澳门岁月》,为澳门回归做准备的。当时他们邀请我给这个节目做几首歌,这个歌词是他们找来的,说是闻一多写的,关于澳门的一首诗。后来我想看看这诗的前因后果,看看闻一多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于是就到外面去买闻一多全集,但从头翻到尾,也没有翻出来这首诗在哪里。后来我就想试一下,因为我的故乡中山与澳门隔得并不远,就运用了一些家乡的歌谣感觉进去。当时根本没想过什么国家任务,但后来这首歌很受欢迎,结果被确定为唯一的主题歌曲,这些其实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澳门人都很喜欢这首歌。

记者:后来这首歌还跟着嫦娥一号上了天,是不是觉得有点无心插柳的感觉?

李海鹰:那也是他们选的,当时是国防科工委选出来,带到天上去的,他们通知过我,但也就是通知,我自己并没有对此进行过任何努力。

如今香港流行音乐没有当年在内地那么红火,很大原因也在于如今内地人的眼界也开阔了,这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大贡献之一。在眼界开阔了之后,面对香港的那些流行元素,我们自然不容易像刚开始接触时那么兴奋,毕竟现在大家的选择都很多了。

记者: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末,其实香港方面一直对内地流行音乐有着很大的影响,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甚至还出现过四大天王在人民大会堂同台唱歌的壮观景象。但进入新世纪之后,香港流行音乐对内地的影响看起来正在减弱,甚至现在香港歌手的专集,也几乎必备普通话版了。

李海鹰:香港流行音乐的问题其实很复杂。整个香港的繁荣,都与大陆息息相关。不管是转口贸易,还是它的经济对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辐射,都可以算做一体化基础上的真正共同繁荣。香港的流行文化也是,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吸收外来元素到自己引领地区流行趋势。内地之前对香港的趋之若鹜,也跟当年香港向西方、向日韩学习流行一样。如今香港流行音乐没有当年在内地那么红火,很大原因也在于如今内地人的眼界也开阔了,这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大贡献之一。在眼界开阔了之后,面对香港的那些流行元素,我们自然不容易像刚开始接触时那么兴奋,毕竟现在大家的选择都很多了。

流行文化这种东西不像法典那么至高无上,也没那么严谨,更不需要太过认真地去总结一套理论,进行研究。流行文化就是这样,该自然沉淀的,就会自然沉淀下来,过了很多年之后,变成经典。像《弯弯的月亮》之类的歌曲就是。这种东西,应该是古今如一的。因为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像《阳关三叠》这些名家诗词,其实在古代它就是流行歌曲。有人告诉我,他们考证当年的阳关城,真是在城西就有那么一排酒楼,唐代酒楼就有唱曲儿的,估计在那里唱的歌,《阳关三叠》自然免不了,那时就是这样的风俗。

流行文化的发展则要更多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主导。就像流行音乐,它和古典音乐,和“文革”及在那之前的歌颂音乐都不相同的是,流行音乐唯一的评判标准,是公众是否喜欢,听起来很民主的样子,但也很现实。

记者:来之前我把您这几十年来的代表歌曲又翻听了一遍,感觉您这些年来创作的歌曲,都有点曲风偏软,这是不是跟您生活在南方有关?因为我们听香港流行音乐,也很少能听到那些比较硬朗、比较铿锵的歌曲,当然,摇滚除外。

李海鹰:1994年时,曾经召开过南北流行音乐人的一个研讨会。但就我个人而言,并不认同这种地域性的划分。我承认我的歌大多都是走偏轻柔的路子,但我觉得这更多是与作者自身有关,而单纯地根据地域划分南派北派,并不科学。因为流行音乐属于文化的范畴,中国的文化,又有着悠久的历史,就算中央集权开始,也有2000多年了。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都是从中央辐射开的。就算你说南方、说广东,广东这几千年来同样是在中央统治下的,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制度,所以,就算划分也只能是分个人。

不过,如果真要说南派,我觉得广东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虽然一直处于中央的统治范围之内,但自古以来始终被中央认为是“蛮夷之地”,处于“化外”,中央对它的要求也不高,接受统治就行,所谓的“教化”程度并没有那么深,对所谓文化正统的观念也没有那么深。这样的先决条件也就决定了广东在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没有内地其他原来文化中心圈的那些地方那么多障碍。接受新思想、新思潮比较容易———包括我们自己,谁都不会把广东当作是中国的中心。所以,你看清朝末年,同盟会辛亥革命也好、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也好,都是从广东起步,因为他们容易接受这些思想。不过,广东人接受了新思想,要想再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进京,打入文化核心层,让文化中心的人也接受。所以你看当年康有为要实施自己的主张,就必须进京,革命也必须北伐,打到北京才行。

所以,前段时间广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我觉得想法很好,我非常支持。因为广东的文化思想本来就领先,而因为经济建设领先全国,文化硬件配套建设得也不错,如今在软件上也开始下功夫,自然应该有这样的一个目标。但是,这种建设不能偏,广交、广芭这些团队应该有,但这些得搞出一些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东西。而流行文化在广东本来就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流行文化的发展则要更多依靠市场,而不是政府主导。就像流行音乐,它和古典音乐,和文革及在那之前的歌颂音乐都不相同的是,流行音乐唯一的评判标准,是公众是否喜欢,听起来很民主的样子,但也很现实。

我做的是音乐,是流行音乐,所以我要在浩瀚的武器库中寻找,在精神方面去寻找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记者:进入新世纪之后,您的创作似乎又开始转移方向了,近年来以影视作品的音乐居多,为什么呢?

李海鹰:其实从《七子之歌》以后,我的主要精力就已经投放到影视方面的音乐上了。因为我不是很想做实验性的音乐,不想做只被专家们认可的东西,我喜欢做让大众认可的东西。这也算是我自己的方式吧,因为在我看来,古典和流行,没界限。不管什么时候,人们对于比较有特点、有张力、大型的、精致的作品,都会有一定的期待,这也是我的目标和方向了。

记者:搞了这么多年的流行音乐创作,也出了如此多的精品,您应该也算得上是广东流行音乐界的翘楚了。就您看来,您的创作之路对后来的广东流行音乐界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可以这样说,因为您的创作风格,导致了整个广东流行音乐界的风格变成了现在这样相对集中?

李海鹰: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流行音乐创作,属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模式,如果说对我有影响的流行音乐人,我不能不说,当年的邓丽君的确算一个。但流行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不能说是由一个人来进行引领或者影响。它是由很多人、很多歌、很多创作人共同制造出来的。而且,广东的特色就在于,它在这几十年来,一直在思想方面引领全国风气之先,这也就决定了广东的创作人不可能只接受一种单一的模式和风格的熏陶,更无从谈起让某一人统领谁。我唯一认可的,是自己的创作人身份。而创作人的工作,只是去做,文化创作的事是个人的,但不是主观的。所谓的引领一时风气之类的,只能是后人来进行总结。

不光是人,我觉得作品也一样。一部文化作品,该有多大的影响力,就会有多大的影响力,这不是行政上的干预就能起作用的。你看,曹雪芹就不用去想什么领导方面的问题,他的作品开始是禁书,但在现在来看,不照样是经典?而创作者则不应该在作品一出来就急着去关心它的社会反馈,得沉下心来,制作一些有价值的、有思考的东西,走自己独特的路,一个创作者得耐得住寂寞。我觉得作为作者,就该写点自己的东西,你又不是搞行政的,总想那些奖做什么?

记者:从现在看来,您的这些歌曲,曲风实在多样,但您给人留下的经典作品,在您说来可都是“灵感之作”,能不能透露一下,这么多年支撑您的“灵感”的源头是什么呢?毕竟很多音乐人,在写完其中一些的优秀歌曲之后,创作能力便开始减弱了。

李海鹰:要说源头……还得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我研究传统文化,不是上下五千年一起看,我是从古代吸取营养,然后作用于现代。我觉得,1842年之后,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就开始变了,到胡适,“五四”之后又变了。我觉得自从“五四”之后中国就一直没有好的、可以算得上是流行作品的东西出现。所以我看的一般都是祖宗的文化,看1842年之前的东西。但我研究这些,不是单纯地去做研究,或者说将古代的东西保存下来。像我也看戏剧,但并不是想把昆曲保留并发扬光大。我做的是音乐,是流行音乐,所以我要在浩瀚的武器库中去寻找,在精神方面去寻找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从元明清的剧本,到古代的伦理、道德,在现代看起来,很多东西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础,战乱和动荡环境下产生的东西,不会是这个民族生存的基础。所以,我之前说《弯弯的月亮》时大家都在寻根,都在回望,现在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根,那就是我们无比深厚的传统文化。

而且,如果说吸收,我认为更应该吸收它最根本的东西。在我看来就算是传统文化,其中太多具体的东西也都有它的高峰和低谷。像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高峰。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有人把它玩到头了,让后人只能望其项背,无法超越了。但这些东西里,又有一脉相承的东西,就像《红楼梦》里也有诗歌,但我们任何人都不会说,《红楼梦》里的诗歌超越了所有唐诗。我想,我要吸收的就是这些一脉相承的东西。

李海鹰作品音乐会 用音乐讲述他的故事

2008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的焦点,她终于来到我们身边。李海鹰又一次挥笔写下《祝福北京》这首由韩红演唱的歌曲。她包含了人们对北京2008的深深祝福,更道出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热切心声!祝福北京,为祖国歌唱。

以祝福北京奥运为核心主题,以“跨界音乐”独有的文化品牌为基点,该音乐会将全新演绎李海鹰创作的经典作品,并通过流行时尚的国际化音乐语言,激情呈献一台穿越南北时空的“跨界音乐与现代电视特技”完美结合的视听饕餮盛宴。

李海鹰用音乐讲述他的故事——用一生的创作、一线的演员、一流的交响乐团及合唱团、电声乐队、一流的现场灯光、舞台效果等众多台前幕后国内顶阵容的加盟,共同打造出具有真正文化品牌意义的「2008祝福北京」——李海鹰作品巨星璀璨大型交响音乐会。2008年7月7日将在广州万人体育馆激情奏响。届时广州电视台、广东电台将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3套及4套黄金时间向全国及北美地区进行转播。

「2008祝福北京」——李海鹰作品巨星璀璨大型交响音乐会着重体现“当代中国现代音乐”特色,音乐会拟定以80年代、90年代、21世纪为乐章划分,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发展的辉煌历史,彰显作曲家独具的人文精神和他所出生成长的城市风貌,通过大型情景歌舞和舞美特效等艺术手段的运用,达到舞台设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艺术表演与电视晚会的统一,在璀璨的交响音画中将音乐会推向高潮。本次音乐会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而且具有浓郁的艺术特色。该音乐会的欣赏性、艺术性远远高于单一的演唱会表现形态,和一些晚会形式大于内容的不足。通过音乐会传播奥运精神、彰显奥运文化,达到对奥运文化、当代中国现代音乐艺术的汇聚和共融!

「2008祝福北京」——李海鹰作品巨星璀璨大型交响音乐会,是一台全新概念的原创音乐会,他融合了交响、流行、民族等的跨界音乐元素,以及现代电视舞美的前卫包装元素。由李海鹰亲任指挥,联手广州交响乐团、广州工人合唱团、小云雀童声合唱团及中国顶级的电声乐队与众多中国顶级歌唱家、当红明星刘欢、韩红、孙楠、谭晶、韩磊、毛宁、孙俪、韩雪、吕薇等。

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中国近代更是诞生过冼星海、马思聪等伟大的音乐家。70年代末广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曾经诞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极具影响的音乐大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平民色彩,成就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半壁江山。作曲家李海鹰正是这个时代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作品无不充满了这块热土的象征和时代记忆,他的音乐正是从这里开始走向全国,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音乐艺术的宝库。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音乐盛会,期待李海鹰用音乐讲述他的故事。

李海鹰的主要作品

1. 我不想说 (电视剧《外来妹》主题歌,杨钰莹演唱)

2. 弯弯的月亮 (电视艺术片《大地情语》插曲,刘欢演唱)3. 牧野情歌(李玲玉演唱)

4. 七子之歌

5. 中国军魂(电视剧《亮剑》主题歌,合唱)

6. 爱如空气(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插曲,孙俪演唱)

7. 走四方 (电视剧《一路黄昏》主题歌,韩磊演唱)

8. 过河(潘长江小品插曲)

9. 我的爱对你说(电视剧《女人天生爱做梦》主题歌,叶倩文演唱)

10. 心中的安妮 (毛宁演唱)

11. 从何说起 (陈奕迅演唱)

12.蔓延(谭晶演唱)

13.盛开的牡丹(宋祖英演唱)

14.我们的孙中山(中山纪念中学学生合唱)

15.风无心(电视剧《皇粮胡同十九号》的主题曲,容祖儿演唱)

2 副主任医师

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儿童保健工作近30年,主攻儿童营养的研究,对婴幼儿喂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和儿童营养性疾病有所擅长。曾参加过《全国城市儿童母乳喂养率的调查》,《首届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并负责学龄儿童智力缺陷的评定》,《儿童流感疫苗的监测》,《城市儿童营养与慢性疾病的相关调查》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加强社区保健服务提高城市婴儿母乳喂养率的研究》、《城市社区保健规范化管理的应用》、《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因素的分析》、《城市社区儿童贫血的研究和预防》、《6063例儿童血铅水平的分析研究》。

3 河南辉煌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

李海鹰,,男,出生于1967年8月,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信息处理显示与识别专业,本科学历,工程师。1990年至1993年在河南思达电子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1994年10月起任郑州辉煌董事长兼总经理;2001年10月至2004年2月任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2004年2月至今担任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先生曾主持开发出ST-9020单项电能表校验装置,智能抗干扰光电头等产品,参与客车空调发电车运行监测记录系统的研制;曾参加铁道部TJWX-2000型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联合攻关组并担任攻关组组长,该产品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鉴定;曾参与WLDJ-I型网络调监系统、调车信号复示及站内调车安全监控系统等的研制。曾荣获郑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03年度郑州市优秀企业厂长(董事长、经理)称号,并获得2005年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4月被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等三单位评为“跨越式发展优秀人物”。

4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县长李海鹰

领导县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财政、审计、土地、规划、编制工作。

5

基本情况

姓 名: 李海鹰

性 别: 女

职 务: 无

职 称: 副教授

学 历: 硕士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运输组织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仿真、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科研项目与学术活动

自2000年至今,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铁道部项目“提速情况下编组站到发线数量的合理确定及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相关技术政策改革的前期研究”、“全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效果评估”、横向项目“接触网图形处理和设计软件”等课题。作为项目主要承担者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铁路运输信息化的研究――决策支持与综合应用系统的研究”以及“铁路枢纽运输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编组站自动化改造的后评估”、“沈阳地区利用枢纽铁路发展城市旅客运输的实施研究”、“铁路运输模拟系统的研究”、“基于路网的列车运行及组织模拟系统的研究”、“路网货车集结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等30余项部级项目。

教学工作

开设课程:

《铁路车站及枢纽》、《交通港站及枢纽》、《计算机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C程序设计》、《驼峰设计》、《运输能力理论》、《车站能力计算》、《铁路通过能力计算及加强》、《编组站自动化》等。

学术论文与著作

参编教材:

1、 国家“十五”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交通港站与枢纽》(副主编);

2、 高校国家级重点教材《铁路车站及枢纽》(第一、二版),获铁道部第四届优秀教材一等奖,2001年北京市教育成果二等奖;

3、 《铁路站场及枢纽》(第二版,西南交大出版社);《铁路运营管理自动化》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