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释义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简称信工学院、信工)伴随着学校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2002年的春暖花开之季,湖北民族学院的“朝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诞生了。

学院简介

自从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以来,历届领导班子就始终注重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建设。并带领全院教职工,认真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发挥优势,强化措施,与时俱进。办学思路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准确,造就面向基层、面向企业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人才。目前,学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迄今为止已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1300余名电气工程技术人才、输送了900余名计算机专业人才、300余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信息工程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师资培养、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余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校级学术骨干10人;硕士48人,博士及在读博士8人。现已基本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力量雄厚、朝气蓬勃、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在科研方面,自2002年建院以来,学院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1项,其中省部级项目2项,地厅级项目17项,院级项目26项,横向项目6项,科研经费达到135万元。同时,学院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篇,权威期刊4篇,重要期刊19篇,核心期刊65篇。另外,该院出版专著及教材9部,获得州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

为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及实验教学人员的培训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2002年至2008年,学院投入设备费800多万元,新建了通信原理实验室、DSP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ARM实验室、PLC实验室、电机与控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改造了EDA实验室、自控II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为达到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及优化,学院又对实验室结构进行了调整,建成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实验中心1个,校级创新基地1个,设备总价值达到1200多万元,使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完全满足各专业教学要求,并承担了全校47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任务。

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稳步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并广泛整合各种资源,与省内外名牌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机构签署联合办学协议,合力铸造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近几年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以德育为首位,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以学生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促进学生全面成人成才为目标,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生培养新模式。

经过全院师生团结一致,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该院整体办学条件增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明显,人才培养质量逐渐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院风,处处洋溢着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外语、计算机过级率、考研率、毕业论文(设计)优秀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逐年上升。近五年有130人考取了国内名牌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硕士研究生。2007年该院共有31篇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占全校获奖数的30%。学院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经过近两年的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反馈,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吃苦精神强,社会适应性强,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工程学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继续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科研、育人环境,运用构建现代大学的创新理念,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增强办学实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学院领导

院 长:谭建军

党委书记:李军

副 院 长:谢坤武

副 院 长:梅延玲

副 院 长:郑明辉

正处级调研员:毕晓玲

师资概况

总体情况

全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师75人,含高级职称20人,占29%,中级职称23人,占31%,有省跨世纪学术骨干1人,校学术骨干8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34人,在读硕士6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41人,占58%。在科研方面,2000年科研立项项目,省厅级2项,院级10项;2001年省级立项1项,院内立项2项;2002年省级立项2项,州内立项1项,院内立项5项;2003年院内立项21项,参加科研项目人数比例达100%;2004年省级立项3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院内立项5项;2005年院内立项5项;2006年省级立项1项,州内立项3项,院内立项30项;2007年国家民委立项1项,省级立项2项,校内立项11项,横向合作项目1项。自1999年以来,共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教材7部。2002年,我院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学校科技成果奖三等奖3项;2005年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06年获省级课件评比三等奖一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师资队伍

教 授:

李清政 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1959年11月生,在职大学,双学士,教授,恩施州电力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校学术骨干。1983年8月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专业,1993年12月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教育专业,1981年1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湖北民族学院电气工程与应用物理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党总支书记、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育学院院长。现任湖北民族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教材3部。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谭建军 男,出生于1960年8月,利川市人,蒙古族,大学本科学历,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是民建湖北省委常务委员、民建恩施州委主委、湖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恩施州第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高等院校电子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信息化协会常务理事。谭建军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成果一项,国家专利二项,省优秀教学成果3等奖一项,专利博览会金奖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编著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一部,主审教材一部。指导的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多次获得省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并获得省优秀论文指导奖。在指导我校大学生首次参加全国电子制作大赛中,其指导的作品获得湖北省赛区一等奖。

梅延玲 女,中共党员,现为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信息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几年来,主持省厅级重点科研项目2项,参与多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EI收录一篇,并获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现为湖北民族学院学术骨干,主要研究方向电磁理论。

毕晓玲 女,教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主要从事于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一项,主持省民委项目一项。2007年获得湖北民族学院第三届“教学明星奖”。

张学哲 男,教授,湖北省教育厅教学巡视员,河北省辛集市人,1948年9月出生,毕业于湖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曾担任湖北民族学院计算机与数学系分管教学的副系主任、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从教四十余年,担任过本、专科及硕士课程教学,所任课程有BASIC语言程序设计、PASICAL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U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文化基础以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数学教育学、初等数论、初数研究、高等几何、高等数学、离散数学、代数拓扑等近二十门课程。主研领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应用、信息教育与数学教育,在省级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之独到见解与创新发现为同行所公认,并为国家级文摘期刊所收录,同时,还被北京师大等重要网站全文转载。

副教授:

雷随斌 谢坤武 袁海林 谭明佳 李劲 叶斌 曾仑明 杨庆

张昌华 孙永发 钟建伟 陈功贵 谭忠祥 郑明辉 周惠华

高级实验师:

黄晓凡 叶燕 高发桂 平爱红

讲 师:

孙先波 杨顺钰 谭洁 陈世强 贺刚 胡坤华 陶 勇 杨兴忠

向丽萍 向静 李艳 段昌敏 宋庆燕 陈自根 张华

姚红英 李时东 高仕宏 黄勇 廖 宇 廖红华 向军

助 教:

李敏 郭黎 刘嵩 来国红 李超

李沁 刘清明 高林 易金桥 方芳 胡山 方海兵 孙玲娇

实验师:

刘利平 余娅 刘中华

助研究员:

戴红梅 龚 敏

校级学术骨干:

梅延玲 毕晓玲 谢坤武 袁海林 郑明辉

陈功贵 杨 庆 李 劲 叶 斌 叶 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