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合浦珠还
释义

成语

合浦珠还 拼音:hé pǔ zhū huán

一般写作“珠还合浦” 比喻人去而复回或物失而复得

原文

尝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产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记极,珠逐渐徙于交趾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译文

孟尝被派到合浦做太守。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趾接界,常常互相通商,买卖粮食。原先时的宰守官吏们大多都是贪婪污浊之人,巧立名目让老百姓去采集珍珠,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珠贝于是都迁往交趾海域去了。因此商人不来买卖,当地百姓没有钱财,有不少人饿死在路边。

孟尝到任后,革除更换先前的敝政,为民众谋求利益。还没有超过一年,原来离开的珠贝全都返还(合浦海域),百姓都回到以前的旧业,商货又流通起来,(孟尝)被(百姓)称誉是神明之人。

解释

合浦县,原属广东,现属广西,因为是沿海县,水产发达,特别是产珍珠著名,现用“合浦珠还”比喻失物复得或人去复还。

近义词:物归原主、合浦还珠。

尝:孟尝

迁:升迁,指官位调动

徙:迁移

易:更换

贸籴(dí):买卖粮食

贪秽:贪婪秽浊

诡人采求:巧立名目让老百姓去采集珍珠。

记极:极限

行旅:往来的人

至:到

人物无资:百姓没有钱财

逾:超过

为:是

句子翻译:百姓皆返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百姓都回到以前的旧业,商货又流通起来,(孟尝)被(百姓)称誉是神明之人。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址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

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而~,君幸足矣,穷问何为?”

近义词

物归原主

典故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 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 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 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 越来越少了。 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 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 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 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 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 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