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前列腺疾病理论与临床实践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王建业 编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ISBN: 9787200043600

出版时间: 2002-01-01

版 次: 1

页 数: 371

装 帧: 平装

开 本:

所属分类: 图书>>其它分类

内容简介

《前列腺疾病理论与临床实践》是由国内知名专家参与编写的一部关于前列腺疾病的专著,系统描述了前列腺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及相关激素的作用以及各种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着重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前列腺疾病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

《北京医学文库》是一套大型医学专著丛书,被作为重点图书列入八五规划。她对总结、推广北京地区医学特有的医疗和科研成果,反映北京地区医药卫生领域的成功经验,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有深远影响的工作。《北京医学文库》所有入选的专著,都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科学性与相对系统性,在各自的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基本上可以反映北京医学的当代水平和成就。《北京医学文库》的出版,不只使当代的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而且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医学财富。她将为北京地区的医学发展做出贡献,并将为全国和世界人民造福。

目录

绪言 前列腺疾病研究的历史回顾,|1

第一篇 前列腺基础学,|5

第一章 前列腺胚胎与发生学,|7二、前列腺腺管的发生,|8

三、前列腺间充质的发生,|8

四、前列腺发育中腺上皮和基质成分的形态学分析,|9

第三节 前列腺发生发育机制的研究进展,|9一、雄激素在前列腺发育中的作用,|9

二、雌激素在前列腺发育中的作用,|10

三、前列腺发育过程中基质-腺上皮的相互作用,|10

四、生长因子在前列腺发育中的作用,|11

第二章 前列腺解剖与组织学,|13二、前列腺组织结构,|14

三、前列腺上皮结构,|15

四、前列腺血管与淋巴引流,|15

五、前列腺神经分布,|17

第三章 前列腺内分泌学,|20第一章 物理及化学检查,|35二、前列腺液镜检,|36

三、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查,|37

第三节 膀胱镜检查,|38第二章 影像学检查,|39二、探测方法,|40

三、前列腺的解剖,|40

四、前列腺的正常声像图,|41

五、前列腺增生症,|42

六、前列腺炎症,|43

七、前列腺癌,|43

第二节 前列腺的CT检查,|45一、简介,|45

二、前列腺正常CT解剖,|45

三、前列腺疾病,|45

第三节 前列腺的MRI检查,|47二、MRI检查的适应证,|48

三、MRI检查方法,|48

四、正常前列腺MRI解剖,|49

五、前列腺疾病的MRI表现,|49

六、前列腺疾病治疗后的表现,|53

七、前列腺MRI的未来,|54

第三篇 前列腺炎及相关疾病,|57

第一章 前列腺炎的分类,|59二、病理表现,|60

三、治疗原则,|60

第二节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61一、临床特点,|61

二、病理表现,|61

三、感染性前列腺结石,|62

四、药物治疗,|62

五、外科治疗,|63

第三节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以及前列腺痛,|64一、临床特点,|64

二、致病因素,|64

三、膀胱尿道镜的发现,|65

四、尿流动力学的测定,|66

五、治疗,|66

六、间质性膀胱炎及前列腺炎,|67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前列腺炎,|67一、淋菌性前列腺炎,|67

二、结核性前列腺炎,|67

三、寄生虫性前列腺炎,|67

四、霉菌性前列腺炎,|67

五、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68

六、前列腺脓肿,|68

七、前列腺炎和不育,|69

八、精囊炎,|69

第二章 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70二、革兰氏染色阳性菌,|71

三、沙眼衣原体,|72

四、解脲支原体,|72

五、其他病原体,|72

第三节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72一、病因及发病机理概述,|72

二、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73

三、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74

第四节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75一、致病菌,|76

二、衣原体及支原体,|76

三、化学性炎症,|77

四、心理性因素,|77

第五节 前列腺炎的分泌功能障碍,|78第六节 前列腺的抗菌因子,|79第三章 前列腺炎的诊断方法,|81

第一节 渗透因子的测定,|84一、渗透因子的测定方法,|84

二、渗透因子的测定结果,|85

第二节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药物渗透,|87第三节 前列腺组织中的抗生素浓度,|89第四篇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93

第一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流行病学,|95

第一节 病因学和危险因素,|99第二节 年龄与发病的关系,|100第三节 雄激素的作用,|101第四节 雄激素受体,|103第五节 双氢****和5α-还原酶,|103第六节 雌激素的作用,|104第七节 细胞凋亡的调控,|105第八节 生长因子,|106第九节 基因和家庭性因素,|107第十节 其他因素,|108第三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学,|110二、基底细胞增生,|112

三、筛状增生,|113

四、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13

五、硬化性腺病,|114

六、精阜黏膜腺增生,|114

七、中肾管遗迹增生,|114

第四节 前列腺增生组织成分的形态学分析,|114第四章 流出道梗阻的病理生理学,|116二、症状,|117

三、梗阻,|118

第二节 正常下尿路的特性,|118一、逼尿肌形态学,|118

二、神经支配,|119

三、传导介质,|119

四、细胞代谢,|119

五、逼尿肌的收缩,|119

六、膀胱充盈,|120

七、膀胱壁的顺应性,|120

第三节 老年人下尿路生理,|121一、症状,|121

二、逼尿肌形态,|121

三、逼尿肌收缩力,|122

四、老年人的肾功能与尿液增多,|122

五、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及膀胱功能,|123

六、老年人逼尿肌的自然变化,|123

第四节 梗阻的检测,|124一、残余尿,|124

二、尿动力学检查,|125

第五节 逼尿肌收缩力低下,|131一、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的可能原因,|131

二、代谢,|132

三、临床研究,|132

四、受损逼尿肌的形态学改变,|132

第六节 逼尿肌反射亢进,|133第七节 逼尿肌不稳定,|133一、临床表现,|133

二、受体的改变,|134

三、肌肉的改变,|134

四、逼尿肌不稳定与梗阻类型,|134

五、尿路刺激症状的神经性因素,|134

六、梗阻的神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135

七、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时的逼尿肌不稳定性,|135

八、逼尿肌形态和逼尿肌不稳定,|135

九、老年人逼尿肌的自然变化,|135

第八节 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表现,|136一、解剖学特点,|136

二、组织学特点,|137

三、前列腺平滑肌的重要性,|137

四、膀胱对流出道梗阻的反应,|138

五、膀胱流出道梗阻的动物模型,|138

六、细胞对流出道梗阻的反应,|139

七、膀胱失代偿的原因,|139

八、梗阻所致肥厚膀胱的生长因子变化,|141

九、梗阻与症状的关系,|142

第五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45二、辅助诊断检查,|149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病人手术前检查,|149一、残余尿量测定,|149

二、超声波检查,|152

三、泌尿系影像检查,|153

四、CT和磁共振(MRI)检查,|153

五、尿道膀胱镜检查,|154

六、尿流率测定,|154

七、压力/流率同步检查,|156

八、充盈性膀胱测压,|157

第六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159二、爱普列特(Epristenide),|162

第四节 其他激素治疗药物,|163一、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药物,|163

二、氟丁酰胺:缓退瘤(Flutamide),|163

三、抗雌激素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163

第五节 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164一、特拉唑嗪:高特灵(Terazosin),|165

二、多沙唑嗉(Doxazosin),|165

三、阿呋唑嗪:桑塔前列(Alfuzosin),|165

四、坦素罗辛:哈乐(Tamsulosin),|166

第六节 联合用药治疗前列腺增生,|166第七节 植物药的应用,|167一、花粉制剂:舍尼通(普适泰),|168

二、美洲锯叶棕榈植物(伯泌松),|168

三、非洲臀果木(通尿灵),|168

第七章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微创治疗,|170二、气囊扩张治疗前列腺增生,|171

第二节 前列腺支架,|172一、暂时性支架,|173

二、永久性支架,|174

三、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优点,|177

四、取出支架的方法,|177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的热疗,|177一、热疗技术的历史回顾,|178

二、微波治疗的技术原理,|178

三、微波治疗仪,|179

四、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180

五、微波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评价,|181

六、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184

第四节 经尿道前列腺针刺消融术,|185一、射频的物理性质,|185

二、经尿道针刺消融治疗仪,|186

三、经尿道针刺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187

第五节 高能聚焦超声,|189一、高能聚焦超声原理,|189

二、高能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增生,|190

第六节 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91一、激光前列腺切除手术的特点,|191

二、泌尿外科常用的激光种类,|192

三、尿道内激光前列腺切除术,|193

四、组织间激光前列腺切除术,|194

五、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196

第七节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198二、滚轮式电极,|199

三、经尿道电汽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00

第八章 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205二、术前检查,|205

三、麻醉,|206

四、术前准备,|206

五、手术步骤,|207

第二节 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210一、手术适应证,|210

二、手术方法,|210

第三节 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211一、耻骨上经膀胱摘除术,|211

二、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213

三、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215

第四节 手术的疗效评价,|216第五篇 前列腺癌,|219

第一章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221二、家族史,|222

三、种族,|222

第三节 可能的危险因素,|222一、饮食,|222

二、激素,|223

第四节 潜在的危险因素,|223一、输精管结扎术,|223

二、镉,|223

三、维生素D,|224

四、维生素A,|224

第二章 前列腺癌的病因学,|226二、在高危家族中对前列腺癌的筛选,|227

第二节 前列腺癌的基因标志,|229一、简介,|229

二、原发性前列腺癌,|229

三、前列腺癌的进展,|231

四、前列腺癌的转移,|233

第三节 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234一、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234

二、******样生长因子(IGF),|235

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6

四、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237

第四节 前列腺癌中的遗传学改变以及E-cadherin的作用,|238一、前列腺癌中遗传学改变,|239

二、E-cadherin的作用,|240

三、治疗中的应用,|240

第五节 前列腺癌中的新生血管形成,|241第六节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产生机制,|242一、前列腺癌中的配体非依赖性的雄激素受体活动,|243

二、前列腺癌中由于基因扩增而导致的雄激素受体基因的过度表达,|243

三、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244

第七节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的异常,|245一、简介,|245

二、正常前列腺中HLA分子表达,|245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246

四、原发前列腺癌,|246

五、HLAI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247

六、在转移癌中HLAI分子的表达,|247

七、HLAI分子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247

八、HLAI分子下调的机制,|248

第三章 前列腺癌病理学,|253二、前列腺癌的几种亚型,|254

第二节 前列腺癌的一般分类,|255一、前列腺潜伏癌,|255

二、前列腺偶发癌,|255

三、前列腺隐匿癌,|255

四、前列腺临床癌,|255

第三节 肿瘤的位置及扩散方式,|256一、局部侵润,|256

二、淋巴转移,|256

三、血源性播散,|257

第四节 前列腺癌的分级,|257一、Gleason分级系统,|257

二、WHO分级系统,|259

第五节 前列腺上皮的非典型增生:癌前期病变?,|259一、前列腺上皮内瘤样病变,|259

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60

第六节 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260第七节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标本,|261第八节 前列腺癌根治标本,|261第九节 前列腺癌非手术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262一、雄激素阻断治疗后,|262

二、放射治疗后,|263

三、雄激素治疗后,|263

第四章 前列腺癌的诊断与分期,|265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269

三、直肠指检,|270

四、经直肠B超检查,|270

五、前列腺活检,|270

六、放射免疫显像,|271

七、影像学诊断,|271

八、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271

第二节 前列腺癌的分期,|272一、分期系统,|273

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274

三、分期的手段,|274

第五章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280

第一节 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理论依据,|285一、临床前列腺癌的意义,|285

二、缓慢进展的临床前列腺癌,|286

三、早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有效性,|286

四、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T3),|287

第二节 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适应证与禁忌症,|288一、年龄与健康,|288

二、通过临床上的预后因素来选择病人,|288

三、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前列腺癌根治术,|289

四、术前应用雄激素阻断治疗,|289

五、前列腺癌根治术后PSA升高的治疗,|289

第三节 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保留神经术),|290一、手术应用解剖学,|290

二、术前准备,|293

三、手术过程,|293

四、并发症和处理,|297

第七章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301二、外照射放疗的剂量,|304

三、三维适形放疗,|304

四、前列腺癌外照射放疗效果,|305

第三节 放射性同位素植入组织间放疗,|306一、放射性同位素植入组织放疗(简称间质放疗)的优点,|306

二、放射源的选择,|307

三、前列腺癌间质放疗的适应证,|307

四、间质放疗的同位素植入方法,|307

五、前列腺癌间质放疗的结果,|307

第四节 粒子束放疗,|307一、质子治疗,|307

二、中子治疗,|308

三、快中子与光子混合射线治疗,|308

第五节 放射治疗的并发症,|308一、常见放疗的并发症,|309

二、常规放疗的并发症标准,|309

第六节 改善放疗疗效的方法,|310第七节 放疗与激素治疗的结合,|310一、激素细胞减数治疗,|310

二、去雄激素和放疗联合治疗,|310

第八节 姑息性放疗,|311一、骨转移,|311

二、脊髓压迫,|312

三、全身性姑息放疗,|312

第八章 前列腺癌的冷冻治疗,|315二、冷冻消融的机理,|316

第二节 冷冻治疗的适应证,|317第三节 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317一、术前检查,|317

二、冷冻手术,|318

三、术后处理,|319

四、重复治疗,|319

第四节 冷冻治疗的效果,|319第五节 冷冻治疗的并发症,|320第六节 组织病理学改变,|320第七节 冷冻消融失败后的补救疗法,|321第八节 结论,|321第九章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324二、垂体控制机制和下丘脑-垂体控制机制,|327

三、生长因子,|328

四、催乳素、促生长激素抑制素和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328

五、去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组织的作用,|328

六、前列腺细胞对雄激素的不同敏感性,|329

第三节 内分泌治疗的方法、疗效和副作用,|329一、****切除术(去势术),|329

二、肾上腺切除或垂体切除,|329

三、雌激素,|330

四、醋酸环丙孕酮,|330

五、单纯抗雄激素药物,|332

六、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333

七、联合治疗--最大的雄激素阻断,|335

八、新辅助疗法,|336

九、间歇性内分泌治疗,|336

第四节 内分泌治疗的未来,|337一、第二线内分泌治疗,|337

二、泌乳素抑制剂,|337

三、5α-还原酶抑制剂,|338

四、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抑制剂,|338

第十章 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341

第一节 前列腺癌与免疫系统,|352第二节 抗肿瘤免疫系统,|353第三节 残余肿瘤细胞对体内免疫系统的刺激,|353第四节 肿瘤抗原,|354第五节 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的作用,|355第六节 抗生长因子抗体,|356第七节 前列腺癌的接种治疗,|358一、瘤苗应用简史,|358

二、疫苗种类与应用,|358

第一节 光动力学治疗前列腺癌的背景,|364第二节 光动力学治疗前列腺癌的生物学基础,|365一、前列腺中光动力学治疗的生物学,|365

二、PDT后的排尿功能,|366

三、肉眼所见,|366

四、组织学,|367

五、实验室结果的意义,|36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