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我的飞机设计生涯
释义

版权信息

我的飞机设计生涯

ISBN9787802437210

作者师元光

定价¥42.00

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我的飞机设计生涯》以翔实的史料,朴实的语言叙述了顾诵芬院士的工作经历,是广大航空及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史难得的读物。顾诵芬是我国有突出成就的空气动力学家和飞机总设计师。1951年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以后,他是第一批参加到航空工业事业建设中的大学生。60年来,他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同行,在徐舜寿、黄志千等老一辈飞机设计专家的带领下,完成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的设计研制,在歼8、歼8Ⅱ系列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研制中担任了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他的回忆朴素、平实,真实记录着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顾诵芬(1930.2 ~)江苏苏州人,飞机设计专家。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兼总设计师,现任中航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20世纪50年代,曾参与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一沈阳飞机设计室的组建.成功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力设计并建立了实用的飞机气动设计方法。主持、参与了歼教1等10余种飞机以及多项重大任务的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研究。曾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11总设计师。其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金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项。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书摘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也学过航空仪表、航空无线电、仪表原理等。我记得教我们航空无线电的老师蒋大宗是上海交大1947届电机系毕业,他讲航空无线电的一般性知识,都是原理性的。航空仪表就学得更差了,只是拿了一些20世纪30年代膜盒仪表拆拆弄弄,对当时的电动仪表则完全不懂。这次任务,给自己补上了一课,使自己对飞机的系统构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调研了沈阳和哈尔滨的工厂后,我们来到南京511厂,厂里有几位车间工艺员是昝凌的学生。1947年夏,昝凌从英国学习回来,被安排在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航空研究院任电气组长,那时航空研究院招了几个研究生,其中有些人解放后留在了511厂。咎凌同志介绍了他考研究生的办法,就是出一个怎样将发电机改成电动机及电动机改发电机的题目,有的就是答不上来。他对这几个在511厂的工艺员很欣赏,其中有几位,去了他后来组建的30所。接着去南昌320厂调研时,按照昝凌的意见,我们带上了南京航空学院(简称南航)的教授任葆良。他很有水平,和昝凌年龄差不多,在国民党空军干过。那时由于测试仪器的水平还不高,所以经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任葆良有一手绝活,就是对陀螺进行动平衡时,可以不用动平衡机,陀螺旋转起来后,他用手指夹住轴的两端,仅凭感觉,就能判断出哪里该加重、去重。我们调研结束,回京汇报时,他也参加了。跟着这些老专家,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1951年年底,徐昌裕提出,生产上不去,器材供应是个大问题。刘多朴知道后,思考了一晚上,第二天向组织提出,自己去搞器材供应工作。这对刘多朴来说,应该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因为他实在太想搞飞机设计了,但从工作需要出发,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去解决材料问题。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精神是很高尚的。后来他与魏祖冶(注1)等同志一起去筹建材料研究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