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钵山馀霞阁记 |
释义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钵山馀霞阁记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梅曾亮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江宁(1)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馀霞”,因所见而名之也。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2),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甲戌(3)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见,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书为之记。 作品注释(1)江宁:今江苏南京。 (2)绵绵缗(mín)缗:连绵不断的样子。 (3)甲戌:1814年(嘉庆十九年)。 作者简介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属南京)人。1823年(道光三年)进士,曾为户部郎中,晚年主讲扬州书院。他是姚鼐著名弟子之一,居京师二十余年,求教作文者不绝,朱琦、龙启瑞、王拯等都受过他的影响,曾国藩早年也曾攀附,姚鼐死后成了桐城派的一个中心人物。对于散文创作,提倡因时立言,以“昌明道术、辨析是非治乱为己任”,提倡诗文要表现真情实感,要写“人之真”。早年喜骈文,后在管同等影响下,专攻古文。所作文章雄健浑厚,为时人所推重。著有《柏舰山房文集》及诗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