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十二愚 |
释义 | 佛学术语,指菩萨之十地及佛地所对治的二十二种愚痴。即(1)执着补特伽罗及法愚痴(执着我法愚);(2)恶趣杂染愚痴;(3)微细误犯愚痴;(4)种种业趣愚痴;(5)欲贪愚痴;(6)圆满闻持陀罗尼愚痴;(7)等至爱愚痴;(8)法爱愚痴;(9)一向作意弃背生起愚痴(纯作意背生死愚);(10)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痴(纯作意向涅槃愚);(11)现前观察诸行流转愚痴(现观察行流转愚);(12)相多现行愚痴;(13)微细相现行愚痴(细相现行愚);(14)一向无相作意方便愚痴(纯作意求无相愚);(15)于无相作功用愚痴;(16)于相自在愚痴;(17)于无量说法无量法句文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痴;(18)辩才自在愚痴;(19)大神通愚痴;(20)悟入微细秘密愚痴;(21)于一切所知境界极微细着愚痴(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着愚);(22)极微细碍愚痴。 依《成唯识论》卷九所释,二十二种愚痴相当于十地所断的十重障,以及第十地的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所断的惑障。其中,(1)、(2)是约初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异生性障,后者是其障所发的恶趣业果。(3)、(4)是约第二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误犯不故思的遮罪愚痴,后者是发自此愚痴所误犯的三业。(5)、(6)是约第三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乃着于障碍胜地与修慧的五欲境而起的贪,后者则障碍总持与闻思二慧。 (7)、(8)是约第四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谓对所得的胜定起爱的愚痴,后者是对所依的深法起爱的愚痴。(9)、(10)是约第五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厌生死的愚痴,后者是乐涅槃的愚痴。(11)、(12)是就第六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取染相的愚痴,后者为灸相的愚痴。(13)、(14)是约第七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取流转的细生相的愚痴,后者则是取还灭的细灭相的愚痴。 (15)、(16)是约第八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于无相用功用的愚痴,后者是于相不能任运自在的愚痴。(17)、(18)是约第九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对义、法、词三种的无碍解不能自在的愚痴,后者是对辩无碍解不能自在的愚痴。(19)、(20)是约第十地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对诸大神通不能自在的愚痴,后者则是对大法智云和所含藏的功德不能自在的愚痴。(21)、(22)是就第十地的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所断的惑障而言,前者是俱生起的微细所知障,后者则是俱生起的烦恼障种子。 [参考资料] 《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