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肖桢
释义

肖桢(1431—1501),字彦祥,号寅庵,泰和县冠朝镇龙陂村人。幼年丧父,但天生智高,勤奋好学,少年时曾游学于蜀中等地,立志要科举成名。

明朝天顺六年(1462)中举,天顺八年(1464)进士及第。成化乙酉(1465)授南京刑部主事,己丑(1469)升湖广青吏司署员外郎,壬辰(1472)擢湖广按察司佥事,丙午(1486)再升为按察使,第二年任河南左布政使,戊申(1488)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辛亥(1491)迁南京工部右侍郎,甲寅改为刑部供职,丁巳(1497)任刑、工二部尚书。

肖桢为官约四十年,清廉明决,不畏权贵,以廉干著称。翰林院大学士吴宽所撰神道碑铭中云:“治狱明决,争讼者一讯辄得其情,据律剖断,庭无留狱,人皆称之”。提拔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后,分巡一道,“所至郡县,兴举废堕,犹存奖进人才,敦劝民俗,不专以薄书为事”。赴河南任左布政使时,“至则宣上德,究民隐,尤不肯以公钱曲奉权贵,人人以为难”。《吉安府志》上说,他“致性廉洁,令行禁止,风清俗正”。巡抚陕西时,正是“当凶荒之余,民初复业”,他善于治理,并宽严相济,“如意安辑,流移者益至。乃内务蓄积,外为预备,兵民晏然,西方殆无事”。对一些嫌疑囚犯,他“悉置轻典”,上奏《全命录》,使得朝廷钦恤之,“囚多免枉死”。而对权贵,则决不轻饶,“是时,一裨将者犯法,素有声势,为请托者多,卒论如律”。在工部任尚书期间,勤俭办工程。“南京为旧都,凡坛庙、宫阙、城垣、桥道,岁久渐圮”,他不但“修治无虚”,而且做到“岁计夫匠,量财物役用必当,未偿亡劳糜费”,就连“权贵人有乘时求利者”也“往往无所德(得)”。他为官一生,不以权谋私,两袖清风,家中“田庐仅足,服食不侈,于物无所玩好,公退稍暇,惟赋诗读书而已”。他为官清廉,对待亲友则宽弘大度,有忠爱仁厚之心,“公有兄二人,曰彦享、彦清,俱出前母欧阳氏,及罗夫人生公,怜其幼弱,析与田产特厚,后夫人卒,公尚少,悉让还二兄,取旧卷焚之。”(《大司寇肖公神道碑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