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桐梓县第四中学 |
释义 | 学校简介桐梓县第四中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70年的城关中学。1998年秋,娄山关镇东风中学并入四中,1998年9月22日,桐编通字[1998]17号通知:桐梓四中为直属中学,桐梓四中成为桐梓县一所全日制大型公办初中。四中校园位于县城文化路北侧,与“世纪广场”毗邻。 办学规模校园总面积28668平方米。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等构成钥匙型建筑立体,建筑面积7156平方米。理、化、生实验仪器,微机,电化设备俱全。250米长的环形跑道环绕新建的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田径赛场和体操广场等布局合理,体育活动面积14964平方米。文化长廊120米。花坛、花圃错落有致,绿化面积6548平方米,占校园面积的35%。 师资力量截止2009年03月03日,学校有38个教学班,学生2500余人,教职工130人,其中本科学历78人,专科52人;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60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7人,市中考命题库人员12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县级教学能手5人,县兼职教研员19人。 倾力打造名师建设特色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以高级教师与教研组长为主体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以一级教师为主体的教育骨干,培养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新秀,培养以班主任教师为主体的师德标兵,通过学科带头人和教育骨干作用的发挥引领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青年教师做到,一年站稳讲台(无转岗、转学科现象和原地踏步现象,学生认可,领导与同事认可);两年站好讲台(学生、家长满意,领导、同事有好评);三年做出成绩(深得学生敬爱、家长赞许、社会好评,有成绩有贡献)。在高级教师和教研组长中启动“八个一”工程。 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素质全面,特色创新”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勤奋、文明、博学、创新”的校训,提出了“坚持全面育人,让社会满意;坚持质量第一,让家长放心;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才”的办学原则。在校风建设方面提出了:“和谐、文明、勤勉、进取”的要求,教风上要求做到“敬业、爱生、严谨、务实”,学风上要求做到“尊师、爱校、励志、好学”,领导作风上要求做到“团结、求实、勤政、高效”。强化“干部率先垂范,党员先锋模范,教师人格示范”,从而带动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常规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科学管理和细致的思想工作相结合,发挥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的“五结合”工作方针。 校园环境着力校园环境建设,精心打造“五化”、“三园”(“五化”即净化、绿化、美化、硬化、文化,“三园”即花园、学园、乐园)。校园景观设计着力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科学及艺术相得益彰的原则。做到了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整个校园景观规划为四大景区:以升旗台为中心的迎宾景观区,以中心建筑为主体的中心景观区,以德利运动场为主体的运动景观区,以“益智园”、“冬青林”等为主的休闲景观区。通过争取国家投入、社会引资进行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强化校园管理,初步形成了干净、整洁、亮丽、宜人,处处有绿荫,四季花不断,一步一景观,一方一特色的校园环境特点,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已创市级绿色学校,在为创建省级、国家级绿色学校而努力。 德育教学学校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的德育系列活动,狠抓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重视养成教育,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每年春季学期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秋季学期举办田径运动会,为学生搭建个性特长发展与展示平台,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其特长,培养其能力。多年来,桐梓四中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体育、歌唱、舞蹈、演讲、演艺等特长生纷纷亮相省市县舞台,赢得了很好的社会赞誉和办学效益。学生毕业率保持100%,升学率一直在桐梓县前茅,学科竞赛位居全市前列。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素质合格的劳动者。 办学成果学校倾力打造校本教研建设特色工程,致力探索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之路。每年春、秋两期分别举行校本教研教学论坛和教育论坛。围绕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创办了《教改通讯》,每年出刊4期,该刊在全国第二届校内报刊评比中获二等奖。教育教研成果突出,已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市级以上各类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和其它文章200余篇,《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贵州教育》上已有文章刊载;有的教师还参加编写了有关著作和教学辅导教材,着力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可爱的家乡——桐梓》、《崇高的敬礼》、《中考话题作文讲座》、《文化快餐》、《中考语文复习资料汇编》等书;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斐然。部分教师在参加县以上优质课、说课评选等技能大赛和各级论文大赛中频频获奖,受国家、省、市、县表彰的优秀教师有80余人次。课题实验成效显著,参与“贵州省遵义市中学作文素质训练研究实验子课题——实验材料之积累”项目实验,两次评比均荣获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加教育部教科所“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实验项目子课题实验”,学校被授予“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优秀实验学校”称号,其他学科实验也有序进行,在课题实验中个人获奖30余人次。 倾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工程,繁荣校园文化,创建书香校园。学校创办了《绿芽》刊物,旨在培育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每年出刊4 期,该刊在全国第二届校内报刊评比中获一等奖。学校还编辑出版了《限时作文选集》、《新世纪杯作文竞赛获奖作文选》、《学生优秀作文选》等学生文集。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成绩显著,获奖达350余人次,多次获市级以上组织奖,学生百余篇文章在省内外相关报刊上发表。贵州省2005年高考文科第一名董点点(董何)就是四中初中生的典范。 学校先后获“全国科研兴教先进单位”、“贵州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贵州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铁路爱路护路先进学校” 、“贵州省实验教学管理示范学校” 、“遵义市民主管理先进学校”、“遵义市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遵义市‘四五’普法示范点单位”、“遵义‘五四’红旗创建单位”、“遵义市绿色学校”、“遵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遵义市‘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桐梓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桐梓县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桐梓县教育管理示范学校”、“桐梓县社会治安先进学校”、“桐梓县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桐梓县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桐梓县三星级文明小区”等光荣称号,多次受到政府嘉奖。《娄山关报》、娄山新闻网站、桐梓电视台、《希望报》、《遵义日报》多次专版专栏报道、宣传桐梓四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