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孙家城城址
释义

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址。位于安徽怀宁。

传说孙家城古城墙是由曹操83万士兵一夜之间撮土而成的,因此将其年代定性为汉代。通过发掘,发现城址内不同时期文化层层叠压。最终,位于墙体北坡最早期文化层的出现,使安徽省考古学家和长江流域城址专家们确定,城址年代距今已有6000余年。专家认为,孙家城城址是继杭州良渚城址之后,长江下游第二座被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存,面积较大,推算原有面积当接近30万平方米,它与良渚古城的年代接近,两个发现共同填补了长江下游没有史前城址的空白。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此次挖掘工作开展之前,传说孙家城古城墙是由曹操83万士兵一夜之间撮土而成的,因此将其年代定性为汉代。通过发掘,发现城址内不同时期文化层层叠压。最终,位于墙体北坡最早期文化层的出现,使安徽省考古学家和长江流域城址专家们确定,城址年代距今已有6000余年。专家认为,孙家城城址是继杭州良渚城址之后,长江下游第二座被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存,面积较大,推算原有面积当接近30万平方米,它与良渚古城的年代接近,两个发现共同填补了长江下游没有史前城址的空白。

孙家城城址是继杭州良渚城址之后,长江下游第二座被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存,原有面积据推算接近30万平方米,与良渚古城的年代接近。两个发现共同填补了长江下游没有城址的空白。

安庆怀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界处,是淮河中游到长江中游的必经之路。它处于江汉流域和太湖流域两大文化体系之间,属于亚文化区。孙家城城址的发现填补了皖西南原始文化的空白,同时也意味着长江中下游交流通道被发现。

孙家城城址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南、西三面大体保存完好,东西长约600多米,南北宽约300多米;城墙与外侧地表相比残高1~4米,底宽12~20米左右,顶宽5~10米不等;在南、西两侧外围有自然洼地,宽度一般约70~100米,城墙最高处与洼地最低处的高差为4~5米左右。

经解剖得知,城墙系平地起建,底宽约20米,最高约4.5米。具体营建过程为:在生土上先铺垫一层厚十余厘米的纯黄土,其上再铺垫一层厚仅5~10厘米的较纯青灰土,质地细密,上堆筑主墙体。主墙体最厚达3米,其中第一条探沟第18层最厚处可达1.7米,系用一层薄黄斑土和一薄层夹灰色淤土的红褐土一次性堆筑而成;在主墙体之上的两侧又增加数层,从而形成最终的城墙形态。外坡第18层以上各层实测坡度在17—20度之间,墙体各层中包含少量相当于龙山时代的陶片,大多数为夹砂红陶,另有部分泥质红胎黑皮陶,陶质疏松,并发现个别明确属于龙山时代本地张四墩类型时期的夹砂红陶鼎足和夹砂红肥外黑陶片;而墙体北坡被本地龙山时代张四墩类型时期文化层叠压,并被同属该时期的小坑打破,由此证明墙体不晚于龙山时代。

据了解,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孙家城是目前长江下游地区仅仅发现的两个新石器时代城址之一(另一个为浙江杭州良渚城址),面积较大,推算原有面积当接近30万平方米,它的出现对于探讨本地薛家岗文化之后的衰落,以及淮河中游与长江中下游之间原始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