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风水库 |
释义 | 1、凤翔县东风水库陕西省凤翔县东风水库是在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漆水河干流雍水河上成建的,坝址以上汇集纸坊河、三里河、七里河三条主要支流,坝址以上主河槽长30.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65平方公里,流域地貌分丘陵沟壑区和平原区,地表为黄土覆盖。水库始建于一九六六年水,一九七二年竣工投入使用并受益。水库原总库容1350万立方米,经多年淤积,现有总库容1238万立方米,正常蓄水水位为749.40米,相应库容908万立方米。 流域内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21.4毫米,雨量时空分布不均,七、八、九月份的降雨,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水库来水量大部分是雨后径流,产流方式以超渗产流为主,具有历时短、强度大,汇流多挟泥沙的特点。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1022.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53吨/平方公里·年。 东风水库灌区有设施灌溉面积6.8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15万亩。灌区分自流和抽水两大灌区,其中:抽水灌区设施灌溉面积3.3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0万亩。自流灌区设施灌溉面积3.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05万亩。水库共有库区保护地150亩,水库内有一中心小岛面积25亩,水库大坝背水坡有荒草地34亩,坝后有耕地42亩。 2、佛山市东风水库东风水库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城北偏西18公里。 松岗镇万石村西北。因建库时松岗属东风公社,故名。建于1958年。集水面积10.85平方公里,最大库容920万立方米。?? 3、云浮市东风水库东风水库在广东省云浮市西南托洞乡。1976年建成。集水面积33.6平方公里,总库容1420万立方米。?? 4、金堂县东风水库东风水库是四川省金堂县已成的一座小(I)型水库,位于金堂县福兴镇东风村,距金堂县城25km,控制集雨面积16.8km2,1960年建成坝高31.8m的均质土坝。水库正常蓄水位483.59m,坝顶高程488.11m,总库容712万m3。设计灌面1.50万亩,目前实灌面积1.25万亩。 5、莆田县东风水库位于福建省莆田县埭头镇潘宅村大蚶山,离埭头镇4公里,原名石磨水库,“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东风水库。土坝高27.8米,顶宽4.5米,长135米,防浪墙1道,高1米,粘土心墙,迎水坡比为1∶2,背水坡比为1∶1.5、1∶1.3,平台1道,宽2米。大坝右侧砌石拱涵输水洞1条,高0.8米,宽0.6米,长70米,输水流量量0.5立方米/秒。大坝右侧为溢洪道,堰型,宽9米,长68米,岩石基础,洪峰排洪量28.5立方米/秒。干支渠条,总长20公里,有建筑物25座,灌溉面积4000亩,潘宅、汀岐、湖东、英前等4个村受益。1969年9月动工,1972年5月竣工,共投工66万工日,投资23.4万元。 6、嫩江县东风水库位于嫩江县东南部,七星泡农场场区东南部。由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修建。在科洛河左岸支流夏家店后沟东沟上筑坝截流而成,控制面积235平方公里。坝长750米,最大坝高8.50米,坝顶宽12米,坡比为迎水1∶3、背水1∶2.5;溢洪道为有闸开敞式,堰顶宽17米,最大溢流深2.08米、流量56.2立方米/秒;副坝长1750米、高3米,设置消力槛消能;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最大库容2697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47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37万立方米,死库容519万立方米;最大灌溉效益为水田1.20万亩、旱田1.79万亩。1956年5月开始施工,1971年10月竣工。1973年后实际灌溉水田500亩,养鱼水面10500亩,年最高鱼产量810吨。 7、建宁县东风水库东风水库位于福建省建宁县伊家乡双坑村,是县内最早兴建的小(一)型水库。水库大坝高28.30米,顶宽8.8米,顶长95米,坝底宽159.3米。渠道长7.5公里,干渠2.5公里,3条支渠共5公里。其中渡槽3座长30米,涵洞1座长10米,倒虹吸管253米。工程总投工24.3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1.04万立方米,使用钢材67吨,水泥66吨,木材100立方米;投资78万元。库区淹没土地150亩,迁移人口200人。 东风水库兴建过程中忽视配套工程,又因资金不足,曾降低工程标准。如渠道工程,先定低渠方案,后改为高渠,反复变动,延长了工期;倒虹吸管工程质量低劣,不能过水,直接影响后段渠道建设;建造渠道上倒虹吸管时未设伸缩缝,温度变化,发生裂缝漏水,不能到达渠道末端。因此,水库建成后,长期未能发挥效益。到70年代,几经加固配套,重建钢结构倒虹吸管,才取得灌溉2367亩、养鱼101亩、水库电站装机75千瓦等实际效益。 8、浦城县东风水库简介东风水库最初因地处浦城县东门村称为东门水库,又因库区附近有妙云庵,曾称妙云水库。1965年7月10日改为今名。位于南浦镇西10公里,桐源溪上游。1959年11月初动工,1963年10月建成。总投资41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8万元,占63.96%。水库集雨面积37.06平方公里,总库容211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06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效益2.04万亩,实际灌溉1.09万亩。 枢纽大坝由主、副坝组成,主坝为土、石混合坝。坝高35米,坝顶长92米,宽5米,输水洞径14米,最大泄量13立方米/秒。溢洪道底宽28米,最大泄量485立方米/秒。总干渠4.8公里,支渠20.8公里,分为左、右两干渠。右干渠灌区为莲塘乡的桐源、西岩、莲塘、九秋村,左干渠灌区为莲塘乡的山桥、吕处坞村及南浦镇的民主、和平、跃进、解放村。 效益利用渠道落差建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75千瓦,利用水库1320亩水面养鱼,并为县自来水厂每年供水140万吨左右。总投入93.26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25万立方米,其中石方17.5万立方米。淹没路后街、下庄、山头、溪尾、东门,小洋墩等自然村,农田600亩,房屋699间17000平方米,迁移203户700人,就近新建妙云、毛处东、新村、塘后、大后5个自然村安置。灌区在建库前,洪旱灾害严重。桐源溪与新溪在楼下村口汇合流入南浦溪。洪水季节,洪峰到来时,有4000亩田地受淹。1957年,74天无雨,灌区有1.2万亩田缺水,损失粮食650吨,抗旱动用32万工日。水库建成后,对灌区的抗旱、防汛起积极作用。 加固东风水库兴建于“大跃进”期间,建成不久,坝身出现横向渗漏,穿通坝体。背水坡90~93米高程有微水渗出,1959年冬,做19道“人”字形导渗沟处理。1975年,在坝身挖出白蚂蚁主巢9个、副巢8个。至1983年,发生6次裂缝引起沉陷,累计58.3厘米。1984年,打灌浆孔24个,灌注黄泥、水泥混合浆19.2立方米,安装坝身侧压管3排12支,降低汛限水位2米,蓄水量从1580万立方米减为1340万立方米。1985年,坝表面有横向裂缝长1.2米,宽0.5米。坝身发生堆石体变形,坝体继续渗漏,主坝两端与山坡接头处山坡的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厚度分别为29米和30米,1986年由省防汛指挥部列为病险库工程。1988年6月20日,全县普降大雨,水库来水流量49.21立方米/秒,泄量33立方米/秒。水位超过省限定水位0.66米,超过省限定库容1043万立方米。灾后,省水利厅拨出保坝加固抢险经费105.19万元,进行抢修加固。至今运行正常。 玉溪市东风水库东风水库是玉溪市中心城区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水源,有总库容9025万m3,径流面积309.5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九溪河、董炳河、赵元河。近年来,由于水库径流区餐饮、养殖业死灰复燃发展迅速,污染量和污染物的快速增加,东风水库水体污染有日愈加重的趋势,中心城区居民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据近期调查,东风水库径流区内有餐饮业45户,比2008年增加5户;有养殖场42个,比2008年增加19家;有红砖厂5家;九溪镇老玉江公路13公里处有一个垃圾填埋场。在45户餐饮经营户中,无工商营业执照的有17户,无卫生许可证的有19户。 由于径流区餐饮业几乎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均顺沟道直接排放入水库。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没有集中处理,乱堆乱放等情况比较严重,一遇雨天,雨水和粪水一起流入河道汇入水库。垃圾堆场没有防渗、截排水等设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此外,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染等情况也比较严重。由于这些污染源的存在,对水库水质造成严重污染。为此,我们建议必须从以下八个方面抓好治理工作。一是按照《东风水库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取缔一级保护区内的餐饮、养殖、游乐设施等。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堆放、存贮、埋置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禁止露天堆放农家肥。二是对无证或证照不全的餐饮业进行关停,有证的先进行排污整改,以后逐步关停。三是建议径流区内市县区政府(包括乡镇和村委会)和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大对东风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监管,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四是对径流区内重点是金钟山片区养殖户进行全面清理,禁止一、二级保护区内的规模和集中养殖。五是对九溪镇的垃圾集中运到中心城区垃圾填埋场处理。六是径流区限制有污染隐患的开发建设项目,限制旅游、餐饮等设施的建设。七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加大对东风水库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八是呼吁请广大市民为了自己能饮用优质、安全水,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到东风水库径流区内的餐馆消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