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钦中
释义

高钦中(1815—1869年),字敬直,号“恒溪”,是高崃云的长子。十六岁当童生,十七岁中秀才,道光丁酉年(1837)考取拔贡(22岁)。道光己酉年(1849)中举,庚戌年(1850)进士, 官至吏部郎中,是高崃云的长子。他幼时体质很弱,不好玩耍。七岁的时候曾戏题诗句在墙上:“心亘万古始为恒,日月常悬昼夜明。士心自有平生志,江鸟哪知得意鸿?”他祖父见了说:这孩子虽然身体弱,但心胸开阔,决不会是一般的人。 青年时代的袁甲三,曾在高家作塾师,是高钦中的启蒙老师。有一次高钦中在袁甲三的书案上,看到有《朱子全书》,便认真读起来,每天都要读到天快亮的时候。从那以后,他的一言一行,都能按朱熹讲的去做。十六岁当童生,十七岁中秀才,道光丁酉年(1837)考取拔贡(22岁)。后来父亲到浙江丽水县任职,把他也带去了。

庚子(1840)年,高钦中回项城应河南乡试,得以认识河南名儒王淡泉(新郑人)。王淡泉很欣赏高钦中的才华,把自己的宋元明各儒学大师的集子,都送给高钦中读。于是,高钦中就单独整理出一个书房,天天在书房里静坐读书,一连读了五个月。其间,还不时向王淡泉先生质难问疑,并详细记录下来。

他回父亲任职的永嘉县后,就把与王淡泉先生的谈话及心得,编辑成《健复录》和《居瓯随录》(“居瓯”,温州别称)两本书。

不久,父亲病逝,他准备扶柩回归故乡。但为了把父亲在永嘉任上的公事交代清楚,他又在浙江停留了半年。在丁忧居丧的哀痛之中,高钦中更加刻苦攻读诸儒经书,常常整夜读书不辍。一天夜里,他在读书中突然省悟出《易》经关于天地变化和新生事物产生的主旨。于是高兴地说:天地的大德就叫做“生”,与告子认为天地为“气“的理论大不一样。在天叫做“命”,在人叫做“性”,在心叫做“仁”,没有其他的了。并用一首诗记下自己的感悟,其中有一句是“从今打破生关去,生意绵绵仔细寻”。从那以后,他再读先儒的书,就能融会贯通了。回到项城以后,他闭门谢客,奋发自励,学有大进,常常感叹淡泉先生的亡故,使自己再没有可以交往的人了。于是,他延请淡泉先生的侄儿王绍阳,为弟弟高钊中及几个子侄讲授经书。

道光己酉年(1849)高钦中中举,庚戌年(1850)成进士,被分配到吏部的考功司任职。其间,曾和李观庭、杨兰士等切磋学问,与倭仁①论证新学。

同治元年(1862)咸丰文宗皇帝继位,下诏征求海内直言。高钦中正打算上疏,陈述自己关于时事的十几条看法,正赶上太平军起义,攻占了金陵(南京),河南境内也盗贼蜂起。钦中惦记老母年高,不能朝夕奉养,就请假回乡省亲。因骑马不幸摔折右臂后,就更加无意仕途,只愿在家奉养母亲,享受天伦之乐。闲暇的时候,便研读《周易》或考核家中子弟的学业。

这时候,朝廷正在江南用兵,袁甲三也在临淮率兵剿捻,来信请高钦中到临淮参赞军机,高钦中没答应。河南巡抚郑小山,邀请他主持河南的捐输事宜,他也没有答应。后陈郡(淮阳)知州聘请他任西华“演畴书院”主讲,因在古先贤箕子的大殿一侧设帐,他这才接受。他常说:商、周时代,天地大法尽在箕子的《洪范》一书中。为此他还写了一本书,认为人立身的关键,在于“貌、言、视、听、思”五个方面。

两年后,太平军的王廷桢部、捻军的陈大喜部,相继在西华南部起事。于是,高钦中辞去书院的工作,回项城故里。为保家卫土,他出面“编保甲、联部伍、备军械”,保卫项城。同治癸亥年(1863),捻军占据了项城县城(今秣陵镇)北部的尚店寨(今为范集镇尚店行政村),省督张耀率大军包围尚店,太守刘瑗率民团协助,高钦中主动为他们策划方略。两个多月后,进驻尚店的捻军终被歼灭。高钦中因此被保奏,朝廷赐他郎中衔,赏戴花翎。

尚店战时,高钦中为求救兵,曾在风雪中骑马奔跑几百里,落下了严重的肺病。咸丰甲子年(1869)春,他到京城看望高钊中,肺病突发,两日后不治身亡。

最初高钦中与王淡泉交往,崇尚“提斯本心,扩清私念”,就自号为“爽亭”;后来认识了倭仁,认真探究了明代儒学研究的弊病,认为“颖悟不足恃,一以笃实践履为主”——人的聪明不值得恃仗,踏踏实实做事才是根本,他就把自己的号改为“恒溪”。

宣统三年 《项城县志》有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