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麦积高抬 |
释义 | 麦积高抬,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麦积高抬,又叫铁芯子、抬阁,也称高杆戏、亭子,是天水市麦积区春节社火中的重要表演形式。麦积高抬主要分布在麦积区的甘泉镇、马跑泉镇、花牛镇、社棠镇、伯阳镇及道北办事处等十几个乡、镇、办事处。民间基础雄厚,参与群众广泛。 文化渊源高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据清人李斗在他的笔记中记载,大约从10-13世纪时的宋代开始,高抬这种杂戏形式在民间社火中已广泛流行。麦积高抬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蜡祭”,麦积高抬受伏羲文化的影响,具有民俗祭祀性质,而且受陇东南西秦腔艺术影响,粗犷大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前人以这种形式祭祀神灵,祈福求安,经过数百年的演化,逐渐成为群众节日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表演形式麦积区是伏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卦台山遗址是伏羲演绎八卦之地。受其影响,麦积自古以来民俗祭祀活动十分活跃,而麦积高抬就是其中之一。每年春节或庙会期间,人们以高抬这种艺术形式祭祀神灵,祈福求安,并逐渐演化为节日娱乐形式,并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麦积高抬,又叫铁芯子、抬阁,也称高杆戏、亭子,是春节社火中的重要表演形式。它是将一根铁杆,插入方桌正中凿成的孔中,在贯通方桌底部固定的石磨眼中,进行绑扎稳固,然后以铁杆为骨架,在其上进行人物造型,表演故事情节,巧饰以花木、山石、亭台、鸟兽等,由拖拉机拉动进行表演。据麦积高抬传承人之一的王守业先生介绍,起初的高抬是一层,在一人身上捆扎一木杆,其上又在杆头绑扎一幼童,还可转动,由人背着行进表演,后来渐发展到铁芯子,增加了层数高度,更具有艺术性。扮演故事情节的人物在上面辅以动作,供道路两边的群众欣赏、品评。麦积高抬以其玄妙、惊险、美观的特点让观者得到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表演内容在表演内容上,麦积高抬主要是截取古典小说、古典戏剧、神话传说中精彩片段为表现内容,配以山石、花木、亭台、器物、鸟兽等元素,集戏剧、彩绘、扎糊、造型等诸多技艺于一体,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令人无限遐想的艺术效果,具有构思精巧、制作精湛、内容丰富、视觉冲击力强、地域色彩鲜明等显著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麦积高抬主要代表作品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计划生育好》、《蝴蝶杯》、《凤仪亭》、《狮子楼》、《盗仙草》、《化蝶》、《白蛇传》、《刘全进瓜》、《女娲眺镜》等。 主要特色麦积高抬是一门注重扎制、彩绘的民间艺术,以民间塑匠、纸花匠、画匠、木匠、戏剧行家为主,各行家里手通力合作共同制作完成,可谓诸艺荟萃。高抬具有险、巧、精、绝的视觉冲击力,它是综合性的空间造型艺术,四面皆可观赏,艺术效果十分突出,而且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可以表现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创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民俗传承旧时的高抬多以“社”为单位进行比赛、斗玩,1949年解放后则以乡、镇,自然村为单位进行表演。麦积高抬据《麦积区志》记载,兴起于清同治初年。起初流行于甘泉、马跑泉一带,而后逐渐扩散流行于周边相邻的乡、镇。麦积高抬最兴盛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至民国期间。1925年(民国十四年)甘泉李“能人”和铁匠柳“悬人”设计制作的高抬《盗仙草》和《刘全进瓜》参加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在秦安县城(即秦州区)举办的社火表演赛,获得第一名。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农村出现社火演出高潮,20世纪60-70年代期间,高抬列为“四旧”被禁演,1979年开始,高抬表演活动陆续恢复,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视觉冲击力更强,规模进一步扩大,每年区政府组织进行汇演,观众达10万人以上。 由于高抬艺术是群众自娱自乐,自发性的公益活动,长期以来一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21世纪以后,由于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回家后暂住时间短,也无暇参与高抬的筹备组装,而且中老年人只是在春节期间耍玩时组装表演,并不是为了谋生,且不能养家糊口,所以好多老艺人放弃了多年的手艺,年轻人更是不愿意学习,所以传承人青黄不接,这种群众喜闻乐见,陶冶性情的民间艺术濒临失传。2011年,麦积区将该民俗申请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开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非遗信息遗产级别: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文号:甘政发[2011]34号 批准时间:2011年3月16日 遗产类别:民俗 批准序号:86 遗产编号:Ⅹ-6 遗产名称:麦积高抬 申报单位:天水市麦积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