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弑君记 |
释义 | 莎士比亚的诡异“杀人戏” 莎士比亚的《弑君记》是西方戏剧史上最晦气的一出戏,人们都避免直接提起剧名,只称之为“格拉姆斯喜剧”、“苏格兰事件”或干脆称为“那部戏”等等。 很多戏剧界人士的确相信,这部“提不得的戏”充满血腥、鬼魂和巫术,是历来最邪恶的一部剧作。 若是有人在后台不慎说出这个剧名,或引用剧中对白,按照惯例必须走出化妆间,绕3圈,吐一口唾沫,然后敲门进去。有许多戏剧演员都不信这个邪,不屑按这种老规矩去做,结果却遭了殃。 《弑君记》似乎一开始上演就很晦气。首演在英王詹姆斯一世御前举行,詹姆斯一世恰是剧中被弑的国王邓肯和大臣班珂的后裔。1606年8月7日首演时,果然出了灾祸,演马克白夫人的童伶(当时英国剧场禁止女性演出)贝里奇发烧昏倒,后来死亡。莎翁本人不得不亲自登台试演此角。 其后近一个世纪,这出戏很少演出。1703年在伦敦复演,那天英国受到历史上最猛烈的暴风雨侵袭。因为这出戏的内容亵渎神明,所以大家把暴风雨造成的灾害归咎于它,女皇下令全国祈祷一周,在这周内所有剧院停业。 此后两个世纪,灾祸继续发生。1849年,在纽约市阿斯特广场骚乱中死的人尤其多。英国艺人麦克里迪演出《弑君记》时,其对手美国艺人福里斯特的捧场者与警察大打出手,死了22人,伤了36人。 因《弑君记》而遭殃的名人,大概不是艺人而是一位美国总统,大家猜出他是谁了吗? 对!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林肯!《弑君记》是林肯最喜爱的戏剧。1865年4月9日,他乘“河后”号遨游托玛克河时,曾朗诵《弑君记》中的对白给朋友听。他所选的正好是国王邓肯遇弑后的片段,五天后,林肯也遇刺身亡。(真是邪门得无以复加!) 到了20世纪,还有许多关于《弑君记》的不幸事件记载下来。1920年初,名演员巴里穆饰演马克白,给剧评家指为“一无是处”,从此终生没再在百老汇登台。 1937年,奥利佛在老维克剧院排演《弑君记》,舞台顶棚处突有重物坠落,差点儿就砸中30岁的奥利佛。几乎断送了他的演戏生涯。后来导演和扮演麦克德夫夫人的女演员在往剧院途中发生车祸,排演又告中断;更倒霉的是,彩排时,戏院老板因心脏病突发猝死。 1953年,赫斯顿在百幕达露天演出《弑君记》。按照剧情,兵士攻入马克白城堡后,纵火把城堡夷为平地。在首演那天晚上,火烧城堡时突起大风,把舞台上的火焰吹向台下,吓得观众四散奔逃,险些酿成“麦加大朝拜踩踏事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