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继思桥 |
释义 | 南山古石桥——继思桥 定海古桥中历史悠久且保持完好的古桥,应该属西乡南山村的古桥——继思桥。继思桥建于乾隆五年(1740),桥体为钓山版的“糯米红”石材砌成,桥栏又长又厚的红石条,北向镌刻有“乾隆庚申造”字样,为古桥原貌,红石板也已经显得青痕斑驳。南向镌刻“继思桥”三个行书大字,左右镌刻有“嘉庆柒年陆宗重建”字样。据乡人说,这是夏家陆宗太公在1802年重建古桥时所记。桥旁有一口古井据说历史比桥更早,井水清澈,长年不沽,井前左右原立有护井雕狮石柱,近年修筑水泥村道时,井圈改修为方井圈,一只石柱被移往“继思桥”边河埠上,另一只石柱已不知去向。桥旁有夏家“七架屋”,乡里有南山先有“七架屋”,后有“继思桥”,再有“太平桥”之说,太平桥在近年已修成水泥桥面,桥栏石侧置,已看不出建造之年份。 乡人介绍夏氏祖宗为明代首辅执政夏言,乡人尊称“夏阁老”。笔者查考有关资料,夏言(1482~1548)明江西贵溪人,字公谨,正德十二年进士,其父夏鼎为临清知州。夏言在嘉靖初为谏官,主张废除正德年间的弊政。被世宗重用,嘉靖十五年(1526)任武英殿大学士,旋为首辅执政。嘉靖二十一年(1542)被礼部尚书严嵩(1480~1567)排挤去官,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二十四年(1545)夏言重被起用,次年因支持陕西总督曾铣收复河套的主张,被严嵩借端弹劾。在二十七年(1548)十月因此与总督曾铣、张经、谏官杨继盛等均遭杀害。夏言妻流放广西,从子主事克承,从孙尚宝丞朝庆,削籍为民,夏言死时年六十有七。而严嵩官至太子太师,其子严世蕃(?~1565)官至工部左侍郎,后世蕃被杀,严嵩也被革职抄家而病死。 据《二十五史》记载:“言始无子,妾有身,妻忌而嫁之,生一子,言死,妻逆之归,貌甚类言,且得官矣,忽病死。言竟无后。”可见夏言无亲传子孙,定海夏氏推断可能是夏家旁系或从子孙后嗣,在夏言死后,削籍为民,为避难而迁镇海。清顺治年间(1644~1661)“国”字辈从镇海夏度岙(一曰夏大岙)迁入定海,传世已历17代。其一支在南山村定居,采钓山红石框门凿窗,伐南山杂木竖柱架梁,盖起了七架大屋,又凿井,修路造桥,安居乐业。“继思祖绩、祈求太平”,子孙延续三百余年。大屋历经沧桑已破旧不堪,瓦脆木朽,花格窗下堆满稻草柴禾。年轻人大多到城里购房买屋,大屋里只剩下了几位耄耋老人,担心这破败的大屋是否能住过这辈子。门前小桥流水依旧,诉说着三百多年来说不完的“夏阁老斗严嵩老奸臣”故事。乡人告诉我,尘封的祖堂里还供着“祖宗大人”的造像,夏氏“家谱”还要续下去,就像桥下的流水,汩汩不断地涌流着,繁衍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