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
释义 | DB美国总部地产总监罗斯来到中国,意外发现拉拉职场失意。经罗斯说情,曲络绎开始安抚拉拉。但她去意已决。经历一年多的分离,拉拉和王伟终于重聚。然而一个陌生女子,令拉拉面对亲切而陌生的王伟,谨言慎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苏浅唱申请内部调动,原以为稳操胜算,却两头不着。杨瑞炒股暴富,当当跟着发了小财,两人无心工作,林如成再也忍不下去了。拉拉四处面试历经半年,虽功败垂成但拉拉决意将跳槽进行到底。她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500强美资企业SH的OFFER,成为C&B经理。拉拉离开了工作八年之久的DB,奔向新生活。 引图书信息作 者: 李可 著 出 版 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字 数: 280000 版 次: 1 页 数: 287 印刷时间: 2010-5-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9936833 包 装: 平装 编辑推荐“杜拉拉”系列销量突破三百万册 《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超越职场,热爱生活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杜拉拉 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 《杜拉拉升职记》当当网持续88周雄踞小说类排行榜第1名,卓越网持续87周位列文学书店、经管书店、励志书店销量第1名,豆瓣最受读者关注和热评图书,豆瓣新书榜第1名。 内容简介迈入2007,有人满怀丰收的喜悦,有人却揣着颗粒无收的失落。考虑到持续挣钱的能力,个人资产不断增值的杜拉拉名副其实地迈入了中产的行列。 DB美国总部地产总监罗斯来到中国,意外发现拉拉职场失意。经罗斯说情,曲络绎开始安抚拉拉。但她去意已决。 经历一年多的分离,拉拉和王伟终于重聚。然而一个陌生女子,令拉拉面对亲切而陌生的王伟,谨言慎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苏浅唱申请内部调动,原以为稳操胜算,却两头不着。 杨瑞炒股暴富,当当跟着发了小财,两人无心工作,林如成再也忍不下去了。 双面胶不是那么好当的,王伟努力黏合着南方的潮湿和北方的寒冷。 拉拉四处面试历经半年,虽功败垂成但拉拉决意将跳槽进行到底。她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500强美资企业SH的OFFER,成为C&B经理。拉拉离开了工作八年之久的DB,奔向新生活。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然而在SH拉拉没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老板的下马威,繁重的工作量,下属的不成熟,拉拉的试用期在颤抖。 正所谓人在职场,IT NEVER ENDS(永无止境)。 作者简介李可,著有长篇小说《杜拉拉》系列,杂文《致北大学子的一封信》等。《杜拉拉》系列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杜拉拉升职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分别由徐静蕾、王珞丹和姚晨饰演杜拉拉。《杜拉拉2华年似水》亦已被买下电影和电视版权。 图书目录01 盛世也纠结 02 面子问题是原则问题 03 王婆心得:瓜也有潜力 04 运筹帷幄的习惯 05 叶美兰难留爹娘住,沙当当勇装婆家房 06 相亲记——譬如专业 07 相亲记——关于现实 08 匿名者的礼物 09 强调动苏浅唱两头不着 10 耍赖皮孙建冬一推二净 11 老板有老板的难处 12 既然你不在乎我,我又何必被你利用 13 萨提亚理论和孙子兵法 14 360度测评——谁的意见更正确 15 劳动创造世界 16 功败垂成 17 NEW YEAR RESOLUTIONS 18 平庸的人也有会痛的心 19 柳暗花明 20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21 你的计划不再是“你的”,而是“你们的” 22 编简历当当瞒真情,牵红线拉拉蒙鼓里 23 别亦难 24 无伤心处 25 生活就是旅程,今天我要启航,奔向另一个港湾 26 可疑的新工作 27 报告线变了 28 一个萝卜两个坑 29 新加坡式下马威 30 哪壶不开提哪壶 31 求救VS自救 32 都等着你来加薪呢 33 试用期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34 谁没认清形势 35 都不容易 36 双面胶 37 不想沦为跳板,就得拿出诚意 38 得我老板点头我才敢帮你干这事儿 39 专业的敬业 40 婚前财产协议 41 分阶段失望法 42 激将法 43 财多身子弱 媒体评论李可:我只是偶然写了杜拉拉作者接受《钱江晚报》专访 全中国最闪亮的职场明星 杜拉拉语录:“You deserve it的两种中文解释——名至实归和罪有应得。” 对于作者李可来说,其义显然应该是前者。“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的灵魂独自穿越漫长黑暗的隧道,有时候我感到不知道那一头是什么,我只能等待。”李可这样回忆她制造“杜拉拉”的经历。 2007年9月推出《杜拉拉升职记》、2009年1月推出《杜拉拉2华年似水》,李可辛苦码了三十余万字来一点点地讲述杜拉拉的故事: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者杜拉拉,姿色中等,出身平凡,受过良好教育,靠个人奋斗在外企获得成功。 “杜拉拉基本就是那么个人:好处是踏实,自然,有理想,善于总结;缺点是心胸不够,乐观不够。”回过去看自己笔下的杜拉拉,李可如是三言两语便概括掉。 就是这么个执著中时时掺着小纠结的杜拉拉,却在中国写字楼间成功地攻城掠地,征服了一大批平素骄傲的白领男女。 有人分析,正是现今纵横交错的职场竞争、生活压力、人生困惑,加上金融风暴,使《杜拉拉升职记》这种前所未有的职场角色打造与外企白领生存法则解读,非常适时地切合了众白领心灵所需。 “杜拉拉”就像一面镜子,照着她,职场新鲜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而那些在职场中跌打滚爬百炼成金的相对成功者,则籍着她的苦乐抚摸自己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 “提供实际、可运用的常识、知识与经验,供职场中人参考,至少引起其有益的思考,包括职业规划、理财和个人生活经营。”李可说,这是她写作“杜拉拉”的本意所在。 “别不清楚谁是老大”、“‘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设定工作原则要符合‘SMART’原则”、“捍卫个人和职能尊严的经典”、“WHY比WHAT更重要”、“懂事是值钱的”、“当不了‘技术派’,当好‘感觉派’也不错”、“使别人愿意教你,是你自己的责任”……书中,杜拉拉在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中演绎着一条条李可式职场真理,还时不时地透露一些小秘诀:“紧挨着核心业务这棵大树来发展,才不会被边缘化并能最快地发展”、“EQ在斗争中成长得最快”、“明智的跳槽是因为有更好的机会,不仅仅是因为目前的机会不够好”……当然,还有杜拉拉与王伟的办公室情愫作小佐料,给这理性的职场小说添上了活色生香。 两年前李可也许并未曾料到,正是从她笔下的“杜拉拉”这个小女生开始,白领们的狂热追捧催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小说门类。“米娅”、“猫猫”、“丁约翰”、“杨小羊”等各色职场人物纷纷出笼,在这一新生派别的畅销书路上飞奔。当然,“杜拉拉”的鼻祖地位至今无人可撼,这不,上月李可又作为职场小说作者代表首度入围中国作家富豪榜,赫然名列第九。 “杜拉拉”三栖了: 电影电视话剧抢着演她 “杜拉拉”今年似乎更热了。不仅仅因为1月李可再度推出升级续集《杜拉拉2》,更因为姚晨版的“杜拉拉”话剧、王珞丹版的“杜拉拉”电视剧、徐静蕾版的“杜拉拉”电影先后紧锣密鼓地开张,“杜拉拉”在2009年可谓全方位摇曳生姿。而正在热闹投拍中的电视剧与电影,时不时地冒点小新闻出来撩拨众期盼者,更是铁定会将火辣辣的热度延展至下一年度。 心爱的“杜拉拉”由着不同的编剧导演演员去改去导去演,不知是种什么感觉?李可倒是坦然得很:“我并不觉得五味杂陈。杜拉拉可以有很多种演绎方法,但毕竟这是一本职场小说,我相信各种艺术形式都会演绎出职场的部分共性,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快地达成个人目标,降低其谋生的艰辛度,我想这是社会众多群体关心的事情。” 不过她也说,“杜拉拉”并不好演。“杜拉拉是职场小说,这个人物是以崇尚专业职业的特点表现的。把专业职业演绎得时尚或许容易些,演绎得大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如果只是时尚,就像看《花样年华》里的旗袍。但杜拉拉这本书的精神就是实用,仅有观赏价值是不够的。” 尽管如此,李可还是对各版“杜拉拉”充满了期待。 姚晨演的话剧“杜拉拉”今年年初在舞台上刮起第一场风暴,她的喜气版杜拉拉,很有颠覆性再造的感觉。谈起姚晨演的话剧“杜拉拉”,李可有点小遗憾:“因为时间不凑巧,还没去看过。我希望能带着温情观看。” 徐静蕾导演加主演电影“杜拉拉”,动静闹得挺大,还请来《欲望都市》造型师加盟,誓要打造成一部“时尚大片”。李可的感觉是:“徐静蕾对市场和她的行业,都有至少引起高度关注和给予重要机会的影响力。她目前的着装和气质我觉得知性而性感。” 那么电视剧版“杜拉拉”王珞丹同学呢?李可的评价是:“她给我的主要印象是年轻、努力,亲和力不错。另外,陈导(台湾著名导演陈铭章)赞过她聪明,陈导是老鸟,我相信他的眼光。我期待王珞丹的杜拉拉。” 感觉得出,李可是个好修养的女人,对于以上的所有都给予了很宽容客气的评价。不过终于,她还是透露了一点点她的小偏向:“如果只凭照片看人,我感觉喜欢李光洁(“杜拉拉”电视剧男主角),他比较北派,阳光,似乎话也不多,符合我心中对王伟的认定。王伟这样的男人是有的。就看我们是否发现了他。人的潜能是伟大的,只要我们适度激发,王伟是存在的。事实上,我非常期待李光洁的王伟。” 一千个“杜拉拉”, 一个李可 那么,引出了所有这一切喧哗的李可,她,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敲过去几个私人问题,李可要么避而不答,要么王顾左右。只知道,彼时的她在澳洲晒太阳。“基本上,我分享观点,不分享生活。事实上,这就是我的人生观之一:)。”她带着点俏皮为自己开脱。 在两本“杜拉拉”小说里,她都是固执地用一小段同样的文字来交代自己:“李可,女,某名校本科毕业。十余年外企生涯、职业经理人。从事过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两种不失为不错的谋生行当;从满足人类成就感的角度看,是两种可能提供极大发挥空间和精神满足的职业。在典型的欧美500强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她还是一个生动的热爱生活的人。” “我绝不会写书写到卖不动为止。假如有一天,我的灵感像一个贵族没落了,那就让它成为没落的贵族吧。我需要一颗自由的灵魂。”“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比如空气,食物,运动,读书。”“最幸福的事情是健康、自由支配时间,和为他人做一点贡献。”“邓小平和克林顿都是我尊敬而喜欢的人物,另外,我还比较喜欢李世民和普京。”“我的梦想是空气好、不塞车、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我缺少画画的天分。我的图画得过零分。学插画是我的一个理想。”——而以上,则是她给我的关于她个人问题的仅有的回答。亦很有点杜拉拉的范儿,对不? 这就是我们所知的有关于李可的全部了。甚至我们可以推测,李可还不一定会是她的真名。但是,这并不妨碍“杜拉拉”继续在读者心中发芽长草;从某种角度看,李可的神秘莫测,她的低调隐私,似乎还更合白领所好。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重复了很多遍的话,但是,仍然非常对。”李可希望读者能这样拥有他们的一千个“杜拉拉”。 而关于她本人,她只希望永远自我拥有。 书摘插图25. 生活就是旅程,今天我要启航,奔向另一个港湾 接下来的一周里,拉拉认真地准备了工作交接,特别针对上海、广州和北京的工作做了细致的交接准备,就等曲络绎发话,到底安排谁来和她办交接了。 话说曲络绎一回上海,马上宣杜拉拉觐见。 拉拉早等着了,出差的行头前两天就放在办公室里了,撂下上海的电话,她一查上午十一点有航班,运气好不塞车的话还来得及,便立马奔机场去了。 当天下午两点来钟,拉拉就进了上海办,把曲络绎吓一跳,没想到她来得这么快,跟地下冒出来似的。 拉拉这才意识到自己到得未免有些太快了,恐怕要让人觉得她太迫不及待想离开DB。她知道,辞职的时候这样猴急猴急的会让老东家心寒。拉拉有些后悔自己太性急,本来蛮好乘傍晚的航班,第二天早上再进上海办,那就显得自然多了。拉拉有些不好意思,可如今来也来了,那就谈吧。 这天,曲络绎关起门来和杜拉拉谈了整整一下午。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我们的责任,责任这个东西,意思是你喜欢也罢你不喜欢也罢,你都应该去做。比如曲络绎和杜拉拉,他们都不喜欢这场谈话,但他们又都不得不尽心尽力地去谈。这场谈话就像炎夏里的马拉松,累人累心。 曲络绎呢,根本就不是个随和的人,如今他一半是舍不得一半是不得已,只得笑吟吟地装成不在意的样子,把筹码一个一个地往外抛,看杜拉拉对哪些条件感兴趣。杜拉拉呢,明明打定主意不谈判,可又不能不让老板谈,还得奉陪着把对方抛过来的筹码一个一个地小心往回抛,劲儿不能用过了,以免失手伤着曲络绎的面子,劲道太小也不行,恐怕误导曲络绎,让人家以为这事儿还有得商量。 曲络绎一开头就满面笑容地和拉拉说:“2007年度全员调薪完成了,公司正准备参加新一轮的欧美企业薪资调查,我们也想借此机会,重新核对一下宽带薪酬制的情况,毕竟去年我们是第一次做,有些匆忙。对了,最近朱启东和王宏都提到,按市场上的一般情况,行政经理应定在4级,不过,考虑到你的职责还包括部分招聘,工作范围大于一般的行政经理——他们建议公司把你的级别由4级调整到5级。我们会在上半年把各个需要做级别调整的岗位都列出来,一起报给齐浩天——我会把对你的级别调整也一起上报,估计问题不大。” 拉拉笑道:“谢谢ROY。这方面我没什么经验,相信公司的决定。”那意思,随您便吧。 曲络绎见拉拉虽然很客气,但显然没兴趣的样子,他就抛出下一个筹码说:“DB的HR运作模式将会面临一次重大改革,我们准备实行HR BUSINESS PARTNER模式(HR业务伙伴模式),明年,最迟明年下半年,我们就要在中国正式实施。一旦按这个模式运作,外围HR将全方位地支持我们的销售团队。到时候,HR的各项职能,OD(组织发展)、TRAINING(培训)、RECRUITMENT(招聘)、C&B(薪酬福利),以及ER(员工关系),你们都要涉及——你将会成为一个HR的通才,这对你的职业发展是非常好的机会。拉拉,你再好好想一想?” 虽然曲络绎不会说假话,但拉拉已经下决心和王伟结婚,拉拉心说,到时候,我不走您老人家也要赶我走的。可这话拉拉又没法和曲络绎说,只得哼哼唧唧地表示,这回得到的是C&B经理的职位,这是自己的职业理想,万万不愿放弃机会的。 曲络绎听说她还真搞到C&B经理的职位了,不由惊愕得张开了嘴:没想到,这世上还真有人敢用一个完全没有做过C&B的人做C&B经理! 曲络绎断然说:“拉拉,我也不问你是哪家公司的职位——不是500强公司吧?我劝你一句,不好的公司你就不要去了!别说是个C&B经理,销售总监它都敢给你做!可是那样的公司你也待不久。” 拉拉有点抱歉地回答说:“是一家500强公司。” 曲络绎闻言,有点透不过气来似的,满脸的不可思议。过一会儿他说:“拉拉!这太不符合常规了!不是我说他们坏话,这其中搞不好有什么隐情,你的日子恐怕会很难过的。你要三思呀!” 拉拉不信能有什么可怕的阴谋在里面,不过是一家化工企业,又不做军火毒品。她不好太和曲络绎争辩,只得一口咬死说:“为了理想,龙潭虎穴我小杜都要闯上一闯了!” 曲络绎把自家能给的好处都说了,也把下家的坏话都说了,怎奈拉拉就是油盐不进。他沉吟半晌说:“这样吧拉拉,今晚你好好休息。明天上午我跟齐浩天沟通一下,你呢,也跟朱启东开开会,谈谈你手上的工作。” 第二天,整个上午,杜拉拉和朱启东都关在朱启东的办公室里交接工作。朱启东越听越烦,一边做着记录,一边情不自禁地锁紧眉头。谈到一半,他终于忍不住了,放下笔来,用亲热的口气抱怨拉拉道:“拉拉,我说你就算了嘛,不要走了!让老板加工资!再把头衔直接定为HR经理,把级别也调一调。干吗非走不可呢?你看,ROY诚心诚意想挽留你,大家也不会舍得你走的!我们就这样说好了,你不走了!”朱启东以前从来没有和杜拉拉用这样的口气说话过,几分埋怨几分撒娇,有点类似一个泼辣的女人管自己的男人叫“挨千刀的”。 拉拉笑道:“你老实交接吧!” 朱启东叹气道:“女人就是狠呐!” 拉拉由他抱怨,笑而不答。朱启东对着电脑发狠道:“不行,我得赶紧把你的继任者招进来,不然我不累死也得烦死!” 等交接得差不多了,拉拉开门走出朱启东的办公室,冷不防周酒意正站在门口,把拉拉吓一跳。周酒意的表情很奇怪,那是拉拉没见过也说不清楚的一种表情,周酒意这时候开口了:“拉拉,你怎么这样?竟然就要走了?!” 拉拉一惊,本能地抵赖说:“你说什么呀?哪儿的事情?” 周酒意说:“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的。我本来还奇怪你怎么突然来上海了,昨天下午和ROY谈了整整一下午,今天上午我看你又和朱启东谈了整整一上午,我就彻底明白了!” 拉拉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应好,她下意识地回头看看站在身后的朱启东,朱启东一摊手,赶紧往外摘自己:“不关我事!我啥也没和她说过!” 周酒意说:“是我自己看出来的。这么明显的事情还用别人告诉我吗!” 拉拉觉得再瞒也没啥意思,只得含糊道:“不是我不告诉你,实在是我还在和老板商量,现在我不好乱说什么的。” 朱启东也帮腔,告诫周酒意道:“酒意,你不要出去和别人乱说,ROY会不高兴的!拉拉不是不肯告诉你,是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你先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周酒意这才不再追问,但是她转身就打电话跟周亮说了这事。周亮大吃一惊,一点没看出来拉拉要走呀! 周酒意说:“拉拉要走,我不奇怪。” 周亮说:“其实我也不奇怪,宽带制一实施,我们这个团队的职能整个定得那么低,换了谁,不心里有气呀。可她跟我谈年终绩效评估的时候,跟往常一样一板一眼非常认真,一点不马虎——一般想走的人,不都多少会有点应付懈怠嘛,总能看得出迹象的,所以这次我还真没看出来她这么快就真要走了。” 周酒意承认说:“那是,我也没料到她说走就走。”又试探周亮道:“你知道她要去哪里吗?” 周亮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呀!”又关心地问,“拉拉跳槽以后是啥职位?” 周酒意猜测说:“根据我对拉拉的了解,她肯定是得到一个HR经理的职位了,而且下家应该仍然是一家大公司。否则她不会跳,再难受她也会熬着!” 周亮赞成道:“我想也是。这点上我还是挺佩服她的!她肯拼,学东西又快!经常我觉得很难达到的目标,她想拿下就一定会拿下。” 对于拉拉即将离开,周亮的心情更多的是感慨,毕竟处了三四年了。周亮感到自己进步了不少,和拉拉的配合也比较默契了。周酒意则是高兴为主,她嫌拉拉在工作上PUSH得太狠,在拉拉手下,周酒意敷衍应付的打算往往不能如愿,这下好了,她终于可以喘口气过得轻松一点了。 午饭后,拉拉如约来到曲络绎的办公室,两人继续谈。 曲络绎先笑着问道:“上午和朱启东工作得怎么样?”他有意地避开了“交接”这个词儿,含糊地用“工作”替代了。 拉拉告诉他,重点基本都谈了,一些太具体的事情现在谈也没意思,那只会徒增朱启东的压力,反正下面的两个主管都清楚来龙去脉。 曲络绎顺嘴问了句:“朱启东感觉如何?” 拉拉如实答道:“他可能觉得有点烦吧,这也正常,突然之间那么些个事儿压上去,搁谁身上都会烦的。” 曲络绎点点头,话锋一转,正色道:“拉拉,我还是想留你,我和齐浩天也说了我的想法,他同意。拉拉你看我能为你做什么呢?” 对于曲络绎来说,就在这间办公室里,一月份刚和童家明做过离职谈话,不过隔了一个月,又重复同样的事情,只不过桌子对面换成了杜拉拉。这也太快了点。不论是为团队士气考虑还是为他本人的面子考虑,他都希望能把她的离开再推迟一些,哪怕只有半年。因此,曲络绎问拉拉自己能做什么的时候,很诚恳也很郑重。他这样,拉拉感到很有压力,一时对答不上来。 曲络绎又继续说:“拉拉,你和童家明的情况不太一样,他在DB的时间不算很长,而你呢,在DB工作了八年半,上上下下都了解你,你在这里人脉之深厚不需要我说,你自己最清楚,你的团队你一手带了三年半了,还有你和销售经理们之间的友谊,这里人们都信任你,都了解你的能力,这都对你愉快地工作大有帮助。如果你换一个地方,信任,默契,一切都要从头建立。” 拉拉说:“是呀,我也很舍不得DB。” 曲络绎笑道:“还有,你在DB的住房基金也累积了不少了吧,你已经服务了八年半,按公司规定,再过一两年,你就能足额拿到你的住房基金,这也是不小一笔钱呢。如果你现在走,就只能领取80%的金额,我也是替你可惜。” 拉拉深吸一口气道:“唉!ROY,我也想过这个。只是,C&B经理的机会,这次我不抓住,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有了!” 曲络绎做出风趣的样子说:“你才多少岁,这么年轻,发什么愁呢?” 拉拉倚小卖小说:“我还年轻呀?年纪一天比一天大,总是没出息,一想起来就愁得我失眠呢。” 很久以后,杜拉拉都不愿意再去回想那个过程。总之,到最后,拉拉和曲络绎都感到非常累。 曲络绎意识到再努力也是徒劳,杜拉拉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于是,他终于在她的辞职信上签了字。 拉拉接过辞职信,再看曲络绎,也许是因为刚经过长途飞行时差还没倒过来,他好像比以前憔悴了不少。拉拉想对他说保重,终于没有说出口。 曲络绎沉默了一下,感叹说:“拉拉,你是我这些年来见过的最努力的经理之一。昨天晚上我想了半天,很遗憾你的离开。我代表公司,谢谢你八年多来的辛勤工作,谢谢你的奉献。” 曲络绎一说出这话,与他周旋了两日的拉拉,立马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拉拉讨厌工作场合哭,尤其不喜欢女性在工作场合哭。毕业以来,她经历过种种难受,但她尽量少哭,尤其不愿意在曲络绎面前哭。然而曲络绎的黯然成全了她的脆弱。 曲络绎亲手炒过很多重量级的员工,一颗心早已经职业得不能再职业了。这时候他也有点不好受,他把纸巾递给拉拉,喃喃地劝道:“拉拉,不要这样。”拉拉马上克制住自己,君臣默默相对了好一会儿,曲络绎才说以后多保持联系。 拉拉在公司还有些年假,她和曲络绎说好,这是她在离职前最后一次进上海总部了。 拉拉本来订了当天晚上的飞机,打算悄悄离开了事。但是曲络绎坚决地跟几个HR经理说:“这不行!一个人在这里干了八年多!我们不能让人家就这样走了!” 曲络绎交代朱启东马上组织一个FAREWELL(欢送仪式),可以简单点,但是要热闹,把能通知到的人都通知到。 朱启东找了一个有歌舞表演的地方,当晚,除了HR本部门的人,平时和拉拉接触较多的其他各部门的同事也都让朱启东他们请来了。 拉拉一直如常工作到了最后,所以大部分人没有看出她有要走的意思,有的同事似乎还没有醒过神来是怎么回事。 一个人要活得足够长,才会真正明白八年意味着什么。临别前,拉拉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一一拥抱,有人哭了,拉拉看了更加难过,但是她坚决地没有让自己当众掉泪。直到上了的士,她神经一松,眼泪才淌了下来。 的士行驶在上海的春夜里,拉拉已经泣不成声。 不管有多少留恋,她已经决定开始新的生活。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拉拉才真正理解那段著名的告别感言:生活就是旅程,今天,我的船又要启航,奔向另一个港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