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姬石乡 |
释义 | 姬石乡成立于1992年,是原郾城县的一个年轻乡镇,2004年漯河市区划调整后,归属召陵区。全乡辖19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174个村民组,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人口3.9万。 乡镇概况姬石乡成立于1992年,是原郾城县的一个年轻乡镇,2004年漯河市区划调整后,归属召陵区。截止到2006年底全乡辖19个行政村, 35个自然村,174个村民组,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人口3.9万人。 乡镇辖区姬石乡代码:411104202。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姬石村、大闫村、高庄村、范寨村、庙陈村、杏树王村、黄集村、陈庄村、大周村、罗庄村、肖王村、小潭村、康洼村、桂王村、付庄村、韩庄村、宋砦村、胡桥村、武庄村35个自然村。 乡镇沿革原属黑龙潭乡,1992年析置姬石乡。漯(河)界(首)公路东西穿境,辖宋寨、庙陈、罗庄、高庄、黄集、付庄、杏树王、姬石、大阎、陈庄、武庄、小潭、康洼、范寨、肖王、大周、桂王、白庄、韩庄、胡桥20个行政村。2004年由原郾城县划归召陵区管辖。 乡镇优势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姬石乡是召陵新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全乡的西部、北部为美丽的沙河环绕,南部毗邻漯周路省道,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横贯东西的常付线省级公路交汇于此,距京珠高速北站5公里,南站3公里,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全乡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文化特色明显,前景广阔。过去姬石是一个以窑业为主的乡镇,窑场拆除后,乡党委、政府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青椒、蕃茄先后通过河南省绿色委员会的产品认证和基地认证;北部的反季节蔬菜、嫁接西瓜、无公害散养家禽等农产品,申请注册了“许慎”商标,成为城乡居民喜爱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大地贸易养殖公司存栏规模达1500头以上,由中、韩双方共同投资兴建的双汇九鑫牧业是全国一流的种猪繁育基地。 工业概况区划以来,乡党委、政府依托区位优势,强力实施工业强乡和招商引资战略,兴建了设施齐全、服务优良的特色工业园区,为外来企业搭建了良好平台。 文体卫生随着新区发展,姬石乡境内常住人口急剧增加,房地产、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项目及餐饮、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许慎文化园的兴建、漯河医专的整体迁入,围绕学校教学、生活服务、旅游观光等产业同样具有光明前景。姬石已经成为外来企业抢滩的宝地和投资兴业的乐园。 产业发展一发展方向 1、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2、借助许慎文化园开发、沿河景观开发、近郊观光农业开发,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 3、抓住双汇产业化工程优惠政策,发挥近郊优势,发展规模养殖业、绿色种植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4、依托新区所在地优势,围绕新区社会化服务发展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 二具体发展规划项目 1、生产性工业项目。扩大新型建材、中草药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的规模,新建成一批工业生产性项目。 2、规模养殖项目。发展生猪、黄牛、无公害散养家禽为主导的养殖业,以北区五个行政村为中心打造畜禽产品供应基地。 3、观光农业项目。在靠近新区的行政村建设绿色水果蔬菜采摘园、特色农产品种植园,和许慎文化园、沿河景观带相联结,形成文化、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带。 4、第三产业项目。以宋寨文化商贸中心为龙头,吸引一批餐饮、文化、商贸等大型连锁企业入住,为新区搞好社会化服务。 5、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新区成立后,常住人口增长较快,房地产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项目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