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陵中学
释义
1 南京市金陵中学

金陵中学也是一座面向国际的名校,坐落在南京市中心,毗邻南京大学,对面是人民中学,校园面积75亩,现有校舍3万6千平方米,闹中取静,环境优雅,是南京市属学校中唯一的“花园式学校”。同时,在上海市、宝鸡市也有同名中学。

中文名:金陵中学

简称:金中

创办时间:1888年

类别:公办中学

知名校友:高行健,陶行知,厉以宁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

原名:汇文书院

学校简介

她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的汇文书院,至今已有122年的办学历史。现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首批五星级独立高中国家级示范高中

目前,金陵中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知名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经常组织师生间的互访和交流活动。

发展历史

肇始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由美国美以美会(Methodism)创建的汇文书院(University of Nanking)。

1890年,汇文书院创办成美馆,正式设立中学部。

1910年,汇文书院与益智书院、基督书院合并,创建金陵大学(Nanking University,1952年合并于南京大学),中学部遂更名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简称“金大附中”),张坊先生长期担任校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金陵中学西迁至四川万县,并开设成都分部。

1939年起,金陵中学南京留守人员恢复办学,由陈嵘先生任校长,校名先后为金陵补习学校、鼓楼中学、同伦中学、金陵中学。

1946年抗战胜利后,金陵中学从四川迁回南京。

1951年,私立金陵中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中合并,改名南京市第十中学;

1988年,恢复“金陵中学”校名。

金陵中学师资优良,设施齐全,设备先进。

著名校友

一个多世纪以来,数万学子从金陵中学走出,以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其中成就卓著者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建筑大师、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工程热物理学科创始人吴仲华, 文史学家程千帆,经济学家厉以宁、吴敬琏,生物学家傅新元,世界微分几何学界青年领袖田刚等,还有齐康等二十多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因而被誉为“英才摇篮”。

通讯地址

金陵中学: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169号 邮编:210005

河西分校: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60号 邮编:210019

学校校歌

金陵中学校歌

词:胡小石

曲:H. S. Thompson

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

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

钟楼嵯峨,教育之宫,桃李坐春风,

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注:1988年以前,第三句歌词为“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

民国时期,金陵中学始终与金陵大学保持密切关系,乃至于共同使用一首校歌。这首歌名为"Annable Lee",为19世纪美国诗人H. S. Thompson创作,不久为康奈尔大学用为校歌。1930年代,金陵大学也采用这首歌曲为校歌,并由国学大师胡小石作词。这首歌曲,不仅旋律简洁而不失端庄气势,又有大师填词,可谓气势不凡。1988年南京十中恢复校名和校歌,其中第三句歌词改作:钟楼嵯峨,教育之宫,桃李坐春风。虽更切合金陵中学实际,但毕竟不是大师原作了。胡先生所以言“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是因为金大由文理农三院组成,而林农学科尤为突出,后来的南京农业大学、林业大学都源自金大。国内生物和农林学界的开创性学者,很多都是金陵中学和金陵大学的校友。故而,胡先生文理与林农自有其道理。

在1949年以前,金陵中学的小礼堂,曾经是每周都要进行礼拜唱诗的礼拜堂,学校庆典也在此齐唱校歌。图书馆则称作琥珀厅,曾经是青年会和金大图书馆的所在地。这洋溢着贵族气息的校歌,只有与钟楼的钟声、小礼堂的钢琴,图书馆与东课楼的红屋顶相伴,才显得它历史的沧桑和气质的高贵。

该校歌在2012年1月份成为金陵中学的上课、下课铃声。

校训

金陵中学校训

老校训“诚、真、勤、仁”

——“以诚为本” ,“唯真是求” ,“勤勉执着” ,“以仁为怀”

现校训“严谨、务实、创新”

师资力量

金陵中学师资优良,现有江苏省教授级教师6人,特级教师9名,市学科带头人23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7名,高级教师105名。同时,外聘在宁教授、博导、院士担任兼职教师。

金陵中学崇尚严谨、务实、民主、创新的教风,教师敬业爱生,不仅本学科业务精良,而且广泛具有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英语口语等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一批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已经构成师资的核心力量。

教学设施

金陵中学设施先进,所有教室均已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拥有6130平方米的科学馆,以及一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新建的6600平方米的高中教学楼已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建成了校园网,计算机通过光纤进入国际互联网。电教中心设有闭路电视系统、电视演播厅、学生电视台。近年学校投入百万巨资建立创新实验室,配有太阳能汽车、40级双翼飞机、尖端放电演示器等百余种实验及演示设备,此举在普通中学中具有开创性。

学校管理

金陵中学具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增设了汉字书写、普通话、计算机、英语四项等级考试,开设了30余门学科类及体艺类选修课,并常年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每周举办专家学者讲座,学生每学期均能选听10余场专家讲座,从而建立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

学校发展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增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和创造。

在2000年“中国航天之星”评选活动中,南京市入选的5个设计方案均出版金中学生之手。

王同晖同学设计制作的速变角锯弓,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发明一等奖

王珂同学曾设计出价值百万的电脑软件,1998年被美国微软公司认定为当时全球最年轻的电脑专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校遵循邓小平“三个面向”指示和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逐步深入教育改革。1996年开始,先后实施了《以学分制为制约和激励机制的高中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方案》,举办了高、初中实验班,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提高全面素质发展个性特长方面成绩显著。

办有文学期刊《精灵》,学生月报《金钟报》等,并聘请黄蓓佳、苏童、叶兆言、毕飞宇、费振中等著名作家、评论家为文学导师。

体育、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可利用五台山体育场馆、设备根据兴趣选修各类体育科目,如田径、游泳、保龄球、高尔夫球等,

同时学校的管乐团、民乐团等各艺术团体和摄影、书法、素描等各兴趣小组也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

2007年08月,金陵中学女子篮球队夺得亚洲中学生女子篮球冠军,并曾多次获得全国冠军及 省、市比赛冠军。

2000年,金陵中学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金陵中学学生已荣获国际中学生数学和信息学奥赛金银牌多枚。

该校是省、市德育先进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为了扩大优质资源,金陵中学在南京新城区中心——奥体中心旁征地230亩,建设“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分校的筹建,特别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已经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育部陈至立部长、韦钰副部长等领导都曾视察和访问过金陵中学,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校教科研室的领导下,九五期间,学校开展了“高中素质教育中的考核评价及学分制研究”等十多项国际、国家、和省市级课题研究活动。十五期间,该校又开展了“完善学分制,构建多元化的高中课程体系的研究”等五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科研经验。

2008年,金陵中学、拉萨路小学、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联手,投资一亿,创建了‘金陵汇文学校”,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该校拥有优秀先进的设备,幽雅的环境,尽职尽责的老师,是鼓楼区最大的初级中学。

金陵中学,你人生的亮点,无悔的选择!

国际交流

金陵中学是一座面向国际的名校。目前,金陵中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知名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经常组织师生间的互访和交流活动。

教学成果

在南京教育界流传着“学科竞赛在金中”的美誉。金中学生先后荣获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赛金牌3枚,银牌1枚,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专项一等奖1名。近三年竞赛成绩继续捷报频传,学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23次,省级一等奖19次,国家级一等奖9次,国际级一等奖4次。

金陵中学高考升学率和推进率在全市普高系统中独占鳌头,联合创办的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金陵汇文学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等分校,办学效益优异,都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交通路线

金陵中学乘车指南

地铁1号线 珠江路站下

地铁线路 (迈皋桥—小行6:00-23:00 迈皋桥—奥体中心6:00-22:10)

8站以内:2元;9-12站:3元;13站-16站:4元

迈皋桥 - 红山动物园 - 南京车站(南京站站) - 许府巷(新模范马路站) - 玄武湖公园(玄武门站) - 鼓楼- 珠江路 - 新街口- 张府园 - 三山街- 西街(中华门站) - 安德门[南] - 小行小区(小行站) - 中胜 - 元通 - 奥体中心(共16站)

1路 珠江路站下

南京车站(南京站) - 珠江路(南) - 夫子庙(北)

6路 珠江路站下

高力家具港- 珠江路 - 清凉山

16路 珠江路站下

润泰市场 - 珠江路(南) - 南京西站

25路 珠江路站下

牌楼(石林家居广场) - 珠江路(南) - 北崮山

28路 珠江路站下

长途东站 - 珠江路(北) - 湖西街33路 珠江路站下

雨花台南大门 - 珠江路(北) - 南京车站(南京站)

34路 珠江路站下

中山码头- 珠江路(南) - 瑞金路

35路 珠江路站下

红山动物园 - 珠江路(北) - 集庆门

38路 珠江路站下

西街(地铁中华门站) - 珠江路(南)- 五塘村

48路 珠江路站下

紫鑫中华广场- 珠江路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65路 珠江路站下

宁工新寓- 珠江路 -- 双桥门(总站)

91路 珠江路站下

郑和南路- 珠江路- 21世纪广场

100路 珠江路站下

安德门[南] - 珠江路(北)- 挹江门

132路 珠江路站下

长途客运北站 - 珠江路 - 莲花桥(北门桥)

801路 珠江路站下

夜间线路

南京车站(南京站)- 珠江路(南) - 夫子庙(北)

806路 珠江路站下

夜间线路

富贵山 - 珠江路 - 清凉山

816路 珠江路站下

夜间线路

公交总公司驾校(公交四公司) - 珠江路(南) - 南京西站

27路 (由南向北单向) 长江路站下

农花村- 长江路 - 新街口(南)

29路 长江路或华侨路站下

柳营- 长江路 - 华侨路 - 五洲装饰城

51路 长江路站下

太阳城- 长江路 - 新街口(东)

60路 长江路或华侨路站下

卡子门(北) - 长江路 - 华侨路 - 育才公寓

68路 长江路或华侨路站下

月苑南路 - 长江路 - 华侨路-湖西街

2 上海市金陵中学

上海市金陵中学 上海市金陵中学为黄浦区的一所完中,于1956年由上海市北郊中学分校(原沪江大学附中分校),与上海市建工初级中学合并而成,校址为原法国驻沪领事馆。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其中高中12个班。校长江华与书记曾强是好友,教职工153人,其中教师113人,高级教师22人,特级教师1人:范世民,现有二位学科带头人,二位学科带头人带头退休,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99%。学校已形成一支有良好师德、业务优秀的骨干队伍,其中有上海市优秀政治教师钱夫人、物理学科带头人范世民、“我心中的好老师”金奖获得者王涛、市园丁奖获得者宋涛、被同学们爱称为“金陵双涛”。市优秀班主任奚丽勤。妖魔教师邱晴。数学领军人陈涉。四十多年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优秀毕业生。近期来,学校发扬学校办学特色、严格管理、积极开展教育改革,使学校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声誉。

3 宝鸡市金陵中学

学校简介

宝鸡市金陵中学是一座花园式学校,是首批命名的省级示范初级中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500多人,教职工104名。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代教育设施齐全,建有较高规格的塑胶操场。拥有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等。并建起了学校网站。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志存高远,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学校发展,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国际级先进教师3人,省、市、区各级教学能手24人,中高级教师4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金陵中学已步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坚持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将是金中追求的目标。

金陵中学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校园寄语

这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壮美史诗。从风雨中诞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时代鼓点铸就了坚毅品格;于漫天硝烟中洗礼,战争炮火锤炼了顽强意志;在改革春风中腾飞,世纪大潮赋予了博大胸怀。22载奋斗不息,从一所仅有几个班级的袖珍学校,成为一座拥有24班级1500余莘莘学子的陕西省示范中学!沧桑巨变,苍翠欲滴的松柏便是她忠实的见证,岁月如流,岁月如歌!

这是一幅赏心悦目的壮美画卷。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丰厚人文蕴涵,光荣革命传统,呈现出亮丽的底色;鲜明办学特色、一流教育质量,笔笔浓墨重彩的渲染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里,配备了崭新的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象征性建筑雕像“升华”,成为升华花季少年人生的乐园;“金陵中学图书实验楼”是其醒目标志;这里锻造出德艺双馨的教师群体,师德高尚,敬业爱岗的全国模范教师李京玲、张应儒等老前辈,是其杰出名师;这里,走出了多少人间精英、国家栋梁,刘大威、周宏伟、高海靖、赵振宇、郭琛、刘真等等是其优秀学子的典型代表。22年奋斗不息,这里枝繁叶茂,花香果硕,这里花团紧簇,绿树成荫;这里学子书声朗朗,人人奋发意气。金陵园便是她亲切的名字,金陵园是花园,金陵园是乐园,金陵园是智慧园。给人遐思,令人自豪!

光荣属于过去,未来催人奋进。金中人从不自满,永不止步,决心在新一年里继承、创新、超越。崭新的蓝图业已绘声绘就,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以科研为先导,以质量为生命,促成两个“提升”---教育理念的提升、人的素质的提升;实现新的跨越---金陵中学成为陕西省乃至国家级精品名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