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窃明5
释义

窃明5

作 者: 灰熊猫 著

出 版 社: 长征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330000

版 次: 1

页 数: 345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2044579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青春文学 >> 玄幻/新武侠/魔幻/科幻

定价:¥29.80

编辑推荐

一部能够令人热血沸腾、血脉贲张的历史战争小说;一部已经引发巨大争论、口水滔天的争议奇书;一部恢弘的历史之书、热血之书、战争之书、权谋之书。

不读《窃明》枉读书!

这是一部弘扬民族正气,拨乱反珔的愤怒之书!《明朝那些事儿》之后,《窃明》再次撼动天下!

内容简介

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中国就从世界的顶峰跌落到谷底,七成子民都死于非命,明末文官集团的“无能”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为了扭转历史上这个悲惨的局面,黄石一方面积极为长生岛的军事实力加码,一方面稳固海外贸易,从中获得强大的经济支持。

被长生军压着打的后金政权几经惨败,不复历史上的强势,正急速滑向颓败。为了赢得喘息空间,皇太极一面恶意中伤黄石,一面与明廷假意议和。在这“议和”的幌子后,皇太极设下了天罗地网,企图一举扭转被动局面。

此时,历史的车轮隆隆滚至天启六年,后金酋主努尔哈赤的生与死在已经改变的历史轨迹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黄石单刀深入敌后,赢得一场神话般的胜利,却被大明弄臣“流放”福建。面对拥有无限权力而又勇于内斗的庞大的文官集团和阉党势力,黄石以渺渺之身,又该如何应对?又有谁可以依靠?

作者简介

灰熊猫,80前生人,作者幸运地拥有一些在文史方面颇有见地的朋友,在他们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着写作自己的第一本书,作者希望他的作品,不仅仅能愉悦他的读者,也足以无愧地展示给亲朋友好友。

目录

第一章 海州

第二章 操守

第三章 伏笔

第四章 落网

第五章 辽阳

第六章 回声

第七章 并力

第八章 泉州

第九章 后顾

第十章 反复

第十一章 转战

第十二章 跃进

第十三章 阻击

第十四章 合围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海州

“臣袁崇焕奏……”

奏章上清一色的蝇头小楷。黄石屏住呼吸往下看去,没错,袁崇焕在奏章里回顾黄石历史军功的时候,隐约暗示了他的跋扈;袁崇焕在奏章里赞扬了黄石的大志,顺便还带了一笔他大义灭妻的事迹,接着是黄石以前向赵家求亲的事情……

所有的攻击都隐藏在对黄石直爽性格的赞扬里,即使是黄石自己看这份奏章的时候,也深切地感到了那些攻击的威力。它们总是猛地闪现出来,像尖锐的钢针一样把你深深刺痛,但在你怒气涌出要反驳的时候,这些攻击就又狡猾地消失不见。它们根本不给你辩解的机会,让你满腔的反感始终没有机会聚集起来,但伤害已经深深地烙下。

黄石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一切都没有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最后轻描淡写地把议和说成是私人间的闲聊。袁崇焕说当黄石暴跳而起的时候,他都震惊得说不出话了;袁崇焕还说他经过了彻夜的思考,才明白自己在什么地方触怒了黄石。

这样袁崇焕在经过彻夜思考后,决定上疏自参自己破坏文武和睦的局面,但奏章中他仍然秉笔直书,告诉皇帝他仍坚持认为议和并不是一条完全不可行的道路。

“很妙,非常妙,袁崇焕明知皇帝的注意力不会集中在议和这个问题上,所以他就趁机轻轻带过一笔,种下了一个种子。”黄石心中也不由得赞叹起对方的行文技巧来。不知道袁崇焕有没有想过黄石弹劾他的罪名,如果皇帝真相信了袁崇焕的这番说辞,那黄石用“无人臣礼”来弹劾他就显得更下作了,那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黄石深吸了一口气,起身向着天启帝跪倒:“皇上爱护微臣之心,微臣肝脑涂地,无以为报……”

直到走出紫禁城之后,黄石才苦笑了起来,心中充满了失落感:“我是来自未来的人,我能看透历史的迷雾,我能洞察先机,每一步我都没有料错,但我竟然还是一败涂地,袁崇焕,你真是太强了。”

当黄石看到袁崇焕在奏章上没写他劝说黄石和赵引弓结亲,而是劝说黄石不要退亲时,黄石才发现自己的对手竟然已经处于了不败之地。袁崇焕说他极力建议黄石不要急于退亲,先等等看有没有奇迹发生。如果赵二姑娘为黄军门殉节了,那黄石也应该给她一个墓碑。

这一番话说起来真是堂堂正正,只要皇帝接受了这个说法,那袁崇焕劝阻黄石不要退亲当然是出于公心,而黄石随后发火毫无疑问是挟私报复。黄石和赵引弓秘密定亲是黄石准备的撒手锏,但此时这个撒手锏也变得毫无用处了。

或许并非一点用处也没有,袁崇焕或许以为黄石一怒之下根本就不会和赵引弓定亲,那更坐实了黄石挟私报复的罪名。尽管黄石现在补上了这门亲事,可是这完全可以解释为:黄石还有些许羞愧之心,听了袁崇焕的话后良心发现,没有立刻把亲事推掉。

黄石又把整件事情从头到尾想了一遍,惊骇地发现自己就是先看过袁崇焕这则奏章,也打不赢这场笔墨官司。如果他想要反击的话,那首先要打消皇帝先入为主的印象,但黄石根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和袁崇焕到底说了些什么。

“如果我真的去和皇帝分辩,非要说清自己和赵家本来没有婚约,现在是袁崇焕硬扣在我头上的,那恐怕倒正落入了他的圈套中。皇帝没有闲心查证这种家务事,在皇帝看来,就是我在坚持破坏文武和睦的局面,加倍坐实了我挟私报复的罪名。”

现在有了空闲,黄石就做了一个试验,他尝试着用最简短的话解释清楚自己、赵家还有袁崇焕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根本说不清,这里面牵扯的实在是太多了。“等皇帝听得不耐烦了,就会认定我是在强词夺理,这样袁崇焕就成功地把他和我的争论转化成了皇帝和我的争论,而一旦和皇帝吵起来,我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袁崇焕这种说法还是一个双保险,就算黄石倚仗天启帝的信任吵闹下去,也不可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如果赵引弓为此丢官了,他肯定不会说黄石的好话,如果赵引弓和黄石结亲保住了官位,那……赵引弓的话又有什么说服力呢?

刚才黄石一看完奏章就向天启帝谢罪了,他知道皇帝把这份奏章留中主要还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黄石真诚地向天启帝表示了感谢,并按照袁崇焕的说法给自己泼了,些脏水。最让黄石感到哭笑不得的是:目前情况下,袁崇焕的这套说辞居然还是对自己最有利的说辞。

黄石告诉天启帝他当时确实有些不高兴,因为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很丢脸的,但是……黄石此时也不忘刺个回马枪,他仍然坚持议和是万万不可行的。黄石承认自己当时的态度确实不好,但不承认自己有路线错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