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业余无线电俱乐部
释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业余无线电俱乐部(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mateur Radio Club,简称HITARC),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在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hinese Radio Sports Association 简称CRSA)的指导下设立的学生组织。她隶属于校团委,是哈工大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之一(成立于1995年),以哈工大学生集体业余电台BY2HIT为中心开展各种业余无线电活动,致力于在校园内外普及无线电知识及电子技术。

1 俱乐部简介

作为哈工大高科技含量最高的社团之一,俱乐部同时也是哈工大唯一辐射半径遍及全球的社团。目前俱乐部已发展成为哈工大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社团之一,乃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哈工大争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知名大学尽了自己的应尽之责。

1.1 俱乐部宗旨

l 普及和宣传业余无线电活动,培养通信人才;

l 探索和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丰富校园学生科技活动;

l 积极组织并参与国内外各种业余无线电活动;

l 增进同世界各国业余无线电组织、爱好者之间的友谊、交流与合作;

l 在业余无线电范围内为国内外的重大活动、抢险救灾提供义务服务。

1.2 机构建设

目前俱乐部同时在哈工大一校区、二校区设立办公室(电台室),其中二校区独立于一校区活动,但以一校区为依托,受一校区统一协调管理。俱乐部内部组织结构完善合理,分为普通会员和管理层。任何俱乐部成员都是普通会员履行一定的义务,并且能够享受到俱乐部的给予的各项权利。管理层除了享受普通会员的权利,还要负责俱乐部发展和日常运转。管理层由主席团把舵,把握俱乐部前进的方向,设行政主席和技术主席各一名,行政主席负责行政部和宣传部,统管俱乐部所有外联、内部制度建设、活动策划、活动宣传等事务;技术主席负责技术部负责所有技术培训以及各类竞赛指导。三个部门在独立工作的同时紧密合作,共同为俱乐部的发展出谋划策。

俱乐部着重培养两种人才,即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同步发展。根据俱乐部成员的个人能力及兴趣爱好,将他们分配到技术部、行政部、宣传部三个部门,由部长管理。所有会员均有机会接受老会员的技术培训,学期前三个月的每周日(节假日,期中考试,特殊情况除外),由俱乐部里技术较好的人负责对新成员进行集中授课,讲解关于电台,天线,电子等方面的知识。

各部门职能简介:

技术部:负责新成员的培训,及电台天线等设备的维护。

行政部:负责活动策划,财务统计,联络成员等事务。

宣传部:负责活动海报的绘制,条幅制作,宣传策划,及俱乐部网站的维护。

1.3 指导老师

李峰:黑龙江省无线电运动委员会秘书长

刘文涛: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

赵雅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

张芸: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

1.4 常规活动

俱乐部日常活动分为电台联络、猎狐(测向)运动、电子培训与制作三大版块,各具特色,魅力无穷。在俱乐部成立至今十五年中,通过通讯实验,特设电台,远征等一系列活动,在校园内外广泛宣传了业余无线电知识,培养了一批学有特色的爱好者,联通了世界六大洲一百多个国家数千部电台,大大的提高了哈工大在全球的知名度。

同时在日常的科技活动中积极展开无线数据通讯,慢扫描电视(Slow Scan Television),卫星通讯等先进的无线电通讯方式实验,并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2.1 俱乐部大事记

俱乐部自1995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俱乐部的成长就像一个孩子,从带着国内众HAM的祝福呱呱坠地,到学校团委的倾力支持和国际HAM的友情扶助使得BY2HIT顺利开台,从咿呀学语,到山川海洋间的纵情探索,到培养通信人才和义务服务回馈社会,我们不能不惊讶地说,她已经成熟了!每张照片的背后都写着一段故事,一张张照片串起了俱乐部的成长史。我们一起来翻一翻老照片,欣赏俱乐部成长的精彩吧!

张健、蒋继新、周斯来和林郁,俱乐部的四位创始人,于1995年6月,在学校领导和省体委领导的支持下,利用从BY2AA借来的设备Kenwood TS-180S成功设立了哈工大第一个业余无线电台——“哈工大75周年校庆特设电台BT75HIT”,与世界五大洲进行了通讯联络,为校庆活动添上了精彩一笔。

1995年12月18日,哈工大业余无线电俱乐部(HITARC)经学校团委批准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就是创始人之一张健(BG2AW)。

1996年1月14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业余无线电台BY2HIT正式开台!四位日本友人川岛健太郎先生(JJ1HKS)、川合信三郎先生(JA1FUY)、日置隆词先生(JG1GUQ)亲临哈工大,慷慨捐赠了一台YAESU FT-102S、一副多波段倒V天线以及功率驻波表、同轴电缆等物品,并帮助架设和调整了天线。

开台当天,刘家琦副校长、校团委宋要武副书记等学校领导出席了开台仪式,并参观了位于学生第一公寓的电台室。国内的许多集体电台和个人电台也纷纷通过无线电波向BY2HIT表示了祝贺。

1996年3月底,BY2HIT首次参加了国际业余电台联络比赛----CQ WPX CONTEST,联络电台400多个。

1996年7月31日至8月9日,俱乐部与北京邮电大学业余电台BY1BY联合进行了长白山野外通信试验活动,使用特设呼号BT2CB。这是首次在长白山主峰(海拔2600多米)发出了业余无线电波。《北京青年报》对此次活动在头版进行了整版的报道。此次活动还被评为“哈工大优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黑龙江省大学生优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996年10月1日,成功使用借用的计算机和JVFAX7.0及自制的接口试验成功了SSTV(慢扫描电视)通信方式。

1997年9月,BY2HIT迁入新落成的哈工大学生活动中心航天海鹰厅。

1997年9月26日,获得IARU(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颁发的WAC奖状。这是BY2HIT的第一张奖状。

1997年10月9日,欧松、张鹏、林郁以及校团委韩伟老师受邀在省人民广播电台的正午阳光直播节目中介绍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和俱乐部的发展情况。

1997年10月,哈尔滨电视台拍摄了专题节目《BY2HIT的大学生们》。

1997年11月22日,学生活动中心正式启用,校党委书记吴林教授参观电台。

1998年2月,获得JARL(日本业余无线电联盟)颁发的WAJA和JCC-200奖状。

1998年3月8日,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支援我台3套无线电测向设备,成立无线电测向小组,到松花江畔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猎狐”训练,取得不错的效果,并确定了“猎狐”为常规活动。

1998年3月底,参加CQ-WPX竞赛,联络电台846个,为两年来最好成绩。校长杨士勤和党委副书记顾寅生视察电台。

1998年4月2日,Peter Beddlow, NN9K访问BY2HIT,是我台的第一位美国客人。

1998年8月,我俱乐部8名无线电测向小组队员参加在沈阳举行的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东北赛区比赛,最终获得了大学个人A、B组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000年12月13日-28日,值此我俱乐部成立五周年之际,在哈工大一区图书馆二楼大厅举行了五周年庆典活动之大型QSL图片展,借此向广大同学们充分展示了神秘的HAM世界。

2001年3月,经过全体成员的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我俱乐部被校团委评为哈工大仅有的十个一级社团之一。

2001年6月末,值此社团文化节结束之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社团风采》一书的制作出版过程中,我俱乐部担任主审兼第一编辑的工作。

2001年8月我俱乐部一行十人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并作为黑龙江省的唯一代表,亲赴沈阳参加了2001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分区赛,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共获大学女子组2米波段测向冠军等7项大奖,又一次为黑龙江省和哈工大争得了荣誉。

2002年5月4日~5日,俱乐部部分成员与省无线电运动协会BY2AA共同以呼号BY2HIT/2、BY2AA/2进行了亚布力远征通信实验活动,我们登上了海拔1200余米的最高峰--大锅盔,联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8月,迎接来自俄罗斯的朋友SERGEY (UA9OW)的访问。在其访华的近一个月里,在我台通过呼号"UA9OW/BY2HIT"进行联络操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003年9月学生活动中心房间调整,电台室迁至学生活动中心404房间。

2004年10月30日 参加国际CQWW 远距离世界比赛( CQ WORLD WIDE DX CONTEST)。

2004年12月22日 为推动校园无线电活动的开展与普及,黑龙江省无线电运动协会(BY2AA)赠送我俱乐部(BY2AA)无线电测向设备。

2005年1月 聘请黑龙江省无线电运动协会秘书长李峰老师(BD2ALF)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业余无线电俱乐部(BY2HIT)指导教师。

2005年3月 “声之恋”广播电台在二区开播,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2005年10月 举行首届“HAM杯”电子设计大赛。

2006年3月 首次在二区放映“黑洞频率”等经典无线电科普电影。

2006年10月 俱乐部召开全会,宣布体制改革,由6月份改为2月份进行主席改选。

2006年12月 俱乐部将YAESU FT-102S电台换为TS-680S。

2007年5月 在团委老师的支持下,首次同黑龙江大学无线电小组联合举办校际“猎狐”活动。

2007年11月 架设校园无线局域网,使正兴楼大部分被信号覆盖。

2008年6月 第三任主席欧松看望社团,对社团提出多方面建议。

2009年3月,二区招新。虽然社团招新每学期都会有,但这一次招新对俱乐部来讲意义重大。这是俱乐部沉寂两年之后,重新发展的开始。而大一同学在大学里生活一学期之后,更加成熟,这一次招新共录取会员50名左右,他们中的很多人被实践证明很有能力,为社团活动的顺利举行做出很大贡献,有的在大二时成为俱乐部的骨干及核心力量。

2009年4月3日,俱乐部举行了清明太阳岛猎狐活动。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年的哈尔滨却阳光明媚。俱乐部会员分别从一二区出发前往太阳岛,简单的午餐过后,新会员们迫不及待地开始猎狐之旅。经过两个小时的较量,产生了2米和80米波段的优胜小组,分别由连续4年参加猎狐活动的老会长及现任主席团成员颁发了获奖证书。

2009年5月1日至9日,举办了五四青年节暨五五业余无线电日系列活动。首先在5月1日在二区举行了校园测向比赛。这次比赛从大一全体同学中选拔了近30名同学参加。接下来向大一同学放映了《超时空接触》《永不消逝的电磁波》等电影,举办了QSL大型图片展。这次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大一同学的假期生活,更广泛普及了业余无线电知识。

2009年8月,BY2HIT恢复On air!对于一个业余电台尤其是集体电台来说,电台通联一直是俱乐部的灵魂所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天线调试,BY2HIT的声音再次回荡在空中,哈工大的旋律随着无线电波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也标志着哈工大学生业余无限电俱乐部新的辉煌时期的到来!

2009年9月,大一新生招新。新鲜血液的注入,更加壮大了俱乐部的队伍,使俱乐部充满了青春活力!未来属于他们,且看他们的表现。

2009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甲流肆虐工大,大批学生被送入隔离区。为丰富隔离同学的生活,俱乐部临危受命,七个人用四天四夜的时间分别在一二校区搭建起了FM调频广播电台,将精彩的节目和同学们的祝福及时送给了隔离区同学。

2009年11月,我们邀请了哈尔滨市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冯延年老师为二区同学做了一次业余无线电常识的科普讲座,为大家系统的讲解了业余无线电规则和电台操作常识。

2009年12月5日,俱乐部骨干成员十余人受邀访问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集体电台。我们参观了哈工程的八木天线,使用的电台设备等。会长赵昊就无线电远征活动,电子科技竞赛和测向比赛以及出版业余无线电期刊等事情与哈工程冯老师进行了深入讨论。访问持续了三个小时,结束时冯老师向我们赠送哈工程集体台QSL卡片,我们也诚挚地邀请工程的老师和同学在合适的时间访问我们电台。

2010年3月,哈工大学生业余无线电俱乐部二区分部成立,实行管理上独立,技术上依托一区的管理模式,并成功在B05公寓申请到一个房间开展活动。

2010年4月5日,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Langdon教授访问我台。1998年Langdon教授及其夫人与我台进行了友好电台通联。时隔十二年,Langdon教授借与我校材料学院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抽空与俱乐部同学见面,与大家分享了当年通联的美好画面,并为俱乐部题词留念。我们也邀请了哈市的曾绍燮老师、张九家老师两位HAM与Langdon教授见面,这样当年与教授在空中联络的电台全部实现一睹真人的愿望,为教授的哈尔滨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0年5月,俱乐部再次举办了太阳岛烧烤猎狐活动。尽管今年的春天来的特别晚,却丝毫不影响猎狐带给我们的乐趣!这次猎狐有幸邀请了俱乐部05级技术部部长,哈工大09年日本机器人大赛冠军获得者周定江师兄参加,为活动增色不少!

2010年5月26日,电信学院与校团委共建业余无线电俱乐部及指导教师聘请仪式在主楼236会议室举行。电信学院党委副书记曲成刚老师,校团委副书记夏辉为电信学院赵雅琴老师、张芸老师颁发聘书并讲话。大家就俱乐部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2010年6月3日,俱乐部为庆祝哈尔滨工业大学90周年校庆,在图书馆门前架设了校庆特设台BT2HIT,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和校长助理郭斌、校庆办主人毕远强、校团委书记陈苏、电信院副院长顾学迈、电信院党委副书记曲成刚参加了特设台揭幕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和校长助理郭斌为特设台揭幕,并与第一个通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物理专家钱皋韵交流了校庆情况。

2010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物理专家无线电爱好者钱皋韵,给俱乐部捐助了一部YAESU FT-950电台,这部电台使得俱乐部如虎添翼,在俱乐部的日常通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7月26日至7月29日,俱乐部成员组成的BY2HIT漠河远征队在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县进行了通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远征不但使队员们获得了大量资料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动手能力,是一次难得的实践经历。

2010年9月18日大一招新。一百多位会员的加入让俱乐部空前的强大,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定能再续辉煌,历久弥新。

2010年9月23号,植物园猎狐活动成功举行。猎狐是社团参与度极高且极具特色的集体活动之一,在这次猎狐活动中队员们通过实践接触了无线电,不仅增强了会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而且激发了同学们对学习无线电的兴趣。

2010年10月3号,二校区猎狐活动举行。这次活动得到了全体会员的积极响应,更使无线电深入到大一新生中,同时也加深了会员间感情。

2010年10月24号,科技月展示活动在二区成功举行。通过社团的历史资料和QSL卡片以及电台等电子设备的展示,这次活动不仅宣传了业余无线电俱乐部更使无线电知识得到一定的普及。

2010年10月31号,二区天线制作活动。在这次天线制作活动中,每个小组都将自己学到的电子方面知识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做出了自己的天线,并经过调试,绝大部分天线的质量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2010年11月7号,一区单片机培训。通过冯晓东师兄的讲解以及会员的动手实践,大家深入学习了单片机的使用技巧。并在相互的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加强了对单片机的理解、增进了大家之间的感情。

2010年11月13号,全球应急通信演练在二区举行。在这次应急演练中,业余无线电俱乐部电台作为中国区的主控台,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了应急演练。火腿们像战友一样相互帮助、相互指导、共同努力,最终圆满完成本次演练既定的各项任务

2010年12月18~26号,业余无线电俱乐部成立15周年庆祝系列活动在二校区成功举行。先是18号在二区主楼的素拓活动,让会员们感觉到技术性俱乐部的另外一种活力,使大家抱着更加丰富的热情参与到社团的其他活动中;然后是26号在主楼由赵雅琴老师给俱乐部会员做的主题为“做信息时代的潮人”的讲座,扩大了社团的知名度,使大家充分了解到了很多前沿知识,同时了解了信息在这个时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1年3月24号至5月26号,业余无线电俱乐部同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共同举办了“志愿者进小学”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俱乐部把电子方面的科学技术同爱心一起带进了前进小学,既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把无线电知识普及到小学生的身上,为以后无线电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们的每一次到来都受到小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2011年5月1~5号,五五系列活动举行。5月1号迎来的就是太阳岛猎狐活动。这次活动由一区分部主办,在他们的协调下活动圆满成功。相比学校的生活它在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再次让大家意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另外还使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得到锻炼和提高。在野外的无线电猎狐活动,充分的调动了大家的激情,5月4号是QSL卡片展,目的在于向同学们展示无线电的奇妙、乐趣以及通联区域。以达到让更多的同学关注无线电、热爱无线电的目的。

2011年7月17~22号,在一区分部与二区分部的共同努力下,14名俱乐部的成员远征中国的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县,并取得圆满的成功。在一区老部长们的协助下,二区新上任的部长副部长们积极充分的筹备,充分锻炼了大家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在多名火腿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中俄边界黑瞎子岛开放的第一天下午成功登岛,并成功架台,通过无线电波和多名火腿进行了通联,向大家传递了我们登岛的喜讯。本次活动中,我们在乌苏里江边多次架台,并完成了预计的社会实践项目,充分增进了大家的感情,培养了大家对野外架台的能力以及无线电的认识,向周围的人们普及了无线电的知识,这成为了大家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2.2 获奖情况

获得的成绩

校园奖状:

荣获1995、1996年度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小分队

1999年,荣获哈工大“十佳社团”的称号

2002年,荣获哈工大“十佳社团”的称号

2006年,荣获哈工大“十佳社团”的称号

2007年,荣获哈工大“十佳社团”的称号

2008年,荣获哈工大“十佳社团”的称号

国家级奖状:

1998年全国体育竞赛奖励证书。

1998年8月囊括全国无线电测向东北赛区锦标赛大学A、B组的前三名。

2001年全国青少年组无线电测向比赛分区赛获大学女子组2米波段测向冠军等7项大奖。

1999年4月获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颁发的通联中国0~9区奖状。

世界级奖状:

1997年5月获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颁发的WAC(通联世界六大洲)奖状。

1998年1月获日本业余无线电联盟颁发的JCC(The Japan Century -Cities Award 200)奖状和WAJA(Worked All Japan prefectures Award) 奖状。

电子设计及科技创新业绩:

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大赛获全国二等奖一组,黑龙江省一等奖两组,囊括我校所有全国奖项;

1999年“华为杯”无线数据通信论文征集竞赛获二等奖两项。

1999年“华为杯”科技作品制作竞赛获一,二,三等奖各一项。

1999年有一组作品“盒式新型光盘及驱动器”为我校唯一参展作品赴重庆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

1999年9月,本俱乐部主力成员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刘震、张笑天、李江获得了哈工大史无前例的全国一等奖;另外还有魏勇梅等获得两组全国二等奖,若干组黑龙江省赛区的奖项,再次囊括我校所有全国奖项,为我校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2000年在第四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科知识竞赛中全面开花,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包括电子设计二等奖一组,计算机三等奖两组,物理实验三等奖两组。

2006年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前任会长李春生所制作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获省二等奖;

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上届会长李春生所制作的“无线a识别装置”获全国二等奖,黑龙江赛区该题仅有此一项全国奖;同时会员范有喆获全国一等奖。

2008年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上届技术部部长周定江制作的“运水机器人”获省一等奖(该视频已上传至优酷网);

2008年校科技创新立项中上任会长何沁隆所制作的“基于802.11的无线多功能便携式终端”获校三等奖;

2009年我社团前任技术部部长周定江参率领哈工大机器人队在日本参加的2009年亚太机器人大赛冠军,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提及。

另外,2000年被校团委评为“哈工大十佳社团”之一。2001年被校团委评为哈工大一区仅有的十个一级社团之一,同时被选为哈工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之常设代表大会常委和执行委员会执委。 2002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多次获得“哈工大十佳社团”称号。黑龙江电台,哈尔滨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生活报》,《哈工大报》,《哈工大人》,《哈工大团讯》,《专业无线电》等众多媒体都对俱乐部进行过专门报道。

业余无线电俱乐部已成为哈工大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相信她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

3 俱乐部的用过的QSL卡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