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绿色生活手记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5月1日) 丛书名: 护生文丛 平装: 458页 开本: 32开 ISBN: 7562027099 条形码: 9787562027096 尺寸: 21 x 13.9 x 1.9 cm 重量: 458 g 内容简介当我结束这本关于环境和动物问题的小书时,大半个中国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洪水的袭击。天上的水和地上的水混在一起,从森林正在消失的上游奔腾而下,一泻千里。洪水冲破狭窄河道的束缚,在大地上汪洋恣肆地流淌。它吞噬了田野,冲破了城市的堤防,毫不留情地夺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然而,这并不是自然策划的一场“诡计”,甚至也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的灾难。天降豪雨,土地却没有了吸纳的能力;冰川消融,森林却不再具有蓄水的作用。土地变得贫瘠,原本丰茂的原始森林所剩无几,自然的有机体正在被肢解。而这又是因为,我们向来只注意人的得失,却从未考虑过河流山川的利益。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漠视乃至任意侵害大自然所固有的利益的情形下,人的利益也不可能得到持续和良好的保障。我们世代居住的土地已经病了,病于人类无休无止的贪欲和无所顾忌的索取,洪水泛滥只是这种疾病的一个征兆罢了。 地球环境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每一部分受到伤害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另外一部分。几年前,在长江上游的广袤地区,考察者就注意到,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然而这种警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许,人们不觉得原始森林被砍伐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也不觉得金丝猴、藏羚羊栖息地的破坏和自己的利益有什么相干,但是,当洪水毁坏了我们的家园,粉碎了我们的梦想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坚持这种自私狭隘的看法吗?在水系上游水土保持地区实行所谓“木头财政”,将不仅有计划地摧毁当地贫苦人依赖森林的传统生活,使栖息在此地的野生动 物濒临灭绝之境,更将无可挽回地造成水土流失、泥石流和下游地区洪水泛滥。也许紧接着的是,丰富的水系慢慢变成干枯的季节河,或者中下游断流。这一远景,我们似乎已经在黄河的经验里看到了。 人类出于自然,就如婴儿出于母腹。对自己的母亲,我们应当深怀感谢之情,用爱和奉献而不是贪求和索取去对待她。的确,人类是万物之灵长,是自然进化漫长历程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形式。然而,这并没有人类任何一种役使自然的特权,相反,它赋予人类一种特殊的责任,那就是善意地对待自然,细心地看顾自然,尽力保持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完整。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享自然的丰美赏赐。这就是我在这本小书里想要表达的观念。 写作这本小书的过程相当艰苦。使我没有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是我丈夫的支持。在这个喧闹的时代里,他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认真而平静的人之一。他所具有的这种品质,多年来是我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力量。这次,他为这本小书做了好些插图。这些插图虽然有点拘谨,但也体现了他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 此外,我还要感谢青岛出版社的王一方先生。前年,当我们谈到环境和动物保护问题,以及出版一套绿色丛书的可能性时,可以说一拍即合。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了愉快而有成效的合作。对此,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媒体评论书评 《绿色生活手记》是一本好看的小书,文笔清新,陈义平实。作者以推己及物的情怀,请求人们关心我们身旁的大小生灵,善待自然。文中提到的事实都是平日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旁的事情,所以读来处处能够启发思考。 ——张广达 人是自然进化漫长历程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形式。然而,这并没有给予人类任何一种役使自然的特权,相反,它赋予人类一种特殊的责任,那就是善意地对待自然,细心地看顾自然,尽力保持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完整。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享自然的丰美赏赐。这就是我在这本小书里想要表达的观念。 ——莽萍 目录总序 修订版序言 写在前面(初版序言) 绿色,一种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实践 环境问题是人的问题 飞越欧陆 宽容、多样性、绿色思潮 素食问题 台怀镇的钟声 再访台怀 从马路到公路 沙漠三日 停下飞奔的脚步——化学杀虫剂对我们世界的威胁 观鸟 西来湖漫步 一只刺猬的故事 劳伦兹与他的《所罗门王的指环》 大德曰生 学习与动物相伴 走进动物园 [附]:动物园或人工环境下受害动物的不完全备忘录(—) 动物园或人工环境下受害动物的不完全备忘录(二) 动物监狱 老虎“雷雷”的命运 保护动物的法律和未得到保护的动物 善待我们身边的动物 呼唤反虐待动物法 “活吃”的文化(两则) 为所有动物不受虐待 认真对待动物 为动物立法——动物福利法溯源 向社会发表意见 动物的明天?人类的明天? 我们共同的世界 绿色建议 书评:绿色生活 主要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