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三娘传奇 |
释义 | 作品介绍基本信息【女频】 作者:兴安晚秋。 最后:2012-01-17 。 总3505点击。 总117推荐。 作品大类 女生 作品性质 公众作品 授权状态 专属作品 完成字数 541087 内容介绍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书香门第出身的李三娘,从小就逆反封建社会带给女人的各种束缚。八岁时拒绝缠足,十七岁和地主出身的李凤林结为夫妻。因为李凤林排行老三,因此,得名李三娘。为了救土匪十二岁的儿子,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丈夫的枪口,迫使丈夫李凤林放弃了腰斩草除根的念头,在李三娘的帮助下,李凤林改变了人生的态度,在日本鬼子横行东北的时期,帮助抗联送粮,送盐,做了大量的工作。 作者其他作品沉睡的呼玛河 晚秋诗集 亮水河边 亮水河传说 满桌子 树林里的笑声 情留马鞍山 初始章节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陕西西安城里,住了一家姓赵的。户主赵英武是一个清朝末年的秀才,由于不爱做官,就在城里当了教书先生。赵英武在西安城里是个老户了,从赵英武记事时起,就在这座房子里居住。如今的赵英武已经是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人了,父母相继去世以后,赵英武继承父母的家业,也继承了父亲的职业。在自家的长了厚厚青苔的四合院里,靠东侧的厢房里教书。三间正房是赵英武老两口居住,和两个女儿居住,靠西侧的厢房里,住了两个儿子。房子建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光看房盖上的青苔吧,就有很厚很厚的一层。院子很大,都是平板石头铺的。赵英武也不知道是上几代人铺的?石头已经被踩的高低不平了。赵英武十八岁时,老人就给成了亲,成亲的第二年就做了父亲,如今大儿子已经是二十三岁的大小伙子了,连最小的女儿春儿也十七岁了。赵英武结婚以后,媳妇一口气生了四个孩子,就再也没有生。大儿子赵成林,不爱念书。在父亲赵英武的严厉管教下,勉强读了四年他父亲赵英武自家开办的私塾,说啥也不念了。这时候已经是民国年间了,赵成林整天没事儿做,就在街上闲逛。饿了就回家吃饭,父母拿他丝毫没有办法。大女儿赵淑云,今年二十岁,是个温顺形的女孩子,读完了六年的私塾,整天跟母亲做家务,学绣花。颇有大家闺秀的摸样。由于缠了足,很少出屋,到外边走动。二女儿赵淑春十七岁,由于是春天出生的,母亲叫她春儿。弟弟赵成贵十五岁,遗传了父亲的基因。每天啥也不说,就是念书。如今已经念完私塾,考上了国民高等学校。每天中午不能回来吃饭,母亲就早早的起来给儿子做好中午吃的干粮。赵成贵老实,从不给父母惹麻烦,父亲赵英武很是喜欢这个小儿子。每天放学回来,父亲都叫过来,问这问那的。 说起来也奇怪,这个大儿子赵成林,和二女儿春儿,性格相近。春儿就是家里最不听话的一个,缠足的时候,白天给她缠上,晚上,她就偷偷的打开了,硬是没有缠成小脚。跟父亲读书,也是只读了几年,就不读了。最近春儿发现哥哥赵成林,经常手里拿着一个棍子,在院子里比划着。春儿就在一边看,看着看着,春儿就拿着手里的笤帚,也跟着哥哥比划起来。还别说,一招一式很带架。哥哥就对春儿说:“春儿啊,我拜了一个师傅,每天都去师傅那学习武功,你要是喜欢,就和哥一起去。”就这样,兄妹俩,看父亲在给学上上课,母亲在做家务,不注意的时候,领着妹妹就跑了。天长日久,春儿也练的,散打腾挪,腿脚十分的灵便。虽不算武艺高强,也是出手不凡了。这一天,院子里下了一层薄雪。春儿扫院子里的雪。看见哥哥还在练棍,就走到哥哥跟前说:“哥,我告诉你,刘媒婆昨天来过咱家了,给你介绍了一门亲事儿。咱爸咱妈都说,要给你娶媳妇了,让你媳妇管着你。”赵成林听了妹妹春儿的话,停下了手里的木棍,把木棍戳在地上问道:“此话当真?”春儿说:“此话当真。”赵成林说:“我去找咱妈,我不要刘媒婆给介绍的媳妇,我已经看好了一个姑娘。”说完,赵成林就走到母亲的房间,站在外面喊道:“妈,妈,春儿说,刘媒婆来提亲了?是真的吗?”说着话进了母亲的屋里。母亲赵胡氏,是个很传统的中国典型的,恪守妇道的女人。每天就是相夫教子,从不违背丈夫。说话细声细语,从不大声说话。大女儿很像她的母亲,说话也是像母亲那样,也许这就是三从四德里的,女子说话不露齿的根源吧。母亲听了大儿子赵成林的问话,说:“是,你今年都二十二周岁了,该娶媳妇了。”赵成林说:“妈,我不要刘媒婆给找的媳妇。”母亲赵胡氏说:“儿子,男大当婚啊,怎么会不娶媳妇呢?”赵成林说:“我看好了一个姑娘,我要那个姑娘当媳妇。”赵成林说完了,也不等母亲咋说,就走了出去。已经进了腊月了,家家都在准备过年。赵英武也准备过了年就给儿子下聘,把婚定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老实厚道的教书匠赵英武做梦也没有想到,致死人命案落在自己的头上。 那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赵英武给学生放了一天假。吃了早饭,一家人还像往常一样,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赵成林放下饭碗就跑了,父亲赵英武看见大儿子走了,就说:“这个孩子咋整?一天不爱着家,我看不行就抓紧给他成亲吧。”母亲没有说啥,只是唉声叹气的。春儿看见父母因为哥哥的事儿,总是不愉快。心里就想:哥哥是每天下午才去学武功的,说是要等到师傅有时间的时候才能去。这会是早晨,不知道哥哥这么早出去,会干啥去呢?春儿决定要弄个究竟,免得父母总是因为哥哥的事儿操心。想到这,春儿就在后面紧紧的跟着哥哥,以为哥哥又去学武功了,不带自己去呢?就悄悄的尾追在哥哥的后面。春儿长的很漂亮,一米六十高的个子。身材苗条,脸蛋圆圆的,两只不大不小的杏眼,配着弯弯的两道柳叶眉。一根长长的大辫子,垂在后背上,拖在衣服的下摆的下面。穿了一件蓝底白花的大襟袄罩,衣领高高的立在白白净净的脖子上。衣服扣子是母亲自己盘的布扣,一对一对的排列在衣服上,很好看。裤子是一条深蓝色的宽脚肥腿裤,套在棉裤上。脚上穿了一双母亲自己做的绣花棉鞋,鞋面上是两只蝴蝶。春儿是个有个性的女孩子,平时爱打个抱不平,走在街上,看见欺负人的事儿,总爱说上几句。所以母亲很担心春儿,怕春儿找婆家,人家不要这样的姑娘。脚又大,还爱管闲事儿,敢说话。这样的姑娘人家能喜欢吗?十七岁的春儿,不管这些,该咋样还是咋样。这会,她跟在哥哥的后面,走了很远很远,看见哥哥走进一条巷子里,春儿就悄悄的跟了进去。春儿看见哥哥进了一个大院子,就趴在门上看,看见哥哥进了院子里的一个房子里,春儿这时才细细的打量起这个院子,打量起这个房子来。春儿看见这是个很破很破的院墙,大门也是两扇很破的木板门,门板年头久了,也不修理,两扇门向两边歪着。房子是一座泥房,房盖是茅草盖在上边。春儿看见哥哥进去了,就从大门口又悄悄的跟进院子里,趴在纸糊的窗户上,往里听着。就听见有一个老太太的声音一边咳嗽一边说:“成林啊,我让你跟你妈你爸说的事儿,你说了吗?”就听见哥哥说:“奶奶,还没说呢。”又听见那个老太太的声音说:“你到现在还没有说,那咋整啊?”这时候,就听见一个姑娘说:“妈,别逼成林了,不行,就嫁给张家二少爷吧。”这时候,春儿就听见了说话的那个姑娘哭的声音说:“成林哥,我们没有缘分,就算了吧。”春儿站在那听着,又听见老太太说:“孩子,香子父母死得早,就我这么一个奶奶了,香子嫁出去我也就心安了。你和香子好,奶奶知道,可是欠张家的钱,还不上,我们也没办法啊。这都是香子父母死的时候,向张家借的印子钱,到现在已经翻的长了好几倍了。张家二少爷看好了香子,和他父亲说,要娶香子顶债。”春儿听见哥哥说:“不行啊,奶奶,你知道的,张家二少爷是个地痞流氓啊,何况,香子嫁过去就是妾,不是正房,这样香子会遭多少罪啊?不行。”春儿听到这里,就忍不住了,站在窗户外面说:“哥,回家跟爸爸说去,让爸给想办法。”屋里的人听了香子的话,吓了一跳。赵成林走了出来,对春儿说:“你咋来了?”春儿说:“你吃完饭就跑,咱爸和咱妈都惦记你,不知道你成天的上哪去?都跟着你上火。”哥哥赵成林说:“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春儿说:“听见了,”赵成林把妹妹拉进屋里,对香子和她奶奶说:“奶奶,香子,这是我妹妹。”那个叫香子的姑娘,哭的两只眼睛通红,对春儿点点头,没有说什么。春儿说:“哥,你在这吧,我现在就回家,和爸爸妈妈说去。”春儿说完,不等哥哥说啥,掉过头就往外走。香子刚走到大门口,迎面碰见了三个穿着很富有的人,年龄都在二十岁上下。为首的一个,长的很胖,穿了一身长袍,外罩一件马褂。一顶狐狸皮的帽子,戴在像冬瓜一样的脑袋上。两只小眼睛咪咪着,不动眼珠的看着春儿。春儿没有理这三个人,扬着脸从三个人跟前走过去了。 为首的那个人说:“哎,这是谁家的小丫头,长的真不赖。”另外两个人也说:“好看,好看,比那个香子好看多了,少爷,不行,你就要这个,不要香子了,让给那个姓赵的得了。”春儿都走出去十多步了,听见了三个人的话,知道这三个人是来找香子的。心里想不好,哥哥还在里边,一会要是打起来,哥哥一个人对这三个人,哥哥是要吃亏的。想到这,春儿不顾计较三个人说什么了,转过身又回到了大院里。三个人看见春儿又回来了,越发放肆起来,几个人嘴里说着,不堪入耳的话,语言上调戏春儿。春儿这会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屋里的香子姑娘和哥哥。她装着听不见,径直的向屋里走去。为首的那个被叫做少爷的胖子说:“哈哈,忍不住了,又回来了,看本少爷咋样?配你还行吧。”春儿看见快走到屋门口了,故意大声的说:“真他妈少教育,满嘴喷粪。”那个张少爷说:“吆,小丫头还挺厉害,好,好,本少爷就喜欢这样的。来,过来,让本少爷亲亲。”说话间就凑到了春儿的跟前,伸手就来拽春儿。春儿抬起一脚踢了过去,张少爷躲开了说:“行,行,有两下子,想把本少爷的后给断了,幸亏我躲的快。”这时候,破屋里的赵成林个香子听见了院子里的对话。一下子都从屋里跑了出来,香子小声的对赵成林说:“二少爷来了。”看样子,香子很害怕张二少爷,展在一边不敢说话。”赵成林看见春儿踢了张胖子一脚,知道张胖子不会善罢甘休。就回身把来的时候,手里拿的那根棍子,顺手拿起来,握在手里了。张二少爷躲过了春儿踢过来的那脚,本想立刻发作,可是看见门一开,出来了两个人,一个是赵成林,一个是香子。他打了一个楞,没有马上的反应过来。所以,就没有和春儿马上动手打仗。春儿说:“哥,我们走吧,不要理他们。”还没等到赵成林说哈,那个张胖子说:“哈哈,想走,没那么容易,说说,你姓赵的,都已经知道香子是我的媳妇了,你还来?是什么意思?”赵成林说:“欠债还钱,拿人家姑娘顶债,不地道吧。”张胖子说:“好啊,有钱还啊,拿来呀。”赵成林说:“张二少爷,你给宽限几天,我给你想办法,把钱还上。”张胖子说:“宽限?那就今天晚上吧。不过,我不知道你和这个小姑娘是什么关系?这个小姑娘我看好了,我要领回去。方才踢我那一脚,我就不计较了。”赵成林说:“张二少爷,香子家欠的钱,我给想办法。这是我妹妹,还请张二少爷高抬贵手,舍妹不懂规矩,不要和我们一样的。”张胖子说:“不懂规矩,你知道吗?刚才不是我躲得快,我这辈子就要绝后了。说得好听,不和你们计较,我今天还就要和你这个妹妹计较计较了。”说着话,凑到春儿的跟前说:“丫头,过来,亲本少爷一口,本少爷就饶了你。”春儿听了张二少爷的话,气的杏眼圆睁,冲着张二少爷就是一口唾沫吐在他的脸上,张二少爷,用胖手抹了一下脸说:“好,这可是你自找的,哥们,替我教育教育这个丫头。”赵成林一看,拿着棍子横在妹妹春儿的前面说:“我看你们谁敢上?”两个和张二少爷一起来的帮手,一起上来了,一左一右的夹击赵成林,就这样打起来了。赵成林一边打一边对妹妹春儿说:“春儿,闪在一边。”春儿看哥哥,手里拿着棍子,横架竖挡,两只脚不时的左踢又踹,两个帮手看看徒手不能近赵成林的跟前,就急眼了。一个跑到香子家的破杖子上,使劲拽下一个棍子。春儿一看,坏了,哥哥挡前,顾不了后。就把大辫子一甩,帮哥哥打了起来。春儿跟哥哥学的,拳脚也很厉害。嗨的一声,把其中的一个人踢出去老远。兄妹两个人,是背对背打,张胖子一看,也上来了。三个人对赵成林兄妹俩,从香子家的门口打到大门口。香子的奶奶也出来了,对赵成林喊道:“成林啊,不要惹祸啊。”此时的赵成林顾不得那么多了,也是打红眼了。一棍子从上往下直劈到张二少爷的脑袋上,张二少爷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两个帮手一看,顾不上和赵成林打了,都蹲在地上喊:“少爷,少爷。”其中的一个看见怎么叫,二少爷也不答应,就对赵成林说:“等着,你等着偿命吧。”说完,两个人,把张二少爷扶起来,一个背的,一个在后面托着的,急急忙忙的走了。赵成林一看把张二少爷打死了,也吓坏了。站在那半天没说话,香子走过来说:“成林哥,快跑吧。”赵成林说:“我跑了,你们咋整?”香子说:“我和奶奶没事儿,我们就是欠他家钱,又没打他,你快跑吧。”春儿走到哥哥的跟前也说:“哥,你走吧。一会张家来人,你就走不了了。快走吧。”赵成林说:“我跑了,爸爸和妈妈咋整?”春儿说:“爸爸和妈妈那里我回去说,你快跑吧。”春儿说完,把自己的两个耳环摘了下来,递给哥哥说:“拿着,快走,去沈阳大舅家,快点。”赵成林接过妹妹递过来的一对耳环,看了香子一眼,说:“香子,照顾好奶奶,等着我。”香子的眼泪像成串的珠子,顺着脸颊往下趟着。对赵成林点点头,什么也没说,使劲的咬着下嘴唇。香子的奶奶说:“快走吧,不走就来不及了。” 赵成林最后看看香子一眼,从房后的杖子跳出去走了。春儿跑回家,一进院子,把两扇大门关上了,并用大铁门闩,把大门从里边插上了。站在院子里的父亲,看见春儿,满脸通红,进来又把门插上了。很奇怪,就说:“春儿,咋的了?出什么事儿了?”春儿把父亲拉到屋里说:“爸,妈,我哥把张二少爷打死了,”赵英武一听,如五雷轰顶。半天没有说上话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了。妈妈吓的哆嗦了说:“你哥呢?为了啥事儿和人家打起来了?”春儿简单的说了一遍。赵英武这会顾不上埋怨两个孩子了,就说:“一会,张家就要找上门来,怎么办?”春儿说:“跑,我把耳环给了我哥,让他去沈阳大舅家,我们也跑吧。”妈妈说:“跑,咋跑?”这时候,赵英武很平静的对家里的三个孩子说:“看来,老天爷还是照顾我们的,成贵今天没去上学,就让我们一家死在一块吧。”赵家有一个跟随赵家很多年的老家人,七十多岁了。没儿没女,从赵英武父亲那一辈一直到现在没离开赵家。年轻的时候,有过妻子,没有生育,有病没治好,去世了。赵英武两口子对老人像对自己的老人一样,好吃的,好喝的都给老人吃。年轻的时候,赵英武的父亲喊他赵二。他到底实名实姓叫啥?自己不说,赵英武两口子也不问,自从赵英武的父母去世了以后,赵英武就管老人叫二叔。老人的耳朵有点背,但是,听得出,家里出了大事儿。他说:“英武啊,不用死,我告诉你一个地方,那是你父亲临死的时候,偷着告诉我的,让我有性命攸关的时候再用。现在我老了,不行了,也不想拖累你们,你们走吧,我在这抗着。快收拾吧,白天走不出去,晚上走。”赵英武说:“不,要走我们一起走,要死就死在一起。”老人说:“糊涂,你也不看看这几个孩子,看看小成贵,看看春儿,还有云儿和她妈,走,快走,走晚了,就走不出去了。”春儿,云儿,听了老家人的话,就开始帮助妈妈收拾东西了。成贵,也把自己的学习的书收拾好了,装了一口袋。说来也奇怪,一个下午,也没看见老张家的人找上门来。赵英武分析可能是张二少爷死了,老张家还没顾上这头的事儿。不管咋的,还是听二叔的话,走,离开这里。可是,赵英武两口子坚决要带走二叔,可是老人说:“我走不动了,你们此一去,要走很远的路,我不想动了。你们给我留下点吃的喝的就行了,不要管我了。”赵英武两口子看看拗不过老人,在天要黑的时候,从老人告诉的祖上挖的地道里,要走了,临走的时候,赵英武给老人留下了二百块大洋,并一再嘱咐老人,要照顾好自己。一家五口在老人指点下,把院子里,靠近墙根的地方,把一块石板掀了起来,露出了一个大洞口,这个洞口是什么时候挖的,赵英武是一概不知。现在也不是问这个事情的时候,赵英武看见洞口露出来了,自己先跳下去了,然后是成贵跟着爸爸下去了,在跟着下去的是春儿,接着是云儿,最后是赵胡氏。赵胡氏拉着老人的手说:“二叔,我们走了,你照顾好自己,以后,我们会让孩子回来看你,保重啊。”老人说:“放心,我这一辈子活在赵家,死也在赵家,放心走吧。”赵胡氏最后一个下到洞里,用手里的蜡烛照着亮,一个跟着一个的走。老人看着这一家走了,把洞口的大石板又推回到洞口上,盖住了整个洞口。看看没有什么破绽,拍拍两只手,嘴里哼着小曲,背着两只手,回到屋里。 赵英武领着一家人,在洞里走了很远了,走到没有路了,估计,到了有出口的地方了,就用蜡烛照着,四处找着出口。他用手抠着头上的地方,抠了半天,摸到一块木板,他使劲的把木板抽了下来。用蜡烛一照,有一股凉风灌了进来。赵英武知道,和外面通了。就试探着往上爬,他爬了上来,看看四周,回过身对小儿子说:“这里好像是咱家的祖坟地呀?”小儿子成贵看了看说;“爸,没错,是咱家的老坟。”这时候,洞里的几个人都出来了,站在老坟地里,四周漆黑一片,云儿胆子小,靠在妈妈的身边不敢动弹。春儿胆子大,走到爸爸跟前说:“爸,我们给爷爷和奶奶磕个头再走吧。”说完自己抹黑走到爷爷和***坟跟前,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接下来,全家都趴在地上给祖坟里的老祖宗磕了头。赵英武辨认了一下方向,东北应该在什么地方?领着全家走了,离西安城越来越远了。 章节目录第一章 深夜逃命 第二章 慌乱中出差 第三章 五虎山遭遇土匪抢劫 第四章 惺惺相惜当玉马 第五章 赵成林落草为寇 第六章 赵英武一家投亲落空 第七章 走投无路,朋友相助 第八章 赵成林当上了三虎 第九章 赵成林不忘根本,勇救女学生 第十章 面临困境,春儿卖艺 第十一章 柳暗花明 第十二章 赵英武又当上了教书先生 第十三章 家大业大,人多事儿多 第十四章 春儿陪姐看病,回来途中遇匪 第十五章 赵成林回到了西安 第十六章 云儿出嫁,春儿送姐 第十七章 春儿送姐回来,李家打翻醋缸 第十八章 李家错误的决定,逼春儿离家出走 第十九章 春儿执拗,住进黑店遇淫贼 第二十章 赵英武找回春儿,三爷要娶花牡 第二十一章 为争花牡丹,和土匪结仇 第二十二章 李家的心事,春儿的命运 第二十三章 春儿不嫁三爷,李家被放火 第二十四章 李孟氏口吐真情,二爷被绑 第二十五章 三爷上山救二爷 二爷毙命 第二十六章 三爷断指发誓报仇,李家众说 第二十七章 二奶奶大闹李家,三爷出走 第二十八章 玲儿爱上三爷,春儿错怨 第二十九章 春儿有了心事,野猪缘 第三十章 花牡丹为三爷守身,宁死不从 第三十一章 老鸨儿说服了花牡丹,拒绝三 第三十二章 春儿爱上了三爷,成贵到了西 第三十三章 成贵没找到哥哥,失望而归 第三十四章 三爷追回了春儿,比武成亲 第三十五章 玲儿和黑亮意外的爱情 第三十六章 三淑大闹李家,老爷重病 第三十七章 李凤林出入凤仙楼,激怒了春儿 第三十八章,老爷离世,春儿砸了凤仙楼 第三十九章 三爷下跪,春儿开恩 第四十章,春儿回了西安,三爷准备另娶 第四十一章 冤家狭路相逢,春儿大打出手 第四十二章 三爷又成亲,拒绝新娘 第四十三章 黑亮和二奶奶苟且,玲儿怀孕 第四十四章 二奶奶报复了黑亮,春儿生了 第四十五章 春儿给李家写信了,三爷忘情 第四十六章 三爷回心转意,三奶奶被刺 第四十七章 李凤林攻打帽山,险些丧命 第四十八章 日本子炸了西安,春儿二次地道 第四十九章 春儿和孩子逃难到了沈阳 第五十章 春儿回到李家,父子团聚 第五十一章 春儿暂住李家,栓柱子出逃 第五十二章 日本人并屯子,拆掉了李家围 第五十三章 老太太归西,日本鬼子在李家 第五十四章 黄翻译和二奶奶苟且,女儿反 第五十五章 春儿当上了家,要为李家掌大业 第五十六章 春儿半夜立家规,拿三爷开刀 第五十七章 春儿舍身救孩童,黄占魁遭打 第五十八章 春儿深明大义,教育李凤林 第五十九章 春儿被誉为狭义李三娘,乐善好 第六十章 伙计误食毒蘑菇,摊人命三爷蹲监 第六十一章 日本子搜粮,抓走了村民 第六十二章,兄妹相逢,自卫军出击小日本 第六十三章 众鬼子奸淫了二奶奶,二奶奶寻 第六十四章 日本鬼子烧了李家堡子,全家出 第六十五章 李三娘传授武艺,土匪张万寻仇 第六十六章 张万和李凤林遭遇,李凤林受 第六十七章 姑奶奶死在西安,李三娘与鬼 第六十八章 路上多磨难,春儿救伤兵 第六十九章 重建家园,兴复旧业 第七十章 出于嫉妒,伙计告密 第七十一章 鬼子到李家挖宝,自卫军出击 第七十二章 黄翻译从中帮忙,事情有了转 第七十三章 自卫军‘退却’ 隐进长白山 第七十四章 抗联伏击小野,缴获五车大米 第七十五章 春儿智斗粮商 三爷雪夜送粮 第七十六章 三娘灶房产子 张万来李家 第七十七章 儿子中毒聋哑 老耿头险些 第七十八章 成海被抓 栓柱子回来了 第七十九章 栓柱子做父亲工作,配合土改 第八十章 祖坟挖宝,土改开始了 第八十一章 李凤林被斗,李家被抄家 第八十二章,批斗大会现场 ‘纠偏’恶霸 第八十三章 李三娘带全家回西安了,离开 编后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